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物理教育过程中导入的策略

2021-11-21 23:53王春锋
读与写 2021年2期
关键词:小孔物理实验

王春锋

(江苏省高邮市汪曾祺学校 江苏 高邮 225600)

1.示范实验导入

实验是学生了解物理现象的窗口,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途径,是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扶手。与抽象的物理知识相比,物理实验不仅直观,而且很有趣。因此,物理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强烈兴趣。正因为如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示范实验巧妙地介绍新课程。例如,在物理八年级的“空气的力量”部分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这样的示范实验来介绍新课。首先,老师拿出实验设备等,让学生猜实验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硬纸平放在一个玻璃杯上,用手抓住它,然后将玻璃颠倒,会怎么样?有些学生说纸会掉下来,有些学生说纸不会掉下来。紧接着,老师让学生们猜,如果平口的杯子里装满了水,再盖上一张硬纸,然后用手拿着这张纸,把杯子倒过来,会发生什么?学生猜的也只有两种,坠落的和不坠落的。最后,老师给学生做了一个示范实验。当实验结果“真相揭晓”时,有些学生因为猜测准确而“欢呼”,有些学生因为猜测错误而“叹息”。然而,不管猜测是否准确,学生们仍然猜测。有错误结果的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样一个实验的原理。根据这一点,教师可以顺其自然,有效地介绍新课内容。

2.互动游戏导入

对于初中生来说,游戏不仅是放松身心的一种基本方式,也是探究知识、掌握规律的有效途径。因为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探究知识和掌握规律的效率会显著提高。鉴于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做到围绕教材的内容,结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了一些有趣的互动游戏。以这些有趣的互动游戏为起点,教师可以有效地导入新课程。例如,在物理八年级的“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中,老师可以围绕“省力杠杆”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个互动游戏:“吃顿大餐”。老师首先给学生们看了一个大盘子。之后,像“鱼”、“土豆”、“鸡蛋”、“肉丸”和“面条”这样的食物被放在这个大盘子里。接着,老师拿出两根不同的“杠杆”,实际上是两双不同长度的筷子。最后,老师带着几个学生上台,拿起不同长度的筷子“大吃一顿”。使用筷子的过程中不同长度的“吃大餐”,学生不仅能体验游戏的乐趣,但也觉得“杠杆”的角色,也就是说,筷子的长度是不同的,和力量用于“吃一顿大餐”也会有所不同。大量的实践表明,借助和谐的互动游戏,教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浓厚兴趣,而且可以为学生准确理解新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视频素材导入

与静态的教材插图相比,动态视频不仅可以从各个方向、多个角度展示相关的物理原理,而且可以极大地、深刻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一些视频片段导入新课。例如,在八年级物理课上讲授“光的折射”时,老师可以在秒懂百科中搜索“海市蜃楼”的视频。通过观看这段视频,学生们会了解到,在平静的大海、河流、湖泊、雪地、沙漠、戈壁等地方,偶尔会出现高层建筑、堡垒、森林等幻觉,这就是所谓的“海市蜃楼”。学生看完视频后,老师可以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海市蜃楼”吗?可以看出,教师巧妙地利用一些视频材料,不仅将原来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和学习相关物理知识的兴趣。

4.生活场景介绍

物理知识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而现实生活是对物理知识的多彩诠释。大多数物理知识是抽象的,但现实生活是具体而丰富多彩的。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堂导入的各种作用,教师可以根据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各种联系,创造逼真的生活情境。采取“液体压强与流速”作为一个例子,老师可以借助于这样几种丰富多彩的生活情景导入了新课,如同学,秋天的季节,落叶是飞行的,金色的叶子就像金色的地毯覆盖地球。当秋风吹起,地上的落叶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这是为什么呢?当我们给房间通风时,当我们为什么当房间正面和背面的窗户打开时挂在房间顶部的风铃会随着风摇摆?为什么满载乘客或货物的飞机能飞向天空,越过云层?显然,这些生活场景不仅与“液体压强与流速”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学生兴趣的来源和探究的动力。

5.物理文化导入

物理文化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牛顿力学到量子理论,从“现代物理学之父”伽利略到“世纪伟人”爱因斯坦,他们都展示了灿烂的物理文化。让学生了解这些物理历史和物理文化,不仅可以拓宽他们的物理知识视野,还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为了注重提高初中物理课堂导入效果,教师们应以课堂教学目标为中心,深入挖掘一些相关的物理文化,并利用这些熠熠生辉的物理文化来导入新课。例如,在初中物理“光的世界”部分的教学中,老师就可以围绕这一部分深入教材,想到了《墨经》中的“小孔成像”。这就是一种物理文化。老师以“小孔成像”为起点,有趣而有效地介绍了新课。细节如下:墨翟,又称墨子,宋代人的春秋时期和战国早期,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战略家和墨家的创始人,同时,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尝试“小孔成像”。同学们,“小孔成像”的原理是什么?你知道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明白“小孔成像”的原理。老师以墨子的“小孔成像”实验为出发点,介绍了“光的世界”。此举不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因为墨子是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但也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探索的“光的世界”,因为“小孔成像”的基本原则是光学原理。

猜你喜欢
小孔物理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留言板
树下光斑寻常见小孔成像释成因
为什么花盆底部要开一个小孔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巧用小孔成像和万有引力定律估测太阳的平均密度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