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场景分析

2021-11-19 07:29史丽燕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人脸识别车站轨道交通

史丽燕

(河南开放大学)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类新兴技术与产品被逐渐应用于工业与商业领域,其在有效提升各行业的实际运营效率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相应产业的进步与发展。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产品也得到了空前发展。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人工智能领域内最为热门的技术之一,已成为众多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人脸识别技术也已实现了多场景应用。城市轨道交通是在我国发展非常快的一个行业,也是智能化技术应用比较广和比较深的一个行业。随着“智慧地铁”建设的全面深化,智能化技术将会得以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对人脸识别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场景进行分析。

1 人脸识别技术的技术概要及主要实现方案

随着成像技术与计算机处理技术的共同进步,各类图像识别及分类技术得到充分发展.人脸识别技术作为应用范围广、面向产业多的一项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产业领域中均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现阶段,人脸识别技术主要依托于实时动态采集图像技术与计算机处理识别技术来实现,其包含了人脸特征点监测、人脸图像预处理、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等多方面具体识别流程。人脸识别技术通过将现场采集的人脸图像与数据库中的已有图像(如身份证件照、预先留存照等)进行比对,能够快速实现人员监测和人员监控等多种实际功能。

2 人脸识别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场景分析

鉴于人脸识别技术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商业人员管理、工业生产检测、自然环境中人员识别等多种场景,且展现了极其优秀的应用效果。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运营的安全性事关整个城市的交通秩序和经济运行秩序。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性,人脸识别技术等安全工具被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各个专业领域,并发挥了重要的安全保障作用。人脸识别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内的应用场景较广,主要包括了以下3类基于不同应用目的的部署场景。

(1)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为目的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分析:在城市轨道交通中,人脸识别技术最先被应用于安全监测。通过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布署人脸识别系统,能够对车站内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对进出车站的乘客进行实时人脸识别。车站内的人脸识别系统能够快速识别行为不正常或具有危险行为的乘客,这对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系数具有实际意义。当锁定某一不安全乘客后,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人员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能够快速寻找到目标乘客,进而配合现场管理人员及时对其行为进行制止与干预,这有效提升了城市轨道交通对安全问题的处理能力和反应速度,进而能为乘客提供一个更为安全的乘车环境。

(2)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及运营效率为目的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分析:人脸识别技术除能高效解决安全问题外,也被用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质量与运营效率。人脸识别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识别度高、能够减少人工投入等优点,因此该技术可以被应用于车站的售票系统、自动咨询服务系统和自动安全检查系统等。这将能大大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成本,减轻车站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并能够为乘客提供更为快速与便捷的服务。在一些特殊时期(例如新冠疫情期间),人脸识别技术也能发挥实际作用,通过人脸识别系统乘客自己能够独立完成购票、安检、进站、出站等乘车过程,既提高了乘客的出行效率,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同时可避免车站服务人员与乘客的直接接触,增强了疫情防控效力。

(3)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水平与能力为目的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分析:人脸识别技术不但作为一种服务于乘客的技术被充分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中,而且在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管理中,人脸识别技术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比如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员工上下班打卡、维保工作的施工登记和重要场所的门禁管理等。因此,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一种人员管理与办公工具已被充分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日常运营管理中,这有效提升了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且有效避免了传统管理模式下的高消耗与高投入等弊端,进而大大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

3 人脸识别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现阶段应用 瓶颈与未来创新方向

针对人脸识别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场景,相关管理者与技术人员已经进行了长期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相对优异的应用成果,这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长足发展而言意义重大。然而,尽管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在城市轨道交通体系中得到了充分部署,但在其实际应用与运行过程中,仍存在部分应用瓶颈,需要相关人员在未来应用与研究中进行创新与突破,以不断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1)人脸识别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效率与人脸识别率不稳定:人脸识别技术是以实时图像动态检测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其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应用效率与人脸识别率不稳定的问题。例如,若乘客或工作人员面部存在遮挡或检测环境的光线较弱都有可能会影响人脸识别的效率与准确率。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结合人脸识别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实际应用场景特点,定期更新与调整设备,并根据需求升级系统,进而使人脸识别系统的效率与准确率能够保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状态。

(2)人脸识别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涉及了乘客隐私等信息安全问题:人脸识别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成功应用需要依托于精确且对应的乘客照片,因此,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会涉及到乘客的隐私安全、信息安全等多方面问题,进而带来了更大的应用压力。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者应针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安全方面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安全保护机制,且结合各类新兴技术共同确保乘客隐私与信息的安全。

(3)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及部署为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带来了相对较高的成本: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成本相对较高,这给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运营带来了一定的资金压力。为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要合理规划人脸识别系统的应用场景,根据安全等级进行布署,避免泛化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予以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更多的财政支持,加强重要环节的安全强度,以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另外,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也可以通过广告运营和车站商铺出租等方式合理增加营收,以满足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与部署费用需求。

猜你喜欢
人脸识别车站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人脸识别 等
车站一角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揭开人脸识别的神秘面纱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车站一角
在北京,一个车站的治理有多难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