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生生评价,提高数学课堂实效

2021-11-21 23:53叶紫旋
读与写 2021年2期
关键词:分工小组长组员

叶紫旋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第二十二小学 贵州 六盘水 553000)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1.生生评价的重要性

数学是一门单一枯燥的学科,老师需要提供了一个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变被动为主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地提高数学成绩。

每个人都想要得到身边人的认可,学生也一样,他们希望得到班级同学的认可和表扬。正因如此,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学生之间的评价不是为了评定学生在班级中所处的地位,而是为了使每一个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学生之间的适当评价,可以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进步,建立自信。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可以体现在小组内组员与组员的互相评价、组员和组长的互相评价,小组间的互相评价。

2.生生评价的实施

2.1 预习时,组内评价可以起到相互监督。当今的教学不再是“填鸭式”教学,而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方法这样一个过程。数学本身是化繁为简、将具体转为抽象的一门学课,只有在学生独立思考、有一定认识和见解后,再进行深入学习最为之有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独立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预习怎样行之有效,可以通过组员与组员评价来体现。上课之前,学生可以利用课间或早读时间进行相互对学,根据预习单互相说一说。

但如果学生没有认真完成预习,可能对后面的认识会比较吃力。怎样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弥补预习不到位的情况,这是组员之间要进行互相评价,可以是补充评价、质疑评价或是对预习情况整体评价,通过这样的评价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能力,还可以在组内互相汇报中,进一步完善知识构建。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习惯不好的同学可能会不按时完成,小组长就会做出一定的评价并提出要求和监督,通过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能够将不会预习、不想预习、不认真预习的同学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端正。

2.2 合作时,组内评价可以调动组员积极参与。小组合作的教学理念已经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实在在的进行,怎样确定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呢?课堂上老师不可能观察到每个小组,而这时小组内间的评价就产生积极作用。首先,有效合作的前提是小组长合理的分工。往往在小组合作时总会出现好生代劳的情况,这就是小组长分工不合理,这时组员可以对组长的分工进行评价,以保证让每个组员都有事可做、有事可想,有话可说。其次,有效的小组合作要全员参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不一样,性格不一样,每个组总会有一、两个不积极参与小组合作的学生,老师不可能全部都关注到,这时组员之间的评价就能起到激励作用。成绩不好的同学也往往缺乏自信心,找不到认同感,不会积极参与合作表现自己。此时小组长要根据组员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工,让成绩稍差的学生做他能力范围内能做到的事,让他先表达自己的想法,组员要不断地给与自信心和鼓励,使之找到认同感,并积极参与其中。

2.3 汇报时,组间评价可以完善知识结构。小组间的评价有可能是关注行为习惯、好生代劳的情况,评价该小组分工不合理,没有全员参与,站姿不对,汇报时表达不清晰等等;有可能是知识认知错误,通过质疑评价和补充评价来将完善正确的知识认知。而这些被评价的小组,在被评价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错误之处,进行反思和整改。

例如,在体积公式的推导这节课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这节课小组间质疑评价是请具体指一指“每行的个数”“行数”“层数”分别是哪里,在这个过程中能让所有学生更加明确“每行的个数”“行数”“层数”分别是指什么。小组间的补充评价是“根据表格怎样计算出长方体的体积”这里根据你们列出的算式,我们可以总结为“每行的个数×行数×层数=长方体的体积”。通过这些补充和质疑评价,学生能更容易理解推导出长方体体积公式的过程。

总之,我们要用正确的方式评价学生,评价学生的价值,挖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灯,开发他们的潜能,让每个学生的才能淋漓尽致的展现。

猜你喜欢
分工小组长组员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分餐小组长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小组落幕
小蜜蜂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国际分工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