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大海吗

2021-11-19 03:52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21年28期
关键词:赏析大海意象

【编者按】蓝色的大海、牛奶般的大海、如爱人呼吸的大海、如奔赴不同方向的生命的大海……诗歌中的大海,在不同诗人的笔下呈现出万千风姿,有的是现实中的景象,有的是抒情中的意象,还有的是极富哲思的象征形象,都是大海,也都是独特的别样风景。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容颜;

从一阵阵的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选自《一颗新星》,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赏析

臧克家是新诗的重要代表,《诗刊》的第一任主编,诗歌语言朴素凝练,富有个性化。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把握大海与天同色、气息清新、海潮澎湃的几个特征,用平实简朴的语言分别以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交融描写出对大海的感受,把握住大海的显著特征、侧面烘托描写。诗中虽不著一个“海”字,却处处呼应题目“海”。

诗歌通过第二人称“你”将诗人的感觉加以升华,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有如与大海面对面地亲切交谈,并按照由远及近、从白天到夜晚层层递进的顺序,从“容颜”到“耳畔的呼吸”,距离一点点拉近,情绪也一步步深化,流露出诗人对海的依恋与喜爱之情。

(赏析撰写:何雨庭)

没有你 万般精彩皆枉然

[英]杰拉尔德·达雷尔

我见过千种日出日落,在大地上森林与高山都被笼罩在蜜色光泽之中,在海里为一团五彩云朵平添上一道殷红,在广阔的大洋之中潮汐潮落。

我见过千般的月亮,满月如金币,寒月苍白如冰屑,新月宛如雏天鹅的绒毛。

我见过的海平静如止,颜色如缎,蓝如翠鸟或者通透如玻璃,抑或乌黑褶皱地泛起泡沫,沉重又危险地翻动着。

…………

我见过飞鱼如水银一般穿越蓝色海浪,用他们的尾翼在海面上划下银色痕迹。

我曾置身于温润如奶、柔顺如丝的水中,周围有海豚做我的客人。

我遇到过千种不同的动物,目睹过千般绝妙的事物……然而没有你,我做什么都是失落。有了你,我做什么都是收获。

为了有你一分钟的相伴,我愿把这一切都放弃,为你的笑语,你的声音,你的眼睛。

(选自《朗读者II》,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有删减)

赏析

杰拉尔德·达雷尔(1025-1995),英国著名作家,自然学家。这首诗是达雷尔于1978年写给未婚妻的情诗,字句优美、情真意切。诗中对于日出、月亮、大海等自然界的美麗景色的描写尤为突出,展现了诗人丰厚的文学素养。

本诗主要使用了排比、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诗人写自己所见过的日出日落:笼罩着大地、森林与高山的蜜色、海上五彩云朵上殷红的霞光、伴随着大海的呼吸起落,兼给读者画面上的色彩美和动态美;接着写月:诗人将满月比作金币、寒月比作冰屑、新月比作雏天鹅的绒毛,不但写了形状、颜色,还写出了不同月亮或坚硬或柔软的触感;诗人写海:平静的海或如翠鸟之蓝,或通透如玻璃,翻涌的海则是乌黑的,海面泛起褶皱的泡沫;飞鱼穿越海浪时的银色痕迹,诗人与海豚共享这片海时海水的质感,“如奶如丝”,这些新奇的比喻、特别的颜色,体现了诗人对于不同状态下的海细致的观察,极具画面感。

然而,哪怕这世上万千自然风光如此奇秀壮美,这世上千百种不同的动物多么可爱奇妙,也不能与“你”的笑语眉眼相比,抒发了诗人对于诗中的“你”深厚的感情。诗中精彩绝伦的描写,也为我们展现出一个自然学家所看到的、所热爱的世界。

(赏析撰写:凌   晨)

望海

余光中

比岸边的黑石更远,更远的

是石外的晚潮。

比翻白的晚潮更远,更远的

是堤上的灯塔。

比孤立的灯塔更远,更远的

是堤外的货船。

比出港的货船更远,更远的

是船上的汽笛。

比沉沉的汽笛更远,更远的

是海上的长风。

比浩浩的长风更远,更远的

是天边的阴云。

比黯黯的阴云更远,更远的

是楼上的眼睛。

(选自《余光中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9版)

赏析

余光中是当代著名诗人,这首《望海》是他生前最后一次露面朗读的诗篇。他的抒情诗风含蓄隽永,韵律优美,而在此诗中,最为突出的不是浓郁的抒情,而是诗歌意象的线性排列组合。诗人的笔触有如电影的远景长镜头,由近及远一一映入海岸的景色,并以此作为贯穿全诗的线索,巧妙地把视象与声象(如“岸边的黑石”和“石外的晚潮”的组合)、实象与虚象(如“出港的货船”和“沉沉的汽笛”的转换)融入诗中。与臧克家的《海》相似,这首诗也融合了多种感官呈现大海特征,但诗人更重视意象纵向的连贯性,较少横向的铺展描写。最后一句的“楼上的眼睛”是为点睛之笔,由前面种种非生命具象巧妙转为生命具象,达到全诗的升华。这双眼睛越过千山万水、长风远云,眺望的是未归的丈夫,抑或是远行的友人,萦绕心头的是缠绵相思,抑或是惆怅哀怨,诗人没有点明,而是在结尾一笔留白给予读者以想象的余地,以无胜有,耐人寻味,与温庭筠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和欧阳修的“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有异曲同工之妙,更突显诗人与古典文学的深厚渊源。

(赏析撰写:何雨庭)

里约热内卢的清晨

姚 风

我想保留大海的一片蓝

坐在窗前,我饮下一杯水

为的是把这片蓝

带在身上

(选自《大海上的柠檬》,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

赏析

姚风,原名姚京明,诗人,翻译家。生于北京,后移居澳门,现任教于澳门大学葡文系。

同样是写“海”,本诗与其他诗歌不同,抽取了“海”的色彩概念,主要点出海的“蓝”。面对大海的蓝,诗人展开了奇妙的联想——诗人是如此喜爱这片蓝色,他在窗前望着这片蓝,饮下一杯小小的“海”,就能够与海融为一体,将这片藍带在了身上。这是一种新奇的写法,富含想象力,展现了诗人对世界独特的感知、对蓝色大海的爱。再联想到本诗的标题“里约热内卢的清晨”,我们仿佛感觉到了热带清晨的海风拂过脸颊,天空、海、风都是令人心旷神怡的蓝色。本诗虽短,却能让读者身临其境,通过海水与杯中水这两种相似又不同的事物的联系,将异国的蓝色大海带给了每一个读诗人。

(赏析撰写:凌   晨)

《飞鸟集》第242首

[印度]泰戈尔

生命有如度过一重大海,

我们相遇在同一条窄船里。

死时,我们同登彼岸,

又向不同的世界各奔前程。

(选自《飞鸟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赏析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和哲学家。这首诗是泰戈尔《飞鸟集》中的第242首。

这是泰戈尔一首典型的哲理诗。“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哲理诗也是如此,对于本诗,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我们可以从“缘分”的角度解读:人的一生像壮阔的大海一般宽广无垠,我们与亲朋好友的相遇,就是同登一艘窄船的缘分,在同船共渡时我们珍惜共享美好时光,到了不得不告别时也不必悲观——与彼此告别后,各人又有了新的伟大的冒险;我们也可以从人生观的方向解读:苏轼有言“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这也与本诗所传达的人生观有异曲同工之妙。大海广阔,但我们不必“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因为我们享有海风、窄船,还有船上志同道合的伙伴,在一段海上漂泊的旅程后,仍有一个全新的世界在等待着我们。

总体而言,本诗借大海这一象征,传达了泰戈尔这一伟大诗人面对人生和命运豁达的精神态度。

(赏析撰写:凌   晨)

你见过大海

韩 东

你见过大海

你想象过

大海

你想象过大海

然后见到它

就是这样

你见过了大海

并想象过它

可你不是

一个水手

就是这样

你想象过大海

你见过大海

也许你还喜欢大海

顶多是这样

你见过大海

你也想象过大海

你不情愿

让海水给淹死

就是这样

人人都这样

(选自《中国新诗年鉴》 ,广州出版社2000版)

赏析

韩东被认为是“第三代诗歌”的最主要的代表,这首诗也是韩东的经典之作,据说是针对朦胧诗人舒婷的《致大海》而写的一首诗。第三代诗歌一贯强调使用口语写作,本诗没有使用朦胧丰富的意象和华美的辞藻,而是通过反复运用“你”“然后”“也许”和“就是这样”这些日常词语来表达自己的诗歌理念。

诗的开篇指出了“见”和“想象”这两种与大海发生联系的方式,“见”是日常生活的直接体验;“想”是人们赋予的虚构的方式,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海”都是人们经过文化心理预设后想象出的大海,是与大海建立的一种外部的虚构的联系,所以我们终究无法像水手那样“见”到大海、接近大海。诗人在最后点明一个人们忽略的事实,尽管人们歌颂赞美大海的魅力,但大海既能孕育生命亦能灭绝生命,如果真如想象中进入大海,人们会“让海水给淹死”,因此诗人鼓励人们回归日常,凭借亲身体验去书写真正的“大海”,让大海从抒情对象还原为大海本身,从而卸载那些附加在大海身上的传统的崇高的文化意义。

(赏析撰写:何雨庭)

本期感言

诗歌的本质就是抒情,所以,诗人们见到大海,用联想、夸张、比喻、拟人等方法来抒发感情,大海已经不是客观存在的大海物象,而是承载诗人们浓烈主观情感的诗歌意象。但是,有些诗人并不认为诗歌就应该抒情,就必须在物象之上附加感情和思想,所以,他们反意象反抒情,对传统的大海进行解构,将关于大海的情感和意义统统抛回大海,付之东流,让大海仅仅是一种自然物象。只是,这样的诗歌还有意义吗?这样的大海还有必要写入诗歌吗?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觉得同学们可以喜欢抒情的大海,也可以喜欢韩东笔下这首失去深刻意义的每个人都可能见过的“无情”大海。

猜你喜欢
赏析大海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大海捞金
来自林间的风
问大海
冬日的大海
令人兴奋的大海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