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21 23:53潘霜霜
读与写 2021年2期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法文本

潘霜霜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梧田蟠凤小学 浙江 温州 325000)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仍在单向解读课文,向学生讲述课文中词句的含义,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感受。在被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教的内容,不仅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而且很难对所学内容建立深刻的理解。再者,由于师生互动不足,阅读课堂气氛单调乏味,教学效率也不尽如人意。针对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的教学要求。在这一要求的指导下,探究性阅读教学法被提上了台面。所谓探究式阅读教学法,是指在实施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课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以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带动学生探究问题,使学生通过思考和解决问题,独立地、合作地建构对文本内容背景和意义的理解,提高阅读效果,在获得阅读能力的同时获得阅读乐趣。探究式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是多种多样的。我一般用以下方法来引导学生探究阅读。

1.应用体验感悟型,引导学生探究

体验感知是学生理解文本内涵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实现有效阅读的手段之一。在教学实践中,瑞士民主教育家菲斯塔罗总结了体验式探究教学模式,指出学生在自主体验时,不仅能获得满足感,产生强烈的兴趣,还能与环境互动,有效获取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还指出,学生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在经验或知识的联系中建构新的知识结构。因此,在组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不妨根据课文内容,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抛开自己的体验,亲身体验文本主人公的行动和情感,从而实现作者对主人公的情感寄托,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2.应用问题展开型,引导学生探究

探究性阅读教学法的核心是问题,问题可以说是学生探究性阅读的基础和线索。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虽然大部分教师都为学生提出问题,但仔细看一看这些问题,不难发现发现很多问题是浮在表面上的,不具有探究的价值,学生可以直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很难获得思考和探究的满足感,这自然影响了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教师该如何提问呢?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或搜集资料,或解读文本、深入文本、探究其内涵,真正理解作品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文字,要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本中的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3.应用合作讨论型,引导学生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根据改变学生传统学习方式的要求,提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要求。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是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的两种主要方式。探究性阅读的实施是学生主体性发挥的保证。然而,受长期被动学习的影响,大多数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足,在阅读和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在长期的学习体验过程中,小学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有些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很容易理解课文内容,而有些学生则很难理解课文的意思。而且,当阅读同一内容时,学生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对此,我在组织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活动时,会根据小学生自主阅读的不足,采用合作讨论式,以小组的形式带动学生集思广益,进行合作。

4.应用自我提问型,引导学生探究

探究教学是以学生的自我提问为基础的。学生是阅读教学活动的主体。受自身因素的影响,他们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关键。只有解决这些问题,学生才能获得阅读的满足感,从阅读中获得收获,从而提高阅读质量。然而,在传统阅读教学的影响下,大多数学生不提问,或不知道如何提问,影响了阅读探究的实现,阻碍了自身探究能力的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在实施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教学的引导作用,联系课文内容,鼓励学生提问,并教会学生不同的提问方法,使学生通过提问实现对课文内容的探究,锻炼阅读探究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中,教师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探究性阅读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体验理解、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合作讨论,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语言,发掘文本内涵,轻松理解文本,锻炼阅读探究能力,提高阅读效果。

猜你喜欢
探究性教学法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学习方法的研究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