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1-11-21 23:53
读与写 2021年2期
关键词:课本核心素养

周 强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实验小学 内蒙古 包头 014040)

1.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现状

1.1 内涵。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在小学语文阶段,小学生受年龄以及身心素质的限制,听说读写能力尚不成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表达以及写作能力。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核心文化素养。

1.2 现状。

(1)教师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忽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一个关键作用。然而,在如今的教育过程中,仍然有不少老师将重心放到学生的语文成绩上,认为学习成绩是教学的唯一标准,致力于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任务是教会小学生认识课本字词,朗读课本内容,背诵课本文章,在每一次小结测试中达到一个较好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长此以往,容易固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形成语文就是死记硬背的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愈走愈远。

(2)学生学习兴趣低,被动学习情绪高。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向学生主动灌输课本知识,学生被动吸收教师所讲内容。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容易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对于小学语文来说,主要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包括学生的理解、阅读、写作以及表达能力,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一定的文化基础。在此阶段,学生应当注重培养自己的基本能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但出于如今的应试压力,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自身所感兴趣的地方,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生硬,甚至产生排斥心理,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

2.1 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教师所要讲述的内容通常文字较多,主观性的东西较多。课前预习可以达到一个学生提前熟悉语文学习内容,自主思考的效果,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问题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后复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堂上的学习内容进行巩固,还有利于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查漏补缺,加深学生印象。例如:在进行《落花生》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对该课文进行预习,让学生思考:在学生平时生活中所见到的花生是什么样子的,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花生有什么好处,再通过课文阅读让学生思考自己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这些提问,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巩固他们的记忆,从而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2 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随着现代科技在教育事业中的不断推进,多媒体的运用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体现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文字性、理解性的东西居多,在小学这个阶段,语文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熟悉知识,更要教会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如果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直观形象向学生呈现课堂内容,还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如若语文教师纯粹地向学生讲述这篇课文的好词好句,学生能够接受并理解关于圆明园的知识点只有这些句子,在学生的脑海里只会产生一个抽象的概念,不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前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准备好,可以是图片形式,也可以是视频形式,直观地向学生们展示,与课本内容相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3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发散思维。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刚刚起步,学生们的阅读范围以课本知识为主,不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多多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必要时还可以联系课本内容,对学生的课外读物进行推荐。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举行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例如:在学习古诗三首《己亥杂诗》等诗歌时,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学习朗诵课外古诗,推荐《唐诗三百首》一书,鼓励学生每天朗读或背诵一首,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感知,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其次,教师可以在期末或者其他时间举办一场诗歌朗诵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准备一首诗。用自己的情感在讲台上进行朗诵,教师给予点评,学生公开民主投票,选出优秀作品,鼓励所有学生参与并给予奖励。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课外阅读,增长学生课外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基本文化素养。

3.总结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不仅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课本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