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1-11-21 23:53张晓英
读与写 2021年2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考核培训

张晓英

(北重四中 内蒙古 包头 014030)

引言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教学由于其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而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在国家日益重视初中教育的今天,作为初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努力打造生动的更具吸引力的课堂,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推动初中更好更快发展。

1.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大部分的中学教师都具备正确的信息化教学观念和信息化教学意识,但是,仍旧有一些年龄较大、思维守旧的教师对信息化教学存在误解和抵触心理。根据相关调查可以看出,首先,信息技术技能方面,一些教师能够对图文信息进行简单处理,并且使用网络搜集自己需要教学资源,以及使用软件工具进行简单教学课件制作。但是,其在音视频插入、动画剪辑、网页制作等方面的能力较差,无法对搜集来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二次加工处理。其次,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方面,虽然一些教师能够对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处理,优化教学效果,但还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只是将信息化设备当作演示的工具,并没有和教材资源充分融合,在带动学生信息化学习方面存在不足。

1.2 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教育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大部分中学都配备了相应的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等,但给每间教师办公室配备计算机设备的学校却并不多,教师缺乏计算机办公条件。同时,有些学校虽然配备了一系列多媒体教学设备,但并没有充分投入教学,其原因分为多个方面:第一,学校未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观念宣传活动,一些老教师的观念仍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第二,学校没有采取相应措施鼓励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缺乏能力提升动力;第三,学校未积极开展相应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技术培训,或者只是开展一些基本的信息化教学知识讲座,无法达到有效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的目的。

1.3 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某学校调查来看,在100名教师中,接受过学校内部信息技术培训所占的比例为58%,接受过市级培训的比例为15%。就培训的目的来看,50%的教师是为了职称晋升,30%的教师是为了达成上级要求,14%的教师是为了完成任务,6%的教师是为了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由此看来,一方面,一些中学学校领导对教育信息化重视度不高,这使教师在信息技术培训参与方面的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性;另一方面,一些学校缺乏高水平信息技术培训讲师,多是理论培训,缺少实践操作,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较难。

2.初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1 制度引领,激发教师信息化教学积极性。学校制度在教学工作中起到了规范、强制和促进的作用。为鼓励教师实施信息化教学,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创新发展,需制定出台教师教学工作考核与激励机制,明确考核要点与激励措施,通过奖、惩等方式激发教师积极性。首先要明确信息化教学考核要点,通过考核指导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如基于成果导向和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混合式课程、应用智能化统计分析手段开展学习分析、应用移动教学终端App开展互动教学等。其次,要在经费、减少工作量、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教师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如对采用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的教师,其教学课时按照1.2倍课时计算;提供经费支持教师参加信息化培训,支持课程开发;对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较高、提升明显、有相关成果的,在职称评定等方面进行一定的倾斜等。

2.2 强化考核评价,形成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制度力。初中应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重大作用,从而把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学校发展战略中,通过健全相关的制度规范,建立奖惩激励机制,营造主动迎接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校园文化氛围。具体来说,可从教学检查、评价与考核等制度着手,在制度中融入信息技术应用考核指标,如在教学检查中重点考察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情况和教学流程设计情况,在教学评价中重点关注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的匹配度、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度以及信息技术工具应用的熟练度。在教学考核上采用积分制、系数制、一票否决制度,即通过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对积分较高的教师在工作量上给与一定的比例系数,对积分较低的教师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上实行一票否决制,在此基础上,将考核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形成制度推力。

2.3 构建多元培训体系,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坚持以能力提升为关键,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当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不到位,缺乏系统性。调研显示,61%的教师平均每年参培一次,近30%的人一年未参培,而且培训组织形式单一。要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一个常态工作来抓,制定规范的、长期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规划和能力标准,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通过公开课、专题讲座、教学沙龙、系统化培训、“培研用”一体化等多种模式,打造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体系,实现教师技术赋能。通过经费支持、课时认定等方式鼓励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创新发展的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培训内容,既要有教育理论、教学模式内涵的深化与提升,又要有可观摩学习的信息化教学案例,还要有技术手段、平台工具的实操与实践,加之专家的评价与反馈。要落实培训的阶段性、层次性和有效性,完善培训过程监督与培训评价反馈。

结语

总之,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指引下,初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把信息化教学看成是新时代下的历史使命,充分把握初中教育改革的内涵,以信息化教学来推动初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充分重视初中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可持续的发展,拓展教学时空,努力培养适合未来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考核培训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培训通知
会议·培训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