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糖尿病有哪些症状,应该如何护理?

2021-11-21 08:30贺登秀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
保健文汇 2021年3期
关键词:酮症低血糖小儿

文 贺登秀 (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

普遍来说,1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较大,为糖尿病的95%上下,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数无症状,当下确诊病例仅仅占据一小部分,其中还会存在被误诊为1性糖尿病的可能,所以,2型糖尿病确诊的患病率暂不明确,经过相关资料研究表示,当下肥胖儿童数量逐渐上升,2型糖尿病的患者呈现上升的趋势,特殊类糖尿病则比较少见。

导致儿童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当下,根据相关研究证明,儿童糖尿病的具体发病原因暂不明确,但临床认为,遗传是小儿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数据统计,父母其中一人有糖尿病,其后代的糖尿病发病率为3%-7%,如果父母均为糖尿病患者,那么其后代的糖尿病发病率可高达30%-50%,除此之外,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免疫因素等被公认为和糖尿病发病具有密切关系。

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绝大多数的儿童糖尿病均属于1型糖尿病,患者起病急,会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临床症状,被简称为三多一少症状,详细来讲,在患者发病几天中,会出现显著的多尿、多饮情况,每天的饮水量和尿量可高达几升,尽管每餐吃的比较多,但是体重没有上升,反而下降。年龄较小的患儿会出现遗尿、消瘦等情况,在此群体当中,大概有40%的患者以急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重要表现,特别常见在年龄较小的儿童当中,其具体表现为厌食,不愿吃饭,呕吐以及腹痛等情况,呼吸当中带有酮味,精神不振,睡眠时间显著延长,病情严重者可能引起昏迷情况。2型糖尿病的患者起病缓慢而无显著临床表现,在病情早期当中,不会出现三多一少情况,再加之患儿一般体型肥胖,所以难以引起家长的注意,很容易出现误诊误判的情况,往往等到病情严重的时候才会出现体重下降、多饮、多尿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尿酮症阳性等表现。

小儿糖尿病严重吗?

其实父母应该明确一点,当前无论何种糖尿病均没有完全治愈的措施,其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长期维持和治疗,在急性发作时会引发感染、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病情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从长远角度来说,糖尿病对各大血管以及微血管损伤较大,可能会引发病变,例如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以及糖尿病足等情况。

当家中孩子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情况时,或者近期发生遗尿、体重不正常下降的时候,就应当注意是否得了糖尿病,应当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如果症状为酮症酸中毒,那么就需要立即送孩子到医院进行急救。

小儿糖尿病的治疗和护理应当注意什么?

总体来说,小儿糖尿病虽然无法彻底治愈,但是治疗是完全没有问题的,通过治疗和日常习惯的养成,其并发症也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坚持绝对必不可少,家长和孩子应当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及时缓解孩子的负面情绪以及恐惧心理,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应当学会检查尿糖、血糖以及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糖尿病防范意识,配合医生的治疗,按时随诊。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切记不可自行停药或者改动药量,防止造成严重的后果,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同时,孩子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皮肤和口腔的卫生应当做到位,做好足部养护,避免挤压和外伤的情况。

在饮食管理方面,饮食方案的制定原则是在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制定的,其符合家庭经济条件,切合孩子的饮食习惯。在饮食制定当中,蛋白质应当占比为15%-20%,脂肪占据25%-30%,糖类占据50%-55%,缺乏营养以及低血糖患者,蛋白质所提供的热量可按高限20%计算,高血脂以及体型肥胖患者,脂肪所提供热量按20%计算,建议少食多餐,餐间可加2次点心,减少低血糖的情况发生,多选择纤维素性食物,减缓糖的吸收,以此吸收均衡,从而改善糖代谢,多选择蔬菜、豆类、荞麦、玉米面等,少吃土豆、山芋以及红薯等,推荐选择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玉米油、豆油以及花生油等等,尽量不要选择猪油,少吃动物内脏,鸡蛋建议每天不超过2个,可选择适当时间改善伙食,但应当增加胰岛素用量。

运动锻炼方面,除了酮症酸中毒以外,家中应当鼓励孩子多坚持运动,时间安排在餐后2-3小时最佳,不建议空腹运动,如若在运动后出现低血糖症状,可以适当加餐,在高运动量高消耗的运动之前,减少胰岛素使用量,避免发生低血糖的情况,推荐选择适量的运动例如跑步、跳绳等,有并发症的情况,应当合理控制运动量。

胰岛素使用方面,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要使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饮食和运动治疗3个月后血糖指标不理想,可提升胰岛素使用量,口服降糖药的选择推荐使用二甲双胍,其他口服降糖药暂时未被批准儿童使用。

自我血糖监测方面,血糖是调控胰岛素的标准,在每天测量血糖这一点上,应当养成习惯,利用血糖仪每天测量2-4次血糖,时间选择餐前和餐后2小时以及睡前,三餐可以轮换测量,在每隔3-4个月之间,应当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测量,每年按时对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甲状腺功能、肝功能以及血脂等指标进行检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酮症低血糖小儿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26例抢救护理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糖友腹痛不止?警惕酮症酸中毒
心肌酶谱与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小儿涵之三事
小儿难养
糖友,当心低血糖突袭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8例临床观察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