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小水窝养鱼技术探讨

2021-11-21 10:36陈静贤
广西农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清塘全池鱼体

陈静贤

(广西玉林市容县水产畜牧技术推广站,广西 玉林市 537500)

在广西南部地区,特别是玉林市周边县市山区,森林覆盖率高,植被丰富,山泉水充足,许多人家都是依山傍水而建。在这些山间村落中有一种特色养鱼模式—小水窝养鱼。这种小水窝顾名思义,即面积小,一般5~10m2、平均水深30~50cm 的小池塘,是人们充分利用房前屋后,水源方便,易于管理的闲置地,开挖小水窝,四周用砖、石头或混凝土砌起来进行筑水而成,养殖种类主要为草鱼。通过投放大规格鱼种,全程投喂青草、菜叶等青饲料,依靠流动的山泉水养殖3~5 年,鱼体重达4~5kg 后捕捞上市,市场价格在40~60 元/kg 左右。所养殖的鱼不但肉质鲜美,而且没有鱼腥味,市场供不应求。根据容县2020 年统计,全县共有小水窝面积18hm2,产量达273t,产值1287 万元。小水窝养鱼充分利用了环境地理优势,耗费人力物力少,既能解决自身吃鱼问题又能增加收入。

1 养殖条件

1.1 小水窝条件

根据水源的多寡走向灵活建设。选址可以是房前屋后、道路旁边、树荫底下、菜地等自家地里。根据可利用地块的大小,因地制宜,3~10m2都行。内壁用砖、石头或混凝土砌起来,底部保持泥底,蓄水深度30~50cm,水源引进既可以通过开挖小沟也可以用水管引进,水窝对角设置进水口与排水口,这样有利于排污。

1.2 清塘与消毒

在鱼种放养前半个月,蓄水10cm 左右,用生石灰按2250kg/hm2比例兑水全池均匀泼洒消毒。在鱼种放养前7 天,排干原池水加注新水保持30cm 以上并检测pH 值,当pH 值在7.0~8.0 之间时就可以进行鱼种放养。如果没有检测pH值设备的,可在鱼种放养前2 天投放2~3 尾小鱼进行检查,已确认清塘药物的毒性是否完全消失。

2 鱼种放养

2.1 苗种来源

因为小水窝养殖模式的面积小、水浅、且是全年流动的清水养殖,所以选用大规格的鱼种,一般体重达0.5kg 以上的鱼种。大规格的鱼种适应环境能力强,投放下去一两天就可以采食青草。按照苗种质量要求,放养的鱼种最好来源于有资质认定的种苗场,打过草鱼疫苗的更好。所有苗种最好选用同一个苗场或同一个地区的,这样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机率。放养的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鳞鳍完整,无病无伤,活动能力强。

2.2 放养时间

根据生产需求选择放养时间,夏季高温季节投放鱼种应该在太阳出来之前完成,冬季水温偏低一般不进行鱼种投放,鱼种放养最合适的时间为每年的4~5 月,因为白天与黑夜的水温变化不大,鱼种能很快适应环境,到5 月气温回升时,鱼种就可以正常采食了。

2.3 鱼种放养密度

按上述规格一般投放草鱼鱼种4~6尾/m2,视水源大小可以灵活增减。鱼种投放小水窝前,用浓度为2%~3%的食盐水浸泡5~10min,把鱼和水一起倒入小水窝中。鱼种投放小水窝后1~2 天不用投喂任何东西,让它先适应环境。可以泼洒复合维生素2 次,一天一次,用法用量参照药品说明书,减少应激,增强鱼体抗病力。

3 饲养管理

3.1 饲料投喂

鱼种下塘的第三天开始投青饲料。农村青饲料的来源非常广泛,夏季有青草、浮萍、菜叶、红薯叶、玉米叶、南瓜叶等等,冬季可以种植黑麦草。投喂的时间比较宽松,有些家庭主要是老人在家,老人一般都早起,很早就割草回来了,那么就在早上投喂。有的家庭年青人白天要做别的工作,那就下午再割草投喂。日投喂1~2 次,投喂量以上一次投喂没有剩下为宜,如果有剩草说明投喂过量下一次要及时减量,一切根据自身的工作生活灵活安排。但是在投喂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天气突变,比如台风来临前一天,天气闷热不要投喂;或者是突然电闪雷鸣,马上要下大雨或者是整天都在下雨也不投喂。第二,发生疾病时少喂或者是不喂;第三,天黑之后尽量不喂,以免晚上天气突变或缺氧增加死亡的机率。小水窝养鱼全程投喂青饲料,既不投鱼料也不投粪,所以养殖时间长,一般养殖3~5 年体重达到4~5kg/尾才捕捞食用。

3.2 水质管理

山泉水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无污染,所以每个小水窝的水质都能清澈见底。鱼类的粪便通过进水口与排水口的对流作用排出池外。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有:第一,因为山区水质多数偏酸,所以每隔15~20 天用生石灰化水全塘泼洒调节水质,平均水深1米用量为300kg/hm2,根据各个小水窝面积平均水深按比例使用,尽可能将池水的pH 值调节至7.0~8.0,利于鱼类生长,也能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第二,因为池水的深度只有30cm 左右,在夏季高温季节时,池水的温度太高易引起草鱼的应激反应,应在水窝面积三分之一处搭建一个小棚,盖上遮阳网或是种上瓜蔓之类的植物,起到遮荫效果;第三,洪水暴发前筑起进水口,减少进水量或者停止进水,以防洪水太大漫过小水窝,待洪水减小后再恢复进水。由于小水窝鱼的密度大,在停水过程中要不时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发现有缺氧症状马上加水或者泼洒增氧药物。

3.3 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巡塘,检查源头水是否充足、水窝有没有漏水、渗水的地方,观察鱼体生长及摄食情况,有无青草剩下、有无浮头预兆、有无逃逸或偷盗现象、有无鱼体发白、发黑、发红等疾病症状,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 病害防治

草鱼养殖过程中主要病害有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出血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水霉病、小瓜虫病,这些疾病流行广、危害大。草鱼出血病是病毒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只能通过在鱼种放养前注射草鱼灭活疫苗进行预防。小瓜虫病也是对草鱼危害非常大的一种疾病,2019 年5 月梧州的网箱草鱼因感染小瓜虫病而出现大批死亡,该病目前也没有治疗的特效药,应以预防为主。

4.1 症状与治疗方法

4.1.1 草鱼出血病 主要症状:该病主要发生于5~9 月水温在20~30℃的季节。主要表现为鱼体色发暗,微带红色。主要有三种类型:“红肌肉”型,剖开鱼的皮肤或对准阳光或灯光透视鱼体,可见皮下肌肉充血,有全身充血和点状充血,鳃丝因严重出血而发白;“红鳍红鳃盖”型,病鱼鳍基、鳃盖充血,头顶、口腔和眼眶充血;“肠炎”型,病鱼肠道严重充血,常伴随松鳞、肌肉充血。由于该病的症状复杂,容易与其他细菌性鱼病混淆,所以诊断时必须仔细观察病鱼体外和体内肠道等器官,以免误诊。

防治方法:目前尚无特效药,只能通过在鱼种放养前注射草鱼灭活疫苗进行预防。发病的水窝只能做清塘处理,以免传染其它水窝。

4.1.2 烂鳃病 主要症状:病鱼体色发黑,食欲减退,打开病鱼的鳃盖可见鳃盖内表面的皮肤充血发炎,中间部分常糜烂成一圆形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鳃丝肿胀腐烂,黏液增多,末端缺损,带有污泥或杂物碎屑,呈烂扫帚状。绝大部分病鱼的鳍边颜色发白变淡。

防治方法:采用二氧化氯按0.3mg/L 全池泼洒,一天一次,连用三天即可。由于是流动水,所以泼药时要暂停进排水,泼药后每半小时去观察一次鱼的活动情况,发现有缺氧等应激情况马上加水,如果正常的话能保持越久越好,但是在天黑前一定要恢复进排水。

4.1.3 肠炎病 主要症状: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体色发黑,食欲减退。患病的鱼一般腹部膨大充血有红斑,肛门红肿外突,呈紫红色,轻轻挤压腹部即有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解剖可见肠壁充血发炎,肠道内无食物、充满淡黄色粘液,内壁糜烂。

防治方法:发现有肠炎病立即停止投喂,同时用二氧化氯0.3mg/L 全池泼洒,一天一次,连用三天。第四、五天用大蒜素粉加复合多种维生素粉全池泼洒,一般经过五天症状会有所好转,然后开始投喂少量青草逐渐恢复至正常投喂量。用药期间注意事项同烂鳃病。

4.1.4 赤皮病 主要症状: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鳍的基部充血,鳍条充血或糜烂呈扫帚状,常称“蛀鳍”,也常伴有烂鳃症状。

防治方法:赤皮病的防治方法基本与烂鳃病一致。

4.1.5 车轮虫病 主要症状:病鱼黑瘦,不摄食,烦躁不安,成群沿池边狂游,俗称“跑马病”。通过显微镜检查,如发现虫体数量较多时即可诊断,常伴有烂鳃病。

防治方法:全池泼洒硫酸铜、硫酸亚铁粉(5:2)使池水呈0.7mg/L 的浓度,隔天再用一次,用药期间停止进排水,注意观察,天黑前恢复进排水;或者可以砍一把苦楝树叶绑在一起放到入水口处浸泡一个星期,浸泡期间不用停止进排水。有烂鳃病的三天后再用二氧化氯消毒一次。

4.1.6 指环虫病 主要症状:指环虫寄生于鱼的体表和鳃丝上,破坏鳃丝和体表上皮细胞,刺激鱼体分泌大量黏液,鳃瓣浮肿,呈灰白色。病鱼游动缓慢,鱼体消瘦发黑。通过显微镜检查发现指环虫即可确诊。

防治方法:全池泼洒90%晶体敌百虫使浓度达到0.2~0.5mg/L,隔天再用一次。用药期间注意事项同烂鳃病。

4.1.7 小瓜虫病 主要症状: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病原常寄生于鱼的皮肤、鳍条和鳃等部位,在体表或鳃上形成小白点,严重时病鱼全身布满小白点,鱼体消瘦、发黑,常在池边摩擦最后呼吸困难而死,低温季节易感染,体表出现白点,并结合镜检发现小瓜虫即可确诊。

防治方法:小瓜虫病目前也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在早期可用辣椒生姜煮水泼洒有一定疗效,按照每亩平均水深1 米用辣椒粉300 克、生姜120 克的比例将药物熬煎成20~25kg 药水进行全池泼洒,一天一次,隔天再用一次[2],用药期间注意事项同烂鳃病。

4.1.8 水霉病 主要症状:病鱼体表肉眼可见生长着一簇簇棉絮状菌丝,同时粘有泥糜,游动失常、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最终病鱼因体力衰竭而死亡。

防治方法:低温季节鱼体受伤容易感染,所以鱼入池操作过程中要尽量小心,勿使鱼体受伤。发现鱼已感染水霉病,可以用五倍子治疗,施药浓度为每立方水体2~4 克将五倍子研碎放入铁锅内加10 倍左右的水烧开,然后将药液加水稀释全池泼洒[3],一天一次连用三天,用药期间注意事项同烂鳃病。

4.2 预防措施

4.2.1 清塘消毒 放养鱼种前一定要清塘消毒,可采取干法清塘也可以蓄水清塘。干法清塘是排干池水,按1125kg/hm2比例生石灰粉全池干撒;蓄水清塘是保留10cm 左右水深,按2250kg/hm2比例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一般蓄水清塘效果较好。

4.2.2 鱼种消毒 鱼种下塘前,用浓度为2%~3%的食盐水浸泡5~10min,可有效降低鱼种因拉网、运输造成伤口而感染疾病的风险。

4.2.3 注射疫苗 注射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四联”疫苗,整体保护力达到88.9%[1]。

4.2.4 调节水质 每隔15~20 天用生石灰化水全塘泼洒调节水质,平均水深1 米用量为300kg/hm2,早上9~10点或下午4~5点泼洒。

4.2.5 喂食 投喂新鲜草类,控制吃食量,一般喂到八成饱,不喂夜草。

4.2.6 捕鱼 每次捕鱼要小心操作,避免擦伤鱼体,捕鱼后也要泼洒石灰水一次。

5 捕捞上市

由于小水窝养鱼只投喂青料而且是流动水,属于家庭式非常自由一种养殖模式,所以鱼的生长速度非常慢,从鱼种下塘算起一般养殖3~5 年,体重达4~5kg 才适合捕捞上市,这样的鱼品质一流,鱼肉洁白无瑕,久煮不烂,不老不柴,非常有弹力而且闻不到鱼腥味。在养殖地区3~4kg 的鱼价格是40~50 元/kg,4~5kg 的价格是50~60 元/kg,5kg 以上的价格是60元/kg以上。

6 结论与讨论

小水窝养鱼坚持生态、环保的理念。在养殖过程中使用常见的中草药为主,禁用违禁药物、农药和人用药物。

小水窝养鱼的密度高,属于流水养殖。一旦发生鱼病只能停水用药,因为面积小水又浅非常容易出现缺氧现象,而且用药的浓度也不好计算。根据农户的经验,在不停水的情况下可以先把比正常药量多三分之一左右的药物开成药液,然后用海绵或砖头把药液全部吸收,再把海绵或砖头吊在入水口处让其慢慢渗出,治疗效果不错。

捕鱼需讲究技巧。小水窝面积小水又浅鱼又多,想在小面积里抓一条鱼,往往会把一窝鱼搞得遍体鳞伤,非常容易感染疾病。所以可以根据水窝的宽度用铁条设置一个拦鱼栅栏,在栅栏一边开一个30~40cm 的活动口,抓鱼时把栅栏放在水窝三分之一处,在岸上稍稍驱赶一下看到有合适的鱼进去马上封住活动口,再下网捞取就行了,从而避免其它鱼受伤。

小水窝养鱼虽然养殖时间长但是经济价值高。广西卫视2017 年7 月23 日录制的《第一书记》(第一百七十期)《小水窝养殖环保鱼》介绍了广西玉林市容县石头镇石剑村增丰养鱼专业合作社养殖的水窝鱼,现在已经带来非常好的经济效益。逢年过节,该合作社的鱼都是充氧打包发往广州南宁等地,供不应求。

小水窝养鱼占地面积小,且不消耗太多资源。只要在田埂、坡地、菜地等种植一些象草、青菜等就可以解决饲料问题。在山区,家家户户都有这样一个小水窝,可以说是一个小菜篮,随时想吃鱼都可以。有空可以去割草来喂鱼,与其说是养鱼,不如说是一种休闲生活方式,是“一村一品”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模式。特别是在贫困村,通过成立养殖合作社,吸收贫困户来养殖,提供鱼苗、技术、销售一条龙服务,从而达到增收目的。目前增丰养鱼合作社拥有社员100 多户,其中贫困户30 多户。2019 年鱼产量达15000kg左右,产值100万元左右。助推农户脱贫增收,所以说小水窝养鱼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养殖模式。

猜你喜欢
清塘全池鱼体
卢华
春山闲话
鱼冷冻之前要去掉内脏
鱼冷冻之前要去掉内脏
鱼冷冻之前要去掉内脏
提高水花鱼苗成活率的四措施
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施用方法与配方
水墨清塘
自配绿色渔药防治鱼病
淡水鱼暴发性流行病综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