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黑木耳膏的制作工艺初探

2021-11-20 08:07王惠颖黄庄霖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1期
关键词:收膏膏方黑木耳

王惠颖,黄庄霖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中药膏方历来以糖类或动物胶作为辅料收膏制作而成。辅料的选择既要兼顾中药膏方的口感、收膏效果,还要考虑其能否与目标膏方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近年来,动物胶(如阿胶、鹿角胶、龟甲胶)等荤膏辅料的价格逐年上涨,且具有性质滋腻、不易消化等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而糖类(如冰糖、红糖、麦芽糖、蜂蜜等)素膏辅料的不健康因素亦逐渐被揭示,如肥胖、免疫力低下、智力下降、老化加速等均被证实与糖类摄入过量有关。含植物胶质的食材(如黑木耳、银耳、雪燕等)通过加热等加工方式形成胶质状,能很好地被人体吸收,且其本身具有一定的黏稠度和功效。若能用含植物胶质的食材作为收膏辅料替代动物胶或糖类,将开启膏方制作研究的新领域。黑木耳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菌类食品,具有抗氧化、调血脂、降血糖、抗凝血、护肝、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1]。但将黑木耳作为中药膏方的收膏辅料尚未见报道。将中药配方颗粒剂作为原料制作膏方的历史虽短,但经过临床研究认为其可行,且具有效率高、热源少、结果稳定等优点,是未来膏方发展的重要方向[2]。本研究以丹参配方颗粒和黑木耳粉为原料,对丹参黑木耳膏的制作工艺进行初探,旨在为植物胶膏方的制作、应用与推广打下基础。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设备

BSA224S 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由德国sartorius 集团生产),DHG-9240 型电热鼓风干燥箱(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1.2 材料

黑木耳粉(由中科康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代加工为极细粉),丹参配方颗粒(生产厂家: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批号:0070253;规格:每克颗粒相当于饮片5.6 g)。

2 膏方制作要点

2.1 工艺流程

丹参黑木耳膏的制作工艺流程是:1)黑木耳粉浸泡→加热溶解→浓缩→收膏→过滤→黑木耳清膏。2)丹参配方颗粒称重。1)+2)→收膏→冷却→灭菌→包装→丹参黑木耳膏。

2.2 操作要点

2.2.1 黑木耳粉溶解、浓缩的操作要点 黑木耳粉需尽量均匀地撒入水中,经过较长时间的浸泡使其完全被水浸润,才能进行加热溶解和浓缩,否则会出现严重细粉结团的情况,导致其难以溶解。搅拌黑木耳粉溶液时动作要尽量轻柔,方向要固定,频率不宜过快,否则会出现大量细小的泡沫,后期难以完全消除,影响成品的外观质量。

2.2.2 黑木耳清膏收膏与过滤的操作要点 将黑木耳粉的浓缩液用小火慢慢加热(必要时可暂时关闭热源),用木铲轻柔搅拌,直至清膏的质地较黏稠并基本出现滴水成珠现象。黑木耳清膏不宜过浓,需保留一定水分,为溶解配方颗粒剂做准备。收膏结束后,趁热过100 目筛,备用。

2.2.3 丹参黑木耳膏收膏、灭菌、包装及储藏的操作要点 丹参配方颗粒易溶于水,可根据预计的丹参口服剂量直接对丹参配方颗粒进行称重并将其加入到黑木耳清膏中,用小火慢慢加热,用木铲轻柔搅拌,直至丹参颗粒完全溶解,膏的质地黏稠并出现“挂旗”或滴水成珠现象。在洁净台进行凉膏操作,将室内的温度保持在20℃以下,将湿度控制在45% ~75% 之间。待膏方彻底放凉后,倒入事先准备好的干燥玻璃瓶中,在紫外线下进行灭菌处理,最后放入冰箱中冷藏。

3 试验方法及结果

3.1 膏方密度的粗测

待膏方冷却至室温时即可测定其密度。先将一根一次性塑料滴管(10 mL)放在天平上重量归零,然后用其吸取一定体积(3 ~5 mL)的膏方,注意只能一次性吸取。读数时视线与目标刻度相平,到达目标刻度后用干纸巾擦净吸管外壁黏附的膏体,再称量膏方的质量,并按照公式ρ=m/v 计算膏的密度。此种测量方法虽与药典规定的测量方法不同,存在一定误差,但实际应用时操作简单便捷,适用于粗略测量膏方的密度。

3.2 出膏率的计算

出膏率(%)= 成品膏方的质量(g)/ 原料的质量(g)×100%。该数据测定的意义在于制备膏方前可根据目标膏方的量合理估算出原料的投入量。

3.3 黑木耳清膏中黑木耳回收率的测定和计算

精密称取一定质量的黑木耳清膏作为样品,置于烘箱中(温度为105℃)干燥3 ~4 h,取出后迅速移至干燥器中,放冷后精密称重。再置于烘箱中(温度为105℃)干燥0.5 h,取出并精密称重,直至连续两次称重的误差不超过5 mg。记录最低值,计算样品中黑木耳所占的比例和清膏中所含黑木耳(干燥品)的质量,从而计算出黑木耳的回收率。黑木耳粉在进行加热试验的过程中其物质本身并无损耗,影响黑木耳回收率的因素主要包括黑木耳不溶物的量、制备过程中膏方的粘锅损耗等。本研究中进行同批试验所用的锅具相同,因此测定该数据的意义主要在于比较制膏前不同的处理操作方法对黑木耳水溶液滤过率的影响。

3.4 感官评分的依据及方法

选择身体健康的男性、女性各5 名,对随机编码的黑木耳清膏和丹参黑木耳膏成品进行感官评分,最终评分结果为3 次评分的平均值。感官评分的高低是判断膏方品质的主要依据[3]。感官评分的内容和分值详见表1。本次对黑木耳清膏和丹参黑木耳膏进行感官评分因不涉及不同比例中药配伍所导致的气味及味道差异,因此该项未设不同等级。

表1 感官评分的内容和分值(分)

3.5 辅料前处理工艺的单因素试验设计及结果

3.5.1 黑木耳浸泡时间对黑木耳清膏制作的影响 精密称取5 份黑木耳细粉,每份各16.8 g,分别用300 mL 的冷水浸泡1 h、2 h、3 h、4 h、5 h,制成清膏,测定其密度、出膏率、黑木耳的回收率,并对其进行感官评分。试验的结果显示,黑木耳粉浸泡时间的长短对黑木耳清膏的出膏率及感官评分的影响较为明显,浸泡5 h 的黑木耳粉出膏率最高,在浸泡3 ~5 h 时,黑木耳清膏的感官评分较高。详见表2。

表2 黑木耳浸泡时间对黑木耳清膏制作的影响

3.5.2 黑木耳浸泡水量对黑木耳清膏制作的影响 称取5份黑木耳细粉,每份各5.6 g,分别加入重量为黑木耳15 倍、16 倍、17 倍、18 倍、19 倍的冷水中,均浸泡3 h,制成黑木耳清膏,测定其密度、出膏率、黑木耳的回收率,并对其进行感官评分。试验的结果显示,随着黑木耳浸泡水量的增多,黑木耳清膏的出膏率和黑木耳的回收率呈增加趋势,当浸泡水量达到黑木耳重量17 ~18 倍时黑木耳清膏的感官评分较高。详见表3。

表3 黑木耳浸泡水量对黑木耳清膏制作的影响

3.6 丹参黑木耳膏的制备及丹参用量的换算

以黑木耳:丹参(按饮片计)的用量比为1:1 制成三种不同密度的丹参黑木耳膏,研究不同密度的丹参黑木耳膏对感官评分的影响。研究的结果显示,丹参黑木耳膏的密度对感官评分的影响较大,当丹参黑木耳膏的密度为1.08 g/mL 时其感官评分最高。详见图1。随着膏方密度的增大,膏方中的泡沫数量明显增多,严重影响其外观性状特征。以丹参黑木耳膏的密度为1.08 g/mL 进行换算,丹参、黑木耳的质量均占丹参黑木耳膏总质量的10%左右。例如,以每日服用丹参黑木耳膏20 g 计算,其中含有丹参(按饮片计)约2 g,黑木耳约2 g。

图1 不同密度的丹参黑木耳膏对感官评分的影响

4 讨论

黑木耳经过浸泡、加热后,体积可增大十倍以上,且其质地黏稠,外观均匀有光泽,口感润滑,成分稳定,完全符合中药膏方对收膏辅料的要求。黑木耳在溶解的过程中(尤其是对其进行搅拌时)易出现大量泡沫,且无法通过物理方法消除。通过对以黑木耳粉和泡发的黑木耳为原料制作丹参黑木耳膏的效果进行比较,最终选择将黑木耳粉作为丹参黑木耳膏的收膏辅料(其成品中的泡沫较少)。丹参与黑木耳配伍的意义在于,黑木耳不仅能作为辅料,其本身亦能辅助丹参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加之以小剂量、长期服用的方式给药,更适合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需要注意的是,黑木耳具有滑肠的作用,长期腹泻或大便不实者应慎用丹参黑木耳膏。将丹参配方颗粒剂直接加入黑木耳清膏中进行收膏,得到成品膏方的质量较高,且能显著提高制作效率。若改用丹参饮片,可将丹参煎煮液浓缩到一定量,放凉后将黑木耳粉浸泡其中,再按上文2.2 中的方法制作收膏。但将丹参煎煮液浓缩到何种程度才适合黑木耳粉的溶解,需另通过试验摸索。另外,收膏后的过滤操作会导致丹参耗损,使其剂量的准确性下降。作为收膏辅料,植物胶不具备传统辅料的防腐作用,亦不提倡在其中添加防腐剂。因此植物胶膏方的保质期较短,更适合采用小包装保存,且一次不宜制作超过15 d 的量。本试验的结果表明,黑木耳粉以17 ~18 倍水浸泡3 ~5 h,制成粗测密度为0.97 ~1.05 g/mL 的清膏时感官评分较高;按照丹参、黑木耳1:1 的比例制作丹参黑木耳膏时,丹参、黑木耳的质量均占丹参黑木耳膏总质量的10% 左右;丹参黑木耳膏的粗测密度以不超过1.08 g/mL 为宜。黑木耳作为植物胶类收膏辅料,需制备成高质量的清膏,再与其他中药提取物合并收膏,否则会由于大量泡沫的存在,影响成品的外观及质量。

猜你喜欢
收膏膏方黑木耳
《本草纲目》蜜膏方撷萃
清热消食化痰蜜茶膏
夏日疖肿食蜜膏
德江黑木耳
名医膏方补气血
冬令进补有膏方
有一种膏方叫“量身定制”
西藏林芝地区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的探索
黑木耳多糖对大豆蛋白乳化性的影响
三因制宜在岭南膏方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