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

2021-11-20 08:29江秋娣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1年17期
关键词:个性化图书馆资源

江秋娣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2)

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是针对网络信息服务新模式的一项探索,也是未来图书馆发展信息服务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高校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纵向发展服务的重要内容。信息化社会注重以人为本,个性化的服务更是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个性化信息服务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能够发挥何种作用,以个性化服务为发展目标的高校图书馆,又要采取何种措施来提升服务质量,这些都是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解决与研究的重要课题。

1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概述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基于不同用户在需求上形成的差异性,展开的针对性服务。具体来说,通过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知识结构、心理倾向与行为方式等因素,创设与用户需求相吻合的服务环境,并提供给客户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同时也可以为用户建立个人信息系统。对于图书馆这项群体服务来说,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在传图书馆定题服务与重点读者服务的基础下,在网络环境中的一项深化与拓展,分析用户在信息获取使用上的需求习惯与特点,并总结用户研究的课题与研究方向,为用户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信息服务[1]。个性化信息服务与图书馆“读者第一,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相吻合,目前已经成为了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趋势。

2 一般性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

一般个性化服务是基于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的传统服务内容,在网络、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有效延伸,通过用户提供的定题信息以及用户提出的信息资源需求,利用图书馆中的馆藏文献资料为用户提供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信息资源,通过线上推送给用户,提供给用户定期或是长期的个性化信息资源服务。

一般个性化服务模式,关键在于按照用户群体与用户的需求展开分类,为不同类别的用户推送针对性的内容。

2.1 为个体用户与小型群体用户推送服务

通常情况下,高校的图书馆会将用户进行分类,一般会分为重点用户与普通用户,高校图书馆的经常将学术研究的发起人或教授等角色划定为重点用户,在为重点用户服务时,经常会单独地进行信息资源推送服务。普通用户是根据用户的所在学院、主修学科以及科研方向进行划分,将不同类型的用户划分为不同的群体,通常情况下这些群体虽然特征不同,但是有着相似的信息获取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2.2 个人借阅信息等普适性群发服务

现阶段高校图书馆信息系统通常使用手机APP 或是手机短信向用户推送书籍预约、书籍催还提醒、馆际互借、新增书籍、资源期刊目次等信息。

2.3 互动式个性化信息交流服务

现阶段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已经得到了巨大的转变,以往当用户产生信息需求时,需要前往图书馆咨询图书管理员,但是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用户在线上通过手机APP 或是网站就能与图书馆进行交流,高校图书馆已经实现了即时通信的服务模式。用户可以在高校图书馆的APP 或系统中发送自己的信息需求或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图书馆管理员结合用户提出的需求为其进行解答或是进行线上的资源推送。这种服务模式能够提升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中的主动性,尤其是用户有一些急切的需求时,能够及时有效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3]。

3 基于用户定制的个性化信息模式

用户定制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是赋予用户自主权,让用户在系统中输入自己的个性化定制信息。在一些商业网站中,系统通过用户在注册时填写的信息表格,能够获取用户的信息需求倾向,从而为用户针对性提供推送信息,与这种模式类似,用户通过图书馆所提供的资源库来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类型,系统分析用户的预选信息,例如学科主题、文献类型、信息内容以及知识门类等因素展开收集与汇总分析,形成用户个性化定制模型,图书馆系统或是APP 能够通过模型,快速地归纳用户所需要的信息内容,并通过动态化的页面生成来推送给用户。

用户定制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在实践中的关键在于定制表单的设计与实现上。

3.1 自定义信息检索式

用户在注册个人信息时,通过选择系统提供的关键词,来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或是需要的信息,系统能够分析用户所选关键词以及不同关键词之间可能存在的逻辑关系,通过分析计算,建立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检索式,明确关键词之间可能存在的逻辑关系,通过数据库的分析检索技术[4]。

3.2 根据文献出版来源进行定制

期刊文献是高校用户群体获取学术资源的主要类型之一。期刊文献中涉及的文献规模较大,数量较多,并且集中了当前的学术热点,因此受到的高校用户的广泛关注,同时也是高校用户使用最为频繁的一种资源载体。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系统能够结合用户在研究学科方面的倾向性与发表学术论文上的指定性,分析用户是否倾向于一种或是几种学术刊物,当系统检索到用户经常使用的学术刊物时,就可以展开个性化的定制服务[5]。用户选择指定的期刊,选择长期或是短期服务,系统就能够为用户推送该期刊的最新信息以及全文内容。

3.3 针对学科学业与课程角度定制

高校的图书馆不仅服务于科研,也服务于日常教学。在教学中专业能够划分教学环节,课程能够体现信息资源与教学内容的结合。高校图书馆能够对学生所在学院以及学科进行分类,分析用户在专业学习或是考试中的信息需求,为用户推送与本专业或课程相关的文献资料或是教材。

用户定制的个性化服务模式,主要的特点是能够根据用户定制的个性化信息为用户进行信息推送,在此过程中用户能够自行地进行操作,结合自己的需求与意愿来设置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用户只需要进行一次的定制,系统就能够记录用户的选择,为用户提供长期的服务,用户能够在高校图书馆的手机APP 或是通过手机短信与网站获取推送信息。这种个性化定制模式能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是有需求的信息,最大限度上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并且系统所推送的信息通常情况下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此模式在实践中还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与不足。最为明显的一项问题就是操作流程过于繁琐,用户在选择定制信息可能回花费过多的时间,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开发为了深度发掘用户的信息获取需求,在系统中往往设置了多层的学科类目与导航类目,这可能使用户出现抵触心理。用户往往在前几个选项中存在耐心,会仔细地进行挑选,但是用户一旦进行多次的选择之后,就会消磨用户的耐心,从而使用户以一种,模糊、急切的心态来选择,希望能够尽快地完成定制过程[6]。但用户在定制过程中的模糊性会造成推送信息过于宽泛,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4 基于用户需求分析的个性化服务模式

这种个性化服务模式,是分析用户搜索与使用信息的行为规律与习惯,找寻用户在资源获取方面的倾向于侧重点,建立用户信息需求模型,通过APP 或是图书馆系统,结合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展开个性化的定制与匹配,为用户推送符合其信息获取需求的信息资源[7]。在此模式下,用户需求模型并不是通过用户进行选项来定制的,而是系统分析用户在搜索信息时出现的动态变化形成的。

4.1 建立用户信息资源库

在建立用户的需求模型时,用户的信息资源是一项重要的构成因素,只有建立成用户信息资源库,才能获取与分析用户的信息使用需求。图书馆个性服务系统想要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信息服务,就要采取多种合理的措施与渠道获取用户的信息搜索与使用习惯。

4.2 分析用户的定制行为

结合用户兴趣爱好定制个性化服务,这种定制模式能够体现出用户在专业领域等方面信息需求特征,高校图书馆深度挖掘用户的信息使用习惯与规律,提取其中可能存在的逻辑以及共性需求[8],并展开分析建立用户需求模型,为用户进行针对性的信息推送,满足用户的信息获取需求。

4.3 分析用户网络浏览与检索行为

用户在搜索信息与浏览信息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目的性。用户浏览次数最多的网站,使用最为频繁的检索方式或是经常交流与讨论的话题,都是用户的潜在或是显在信息需求。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中,合理的跟踪与收集用户的信息搜索与浏览记录,建立Web日志记录,对用户的信息使用情况展开分析,挖掘出用户的信息获取需求。

基于用户需求分析的个性化服务模式,是分析用户使用信息的习惯与规律,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定制服务。与用户定制个性化信息推送模式相对比,此模式简化了用户在定制过程中的繁琐,系统参与进个性化定制的过程,在定制信息化服务的过程中,不是用户单独地进行操作,有效地结合了用户与图书馆系统,图书馆系统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展开二次总结分析,在此过程中,图书馆始终进行主动推送,迎合了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

5 基于信息资源整合的个性化服务模式

此模式是通过一定的组织体系,将一些分散或无序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转换为有结构的知识整体。在信息整合的策略下,将一些的独立信息或是数据进行整合,建立系统化的检索模式与结构功能,使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内容能够更加丰富。通常情况下,通过手机APP 或是网站,让用户进行搜索与浏览。

信息资源整合在通常情况下带有一定程度的目标性,在高校图书馆中,要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将信息资源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重组[9]。实践的关键是要准确的划分信息整合的范围,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

5.1 高校导航类资源数据库

高校图书馆可以建立多种类型的导航类信息资源库。例如CAILS 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教学参考信息库、高校学位论文库等。

5.2 信息资源整合系统

高校的图书馆要积极的引进先进的整合技术,实现图书馆中信息资源的无缝连接与统一揭示,建立高校共享的资源整合平台。高校图书馆可以与外部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引进或是开发资源整合平台。例如清华大学的图书馆结合EvLibris 公司的Metalib&SFX 系统建立的清华大学学术信息发现平台,将图书馆中的馆藏图书、电子图书、中外学术期刊会议文章、本校学位论文、PQDT 学位论文以及清华图书馆中的专利、多媒体资源等信息进行汇总,基本上覆盖了清华图书馆中全部的馆藏图书资源与电子图书资源[10]。通过开放链接技术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通过登录系统为用户提供多项定制个性化服务,用户能够在系统中进行添加标签与实时评论,实现检索结果与WIKI 词条、百度百科等社会网站上的混搭。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与网络化的背景之下,高校图书馆在建设信息化服务模式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此时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要转变自身的服务理念,积极探寻符合本校特色的信息服务模式,建立高效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为高校的科研与日常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资源保障,使图书馆能够在激烈的服务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猜你喜欢
个性化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