家校积极共育消除学生厌学情绪

2021-11-18 22:53谭丽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29期
关键词:厌学情绪焦虑激励

谭丽英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名有厌学情绪的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以及对其辅导过程进行叙述,反思青少年产生厌学情绪和行为的原因,并通过科学的分析寻找根源,找出最好的辅导方法。其中,着重介绍辅导过程中运用到的家校积极共育,引导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辅助以积极激励的引导方法,最终成功地帮助个案对象改掉厌学情绪和行为。

【关键词】厌学情绪;焦虑;积极共育;激励

一、个案基本情况

(一)辅导对象

小利,性别:男,年龄:12岁,年级:六年级。

(二)家庭情况

小利来自普通家庭。父亲对小利管教十分严厉,有时会打骂孩子,小利十分害怕父亲发怒。其父母的管教经常是不得法的,经常表达对于现时的教学内容有许多不懂的地方,一味地只关心小利的成绩,父亲常因孩子成绩不理想而开口责骂。父亲要求小利回家后负责做全家人的午餐和晚餐,说目的是要锻炼他的独立能力。小利不愿被留下进行学业辅导,原因是急着回家煮饭给家人吃。家长还反映,小利在家十分沉迷于看电视,有时也会偷偷地拿家人的手机玩,常常因此迟迟不肯动手写作业,不但写不好,还经常因此不能保证睡眠时间。

(三)案例描述

小利上数学课时,基本上是处于完全沉默的状态,从来不会举手发言,也不喧哗吵闹,就像是一个“局外人”;其学习成绩不理想;与同学相处时,没有大的矛盾,也不会惹事,思想品德上没有出格的问题。但他对学习提不起任何的兴趣,多次在教师面前表示自己不喜欢学习,不想上学。

教了小利三年,笔者极少看见他发怒或者失控,但刚上六年级时的一件事,打破这个状态。那天中午,笔者抽时间留下小利辅导,不料他竟表现得十分焦急,根本听不进笔者的讲解,发脾气,说“不让他走,他就不能按时煮好午餐,要被爸爸打死”,激动时一手锤在课桌上。笔者被他的行为着实吓了一跳,无奈之下让他回家。笔者马上找其他任课教师谈小利近来的情况,听英语教师说,上周也试过留他补写作业,谁料小利却极不情愿,还说“要是不让他走就要撞墙死”等之类的话。当时,英语教师也只好放他回家。从这两件事开始,我们都不敢轻易批评他。第二天,笔者故意问他:“昨天够时间煮饭吗?”他却又立即笑眯眯地对笔者说够的,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

二、个案问题分析

小利的行为是厌学行为。厌学行为的成因是多种的,具体分析小利厌学行为的成因有三个:第一,家庭教育着力点出现问题:一方面,小利的父亲对小利很严格,父亲的暴力管理让他时刻处于恐惧之中;另一方面,对于小利沉迷于看电视和刷手机父亲却不大理会,导致小利经常处于放纵的状态。第二,是学习一直不大成功的失落感,学习成绩始终处于中下游,得不到肯定,长期处于低动力状态。第三,明确地标签化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在小学,学习了六年,他认为自己不可能在学习上有所突破。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所有的孩子都天生具有追求卓越的内在动机。”一个学生产生厌学行为一定是有原因的,而小利的行为是跟他的家庭教育不当有关,需要与家长形成教育共同体,争取小利父母在教育方法和相处方式上的改变,免除小利的焦虑感和失落感。

另一方面,要通过更优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出发,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采取差别化的教学要求,根据“最近发展区”学习原理,有针对性地施教。

三、个案辅导过程

(一)向课任教师、家长以及同学了解小利的兴趣爱好、个性品质、家庭状况、学习水平、心理状态等现状,对其全方位地分析,寻找突破口,将他三年来的各阶段学习表现进行梳理和分析,找出他开始产生厌学情绪的时间节点,并试着更多了解当时他所处的环境影响因素,初步制订克服厌学情绪的辅导方案。

(二)使用谈话辅导法,与小利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一开始谈话,不以责备过错、讨论是非为基础和内容,主要是了解小利的情况和对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的看法,对同学、教师、父母,还有自己学习情况的想法,等等,为开展进一步心理辅导打下基础。

(三)家校互动常态化,积极共育有效促进学习动机。与小利家长及时联系,把他在校表现优良的方面及时反馈,让其家长及时看到他的进步;提示家长要对小利的沉迷电机和刷手机要加以管理,要对小利的学习采取更信任的态度,不随意地用分数打击孩子,等等。在需要留下小利个别辅导的时间,我们也及时与小利家长沟通,并且总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小利家长的改变,也促进了小利的改变,被留下辅导功课时,他不再反抗和焦虑了,能争取更快更好地完成教师的任务。

指导家长调整教育方式方法方面,重点建议小利父亲调整管理的态度,绝不以控制为目的地打骂管教,尝试与小利一同去开展小利喜欢的运动或活动等,只要小利能感受到家长们的关爱,才会产生积极学习的心理动机。

(四)教学中因材施教。在增进小利的信任感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在教学中给予帮助。教学内容、进度等方面,不急于要求小利向其他同学看齐,而是根据小利的学习状况去教学。教育策略上,以正面表扬肯定为主,注意肯定评价他的每一小步进步。如,有一天上午的第三节课,一进教室,笔者就见到小利又趴着睡。笔者敲敲他的桌面提醒他读书,他抬起了头看着屏幕像是默读,却不愿读出声音。笔者没有再责备他,而是走到他旁边竖着大拇指表扬一下他。笔者这善意的表扬,他十分敏锐地感受到了,这整节课都抬起头认真地学习。下课后与语文教师交流,才知道他已经趴睡了两节课,什么都不做。从这一次的小事件开始,笔者更肯定小利真正需要的是真诚的肯定和赞扬。于是,笔者对每课的设计、习题的选择、试卷的编制都充分考虑不同学业情况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小利也从中有所收获,上课状态明显好转,测试成绩也渐有进步。

四、辅导效果

通过以上教师、家庭的全方位努力,坚持以指导家长积极引导为主,家校积极共育,使小利的情况慢慢有了良性的改变,厌学行为慢慢减少,能慢慢地上好课,经常能积极参与讨论,更多地举手回答提问。没有再因为上课睡觉、不交作业等厌学的行为而被教师批评或处分。在家里,小利还能够继续做好家务,认真地写作业,有时利用家长的手机来上网查阅解题方法。小利父母为此而十分欣慰。即将升上初中,近来的几次模拟测试,小利的成绩虽然不算优秀,但有明显的进步,每一张测试卷都用心地做完,书写十分整洁。

五、辅导反思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既要因材施教,也要重视家校互动,共同努力。古罗马的昆体良是一位教育理论家,他非常重视家庭、学校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在学校里,紧张的智力活动与游戏、休息应交替进行,对自卑、脆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多加鼓励,避免体罚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健康。现代教育理论提出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就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不强迫学生。这样,学生才会学得开心,才会喜欢学习。因此,在辅导过程中,笔者既充分考虑小利的心理发展特点,在学习中积极引导、鼓励表扬为主。同时,笔者极力争取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双方共同努力,让小利的焦虑和逆反心理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产生学习的动力,并在长期的家校合作中得到持续的促进,因此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振宇.心理學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尹艳婷.厌学儿童的心理学成因及其干预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9).

责任编辑  温铁雄

猜你喜欢
厌学情绪焦虑激励
关注学困生让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
关于提高中职学生学习兴趣的思考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高职学生厌学情绪抑制途径的几点探索
初中数学教学经验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