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对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药理观察

2021-11-20 08:21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21期
关键词:利伐沙班华林房颤

杨 润

(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广东 珠海 519100)

房颤实际上是指心房颤动,该病症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出现快速无序的颤动波,由此导致患者心房的有效收缩产生的泵血功能受到影响而丧失,进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心室律不齐、心衰、脑栓塞、心房附壁血栓等,对患者身体健康产生明显的影响[1]。该病症类型较多,且病因复杂,临床研究认为与饮酒、外科手术、情绪激动、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等均可诱发该病症。病症好发于冠心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群体,患者患病后心室率正常时无症状,心室率过快时,患者相应的器官可见明显的症状,如导致人体头部出现供血不足情况、心脏出现绞痛情况,症状时重时轻,严重程度与病症发病时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2]。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是治疗该病症的常见用药物,法华林可以有效的预防患者心房血栓的发生,但在应用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且药物进入人体后其药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食物因素、其他药物因素等,治疗效果受限。利伐沙班药物进入人体后可及时控制患者病症,该药物利用自身稳定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开展治疗,整体效果良好,且该药物不会受到食物或其他药物因素的干扰,整体治疗效果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次研究将以医院收治的60 例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索不同药物治疗临床效果,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以我院2021年3月至2021年10月治疗的60 例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双盲信封法则将患者划分组别,两组人数均等,对照组30 例,男女比例(8:7)(男16 例/女14例),年龄跨度42-78 岁,年龄均值(59.49±2.19)岁;观察组30例,男女比例(1:1)(男15 例/女15 例),年龄跨度41-79 岁,年龄均值(58.95±2.21)岁。纳入标准:①全部患者年龄均>40岁,<80 岁;②患者针对此次研究与研究人员达成研究协议;③患者病例资料完整;④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其他严重性疾病,如恶性肿瘤、血液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②患者三个月内开展过外科手术或心肺复苏情况;③患者存在药物禁忌或过敏史;④患者决定中途退出研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数据无明显差异性(P>0.05),符合研究要求。

1.2 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开展全面的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血脂等,并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记录各项指标。①对照组:对照组选择法华林治疗:患者口服法华林钠片,初始阶段每日服药一次,每次一片(2.5mg/d),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酌情调整药量(每次增加量为0.5mg)(INR 每间隔三日检查一次),连续服药三个月。②观察组:观察组选择利伐沙班治疗:患者口服利伐沙班,每日服药一次(早晨餐后服药)每次一片(10mg/片),检查患者肌酐清除率指标。连续服药三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服药阶段的出血情况、栓塞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监测凝血指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出血情况,观察指标包括一般出血、颅外出血、出血性脑卒中,计算出血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栓塞情况,观察指标包括心肌梗死、下肢静脉栓塞、缺血性脑卒中、肺栓塞,计算栓塞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凝血情况,观察指标包括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观察指标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失眠,计算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出血情况

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3.33%相比对照组16.67%差异较为明显(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血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栓塞情况

观察组栓塞发生率6.67%、对照组23.33%,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栓塞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对比

观察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相比于对照组更优,差异显著(P<0.05),如表3 所示。

表3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对比(±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30 30 tP INR 1.12±0.22 2.83±0.31 24.639 0.000 APTT 39.61±3.57 46.33±3.26 7.613 0.000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不良反应3.33%低于对照组23.33%,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如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n(%)]

3 讨论

房颤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病症,近年来该病症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容易发病。患病后患者症状表现明显[3],如常见心悸、胸闷、乏力、胸痛、头昏目眩、脑供血不足、呼吸困难等情况,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该病症发病机制较为复杂[4],诱发因素较多,对人体产生的危害较大,一旦出现该病症需要及时就医,以便于病症控制,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5]。临床治疗该病症常见药物治疗,如法华林,该药物属于香豆素类抗凝药物[6],治疗该病症应用时间较早,药物进入人体后可对肝脏中维生素K 参与合成的凝血因子进行抑制,进而达到降低血栓的目的[7],但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该药物容易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导致其治疗效果受限[8],同时还存在出血情况,容易导致患者出血,不利于患者治疗。利伐沙班是一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该药物相比于传统的法华林更具有优势,其药物以靶点为凝血瀑布中单个凝血因子[9],对游离的凝血因子进行结合,对血栓结合型凝血因子进行结合,产生良好的抑制作用,以达到良好的抗凝效果[10]。药物进入人体后,可对凝血因子Xa 进行合理的抑制,对其位点产生良好的竞争性,以保证其治疗效果更为量,降低患者的出血率与栓塞率,发挥出积极的预防作用[11]。利伐沙班药物不会通过肝脏的酶代谢,因而在治疗过程中可降低出血情况,并对凝血酶进行合理的阻断作用,抑制血栓的形成,已经形成的凝血酶活性不受影响,且进餐也不会对药效产生影响作用,整体不良反应较低,在应用过程中更具有治疗优势,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既往研究中杜祖双[12]探索利伐沙班和华法林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该观点中以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7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划分组别,分别划分为法华林组与利伐沙班组,两组患者人数均等,均为35 例,分别给予患者法华林与利伐沙班治疗,结果显示利伐沙班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且该组不良反应5.71%相比对照组17.14%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利伐沙班治疗该病症优势更为明显,整体安全性更更高,值得临床应用。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出血事件(一般出血、颅外出血、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有统计价值(P<0.05),说明该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出血情况,降低发生率,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观察组栓塞(心肌梗死、下肢静脉栓塞、缺血性脑卒中、肺栓塞) 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差异存在(P<0.05),说明该治疗方式可降低患者栓塞风险,并产生良好的预防作用,及时控制病症。观察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INR、APTT)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P<0.05),说明利伐沙班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抗凝效果显著,以促使患者症状得到改善,早日恢复健康。观察组不良反应3.33%相比对照组23.33%更优,差异显著(P<0.05),说明该治疗方式对人体产生的毒副作用更低,提升治疗安全性,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房颤患者运用利伐沙班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出血率以栓塞率,安全性良好,及时控制病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利伐沙班华林房颤
乘用车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方法
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对房颤合并冠心病行经皮冠脉介入术患者的疗效观察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The Best Time to Visit Israel
华林抒怀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预防房颤有九“招”
利伐沙班治疗肺栓塞20例临床疗效观察
活络骨康丸联合利伐沙班对髋关节置换术后35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研究
黄财东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