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六中全会精神,切实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企业的共享愿景

2021-11-21 08:41徐耀强
国际人才交流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愿景华为

文/徐耀强

(徐耀强:法学博士、教授、资深企业文化专家,现任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就“共同富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进一步提出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六中全会强调,必须“促进共同富裕”。由此,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吹响了向“共同富裕”进军的时代号角!

事实上,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无疑也是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的重要力量之一。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同样也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是企业人普遍认同、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是企业人理想追求、责任担当、经营思想和治企方略的集中体现,是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显然,把“共同富裕”理想转化为企业人的共享愿景,是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

只有正确的企业愿景才能成为企业远航的灯塔、精神的归属和力量的源泉。例如,一百多年前,欧洲有两家著名马车制造公司,一家公司的愿景是要建设成为最佳的马车公司,而另一家愿景定位是全球最佳的交通工具公司。工业革命以后,前一家坚决不去研究汽车,认为汽车这种怪物会被淘汰,不是上等绅士的交通工具,但历史证明,被淘汰的是他自己。后一家马车公司在蒸汽机发明后,就及时介入市场,开始研究开发汽车,后来这家公司就成为闻名全球的劳斯莱斯的前身。不同的愿景,导致了企业不同的命运,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企业愿景的足够重视。

可以预见,当“共同富裕”理想转化为企业的共享愿景时,就能在企业内部凝聚起共同创富的强大动力,进而在全社会汇聚起共同致富的磅礴力量。因为,在企业共享愿景的作用下,企业不再是“他们的公司”,而是“我们的公司”。企业人在实现共享愿景的同时,个人愿景很自然也得以实现。换言之,我们每个人在努力实现企业的“共同富裕”愿景时,借助群体的力量同时也实现了个人幸福的愿景。这种企业愿景的共创共享过程,也就是企业人命运共同体的共建共构过程。

华为公司可以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样板。华为通过工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是一家100%由员工持有的民营企业,绝大部分员工既是公司的职员,也是公司的主人。华为对外依靠客户与合作伙伴,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创新的产品为客户创造价值;对内依靠努力奋斗的员工,以奋斗者为本,让有贡献者得到合理回报。有媒体称,2020年华为人均工资成本大约为70万元人民币,华为有近20万员工,加上受华为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厂商及就业者,华为一家公司就为社会贡献200万到500万的中等收入群体。华为员工劳动是为了公司、为了国家,更是为了自己,员工可以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高额的回报,由此实现了共同富裕。

事实上,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历史发展过程。我们唯有把这项工作转化为全体企业人共建共享的自觉行动,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愿景华为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企业慈善行为、第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
一起向未来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共绘中国与东盟合作愿景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