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寿保险反欺诈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2021-11-20 08:29朱林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1年17期
关键词:黑名单欺诈案件

朱林

(中英人寿保险有险公司 北京市 100010)

1 保险反欺诈系统研究重要性

近年来保险欺诈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对保险企业的利益造成严重危害,不利于保险事业的繁荣稳定发展,而且对我国诚信社会的建设也产生负面影响。如何对保险欺诈行为进行准确及时的认定,有效遏制保险欺诈事件的发生,如何为业务人员提供可靠有力的依据,是提升保险企业反欺诈能力的重要问题。在以往的保险业务经营实践中,保险企业一般只能查询到本公司的相关投保信息,无法查询到客户在其他公司的投保信息,由于客户信息了解的不完整,也就无法为保险欺诈行为的认定提供有力的参与依据,这也是长期困扰着我国保险事业发展的重要难题。随着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科技的兴起,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发保险反欺诈系统,则能够让困扰多年的难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保险反欺诈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够在保险行业内部实现充分的信息共享,使保险企业能够快速查询到投保客户的完整信息资料,最终通过客户资料的深入分析对比,最终得出较为准确的欺诈风险评估结果,为保险欺诈行为的准确认定提供了详实可靠的依据。

2 人寿保险反欺诈系统的设计原则

2.1 安全性原则

人寿保险业务平台上储存着大量的信息数据,这些数据在建设反欺诈系统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价值与作用。这就需要充分保证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的安全,才能确保系统功能的安全稳定使用。具体而言,应当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保护。

(1)网络安全。在系统设置的安全防火墙和网络环境之内,需要对部分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的设置,并且安装配适拦截器功能,对恶意攻击系统行为进行有效防范。在保险反欺诈系统的设计中,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属于独立的两个模块,对业务数据进行更好的隐藏,确保数据的绝对安全。

(2)对于系统的登录应用,需要设计严格的权限认证,在登录使用过程中,相关系统操作代码的编写有着严格的规范和要求,这样可以更好的防范系统入侵等安全隐患。

(3)数据安全。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分别属于两个独立的模块,在对数据库功能部分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在软件和硬件上都部署有相应的方案,确保数据安全的万无一失。

2.2 框架性原则

系统设计的框架必须要保持高度稳定,通过程序缓存、数据库分区、错时运行等技术措施来确保系统的负载处于稳定安全的状态,既要能够充分的发挥性能,还要确保表示层、系统用户层、数据层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

2.3 技术性原则

所谓技术性原则,主要指的是设计开发的保险反欺诈系统在功能和性能上能够充分满足现有业务和未来业务的使用需求。具体而言,技术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支持性能扩展。反欺诈系统在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后期保险业务的发展情况,确保系统的功能在后期可以进行灵活的扩展。这种扩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对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设施(CPU、硬盘、内存等)进行扩展式设计。如果后期需要规模不大的性能扩展时,可以通过增加内存条、硬盘等方式来快速解决。另一方面,性能负载要保持均衡。在系统架构的设计过程中,不管是数据层、业务逻辑中间件、MVC 表现层等,都采用支持多机操作应用的Active-Active 来有效分摊性能。目前,大部分系统开发均采用双机负载的性能分布方式,当系统在后期需要大规模升级更新时,只需要对支持扩容部分增加服务器即可,可以确保多台服务器实现良好的扩容效果。

(2)支持功能模块的扩展。反欺诈系统设计的扩展性主要取决于以下三方面的因素,当系统增加一个功能模块就如同增加一个插件一样,只需要完成功能开发、做好应用环境检测,最后进行系统功能的更新维护即可。系统的多层架构主要包括数据层、业务逻辑层、表现层。与此同时,在松耦合模块关联架构的设计上,不同模块之间采用逻辑相对独立的松耦合结构,以插件方式来进行功能模块的组合;在关联结构设计上,采用EAI 思想,从系统特有的中间件特点出发,合理组合设计信息流、数据流和相关业务流程,确保系统在后期扩展后不出现信息孤岛现象,与原有系统功能内容进行充分的融合和共享。

3 人寿保险反欺诈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3.1 数据管理

3.1.1 数据导入

数据管理模块主要支持数据导入接口功能,相关文档资料以EXCEL 表格方式进行显示。目前,保险公司主要是以案件为单位来进行信息数据的储存,在一个案件中可能包含有多个客户的信息。以保险公司的人寿保险业务为例,将客户作为研究对象。这就需要对业务进行详细的拆分梳理,分类进行案件信息的储存,也就是一个案件可能要拆分出不同人的健康信息。拆分完成后,系统会以赔案号为标准,将客户健康信息进行有效关联。其次,再进行数据导入的验证。在导入数据环节,系统会对赔偿金额进行格式验证,确保数据为数值型格式。在此过程中,由于导入数据量过大,不需要再对其他字段进行验证。

3.1.2 数据填充与维护

(1)自动填充。一个案件在分拆信息后,多个客户的信息完整度不够。填充时间应当按照每天一次的频率进行填充,并且只填充信息不完整的部分。填充字段主要包括:保险公司名称、客户姓名、联系电话以及客户的基本资料和联系方式。

(2)自动删除重复信息。在每一个案件中,可能存在信息内容重复的部分,如果将这些重复信息进行导入验证,必然会影响导入效率。因此,系统会自动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段,对导入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将筛选出来的冗余数据保存在临时表中,一旦需要,可以从临时表进行快速的恢复。在校验规则的设计上,案件信息出现重复的现象仅出现同一客户之中。因此,如果在检索中出现另一个案件号,而投保人或者保险人信息相同,则意味着客户在保险中充当不同角色,这就需要对客户信息予以核实,如果客户信息相同或者投保的为同一险种,则可以认定案件的信息是重复的,就可以将其中的一条予以删除。

3.2 综合查询

输入需要查询信息的主题名称,就可以检索到相关客户的信息,然后将查询结果进行导出,自动生成EXCEL 格式的表格,直接打印即可。

(1)对于查询条件的输入,主要包括:投保人、被保险人、入保险种等基本信息等。

(2)排序。信息内容按照投保人、被保险人、入保险种、保险金额等排序。当查询出相关结果后,点击列表表头,会自动生成排序。

(3)显示字段。显示字段主要包括:投保人、被保险人、入保险种、保险金额以及备注信息。

(4)颜色标注。如果检索出来的信息显示相关车辆和人员被列入系统黑名单,这些信息的颜色会进行特殊的标注,便于工作人员的收集整理。

(5)如果对于客户的信息不慎了解还可以通过模糊查询的方式进行查询,比如输入客户姓名中的某一个字段,或者输入客户身份证号码中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数字等,都可以进行信息查询,这都极大的提升了综合查询的效率和质量。

3.3 比对分析

(1)特征库管理。在对特征库进行设置时,首先要对一下信息进行核对。第一,特征库名称;第二,特征定义,每选择一条特征,就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定义,定义完成后要进行保存。需要注意的是,定义的时间段采用24 小时制,例如,在20:00 至6:00 这个字段,自动关联的是保险时间。第三,特征库配置举例:当出现赔偿金额大于5000 元的情境时,那么特征名称就显示为:赔偿金额超过五千,特征定义为:赔偿金额大于等于5000 的案件。

(2)比对规则设置。当特征库完成配置后,就需要按照特征库中的信息列表来设置比对规则。选择一条或多条特征,来进行规则的组合设计。比对规则可以将投保人、保险人或者入保险种作为分析对象,也可以两者都选。这样可以得出多条比对规则,而系统则支持对这些比对信息的删除和增加。具体的操作方法为:在特征库中选择一条或多条特征,单击保存,就完成了一条比对规则的创建。随后,系统会依据比对规则,将符合条件的数据检索全部检索出来,并自动将结果保存在比对结果表中。运用多种比对规则,可能会检索到同一辆车或人员的信息,针对这种情况,系统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叠加处理,将信息记录到风控名单中来,并且准确统计和记录这些信息的比对次数,这样一来,就可以将可疑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有效筛选出来,极大的提升了期限行为认定的准确度。

3.4 案件轨迹

以案件记录信息为内容进行分析,如果案件记录客户是入保客户,并且在较短的不合理期内连续提出保险申请。系统可以自动导出EXCEL 分析结果并支持打印。以一般轨迹分析为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一般分析条件。一般分析条件主要包括:投保人、保险人、入保险种、申请诉求、客户健康情况等。其中客户健康情况采用模糊查询。

(2)更多分析条件。按要求输入关键词、月份跨度、间隔天数、保险申请次数、理赔金额等词条,就可以对入保客户的相似度进行查询分析。

(3)颜色标注。如果分析结果显示:入保客户已经被列入系统黑名单,亟需要对这些信息用特殊颜色进行标注。

3.5 黑名单管理

该模块的功能主要包括:黑名单导入、添加、删除或修改黑名单信息。而黑名单信息又可分为险种黑名单和人员黑名单。

(1)客户黑名单导入。该黑名单字段主要包括:险种信息和参保人员。第一,险种黑名单信息支持EXCEL 进行导入;第二,黑名单管理。按照具体的业务需求,系统具有支持险种黑名单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以及查询等功能。工作人员只要输入险种和客户姓名或其他信息就可以查询相关信息,查询结果支持EXCEL 导入和打印。

(2)人员黑名单管理。人员黑名单的搜索字段主要包括: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人员黑名单也同样支持EXCEL 导入,并且根据具体业务需求,工作人员可以在系统中进行人员黑名单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只需要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即可,查询结果支持EXCEL 导入和打印。

3.6 信息管理

(1)保险公司维护。第一,保险公司相关业务信息,均可以通过系统操作来进行录入、修改、添加、删除等;第二,字段信息显示主要有:ID、保险公司编号、简称、全称、备注说明等。

(2)客户维护。第一,保险公司收集的客户信息,可以通过系统操作来进行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以及删除等。第二,字段显示主要包括:ID、编号、名称、说明。

(3)种类维护。第一,对于保险种类方面的因为信息,可以通过系统来进行录入、修改、删除和查询等;第二,字段信息同样为:ID、编号、名称、说明。

(4)特殊客户维护。第一,对于特殊客户信息,通过系统进行录入、修改、删除等,这些客户信息不会被记录在黑名单中。第二,字段信息同样为:ID、编号、名称、说明。

3.7 权限管理

(1)角色管理。不同的业务内容,只有相应的操作人员才能完成处理。在系统在登录时,系统会自动对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验证,工作人员必须要按照相关指令来完成登录,这样才能进行后续的业务操作。

(2)用户管理。不同的用户,在登录使用系统中具有不同的角色,系统会根据用户的分身角色识别,来相应的分配给用户不同的操作权限,让用户在权限范围内完成信息的录入、修改和查询等。

(3)角色权限设置。根据工作人员的职务、岗位的条件,来对用户的身份角色进行相应的设置。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保险反欺诈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在提升保险欺诈行为分析认定水平方面具有巨大的价值和作用。因此,保险公司应当结合自身业务实际,加强反欺诈系统的开发和建设,这样才能为提升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有效防范保险欺诈行为打下良好的基础。人寿保险作为保险公司的重要险种,更加需要对反欺诈系统予以充分认识,做好客户信息的填充和核实,确保客户信息的准确,跟进案件进度,把控案件真实性,避免人寿保险欺诈行为的方式,让保险行业得以健康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黑名单欺诈案件
关于假冒网站及欺诈行为的识别
关于假冒网站及欺诈行为的识别
防晒黑名单?第2款就翻车了!
一起放火案件的调查:火灾案件中的“神秘来电”
“左脚丢鞋”案件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受惩黑名单
受惩黑名单
黑名单
HD Monitor在泉厦高速抛洒物案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