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1-11-21 23:53赵春昌
读与写 2021年2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赵春昌

(甘肃省临夏县红台学区三大湾小学 甘肃 临夏 731807)

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多种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深入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生活情境教学法为枯燥的数学课堂注入了活力,学生们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促进数学教学有效开展。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采用生活情境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有效促进数学课堂教学顺利开展,而其中直观的生活情境,最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最直观的感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将数学知识与动画相结合,创设真实生活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很大帮助。例如在学习“圆锥与圆柱”这节内容时,笔者先通过动画视频为学生播放精美的课件,课件中展示了生活中的圆锥与圆柱物体,使学生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圆柱与圆锥的形状,之后引入新课知识,讲解圆锥与圆柱面积、体积、概念等知识点,学生们很快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在产生兴趣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对圆锥与圆柱的感知能力。此外,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超市商品价格锻炼学生的心算和口算能力,学生在思考中也是对已学知识点的复习过程,实现数学问题生活化,还可以变换出多种计算方法,这对巩固学生已掌握知识点有很大帮助,使学生可以扎实的掌握数学知识。

2.创设生活情境,激活学生探究欲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真实的观察、感受和发现数学知识。为了有效激活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可以自觉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调用学生生活场景、生活话题、生活问题,使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并不陌生,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创设生活情境,如幽默语言、角色扮演、多媒体课件等等。例如在学习“确定位置”这部分内容时,通过课堂提问和生活实际案例创设生活情境,激活学生探究欲,引导学生尝试动手制作二维坐标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首先提出问题,大家在自己的座位上,要告诉别人你的具体位置应该怎么说呢?你需要通过几个数据可以准确表示你的位置?学生们开始思考并观察自己的位置,提出应该需要两个数据,只要说出自己在哪组几排就可以了。之后教师通过视频为学生展示班级作为排列图片,图片中体现出横项、列项直角坐标定位方法,引入新课知识。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强烈探究欲,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知识学习中。

3.创设生活情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生活情境方法被广泛运用小学数学学科,并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成绩。引入生活情境法开展数学教学,实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结合,将抽象难理解的数学知识转变为生活化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难点内容。小学高段数学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知识和拔高知识,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基础知识,并可以在学习中加以运用,但对于拔高知识,反应能力快、头脑思维清晰的学生可以准确计算,但是对于思维能力薄弱的学生而言,学习起来较为困难,这需要数学教师寻找有效的方法,促进全体学生都可以得到提升。将数学题目转变为学生生活中真实发生的问题,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对学生学习有很大帮助。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体验圆的周长计算,使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成员的配合下体验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小组成员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形,然后由小组长进行测量,量出圆的周长,小组成员共同分析探讨其中的规律,集思广益推导出圆周长公式的内涵。又如在学习“扇形统计图”这节内容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尝试使用扇形统计图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学生们可以将自己每月的消费支持详情,制作为扇形统计图,这样可以清晰的看出哪里花费最多,从而科学制定节约开支计划。利用生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总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采用生活情境方法,对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数学知识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解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意义,并产生快乐的学习体验。因此,数学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将其与数学知识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构建高质量数学课堂。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