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视域下中职会计信息化教学

2021-11-21 23:53
读与写 2021年2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教学效果互联网+

秦 瑾

(百色市财经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 百色 533000)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领域已经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互联网+”传统领域的改革创新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普及,且不少领域和创新试点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改革成效。相应的,如何实现“互联网+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是每一位中职会计教师都应思考的重要课题。互联网+中职会计教学的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符合新时代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中职会计老师必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相应的教学模式并将其与互联网信息时代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时代需求。本文,笔者将对该部分进行简单的探讨与论述。

1.新时代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的教学现状

1.1 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学习过于被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为了实现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按时完成所规定的教学任务,会在课堂教学时间内,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老师在活动开展之前或是活动开展过程中都会进行“无间断“的课堂讲解,学生整节课程学习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太满,很累。因为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都是被老师带着走,老师讲到什么地方,学生就被动的跟到什么地方,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老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学习过于被动在中职会计教学的过程中也并不少见,会计教学需要大量的细节讲授,部分课程知识过于零散,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会事无巨细的、”一股脑“的传输给学生,导致整节课堂教学节奏过快,学生自顾不暇。如此的课堂教学安排,并不能有效实现老师的教学预期,反而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对会计学科产生一些不利于学科学习的不良情绪。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课堂任务设计时,应该注重将课堂主体的作用与角色让渡给学生,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有”喘息“的机会,及时的进行部分知识的整理与汇总,及时的发现自己的疑难知识点,从而在老师的课堂讲解之余,及时地提出自己的疑惑,让老师能够及时的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解答,从而保证老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有效的,都是真正让学生掌握了的。

1.2 知识讲授枯燥无味且难度较大,学生学习兴趣乏乏。会计学的相关知识部分过于零散,部分过于抽象,部分过于数据化,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讲,会计学的相关知识学习起来是极容易产生没意思,太枯燥等对学科知识学习的不良情绪。老师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加之不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创造、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千篇一律,如此种种,导致学生对会计学科的知识学习并没有产生高昂的学习兴趣,反而有可能会因为这些不良情绪导致学生不喜欢会计学科,长此以往,最终导致学生的会计学科成绩走低,知识基础过于薄弱。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知识的讲授方法,既要注重知识讲授的效率提高,一定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又要注重学生的课堂教学反应,学生的知识学习兴趣的激发。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进行书本知识的灌输,一心想要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完成,对学生的知识接受情况,学生的学习兴趣不管不顾,那么老师的教学效果一定达不到老师的教学效果预期,反而有可能比之前的还会差。老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就必须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创造,能够做到结合特定的书本知识,灵活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每节课的知识点的讲授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越学越有兴趣,越学情绪越高涨,如此,老师的教学效果才有可能得到一定的改善,教学质量才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

1.3 师生与生生之间未建立良好的互动模式,课堂沟通效果差。交流互动是所有信息得以有效传递的基本前提,如果没有良好的互动模式的构建,那么互动双方的有效沟通就难以实现,信息自然也就无法传递。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信息的传递,知识的传输,如果老师与学生之间没有良好的互动沟通模式,只是老师单方面的在进行信息的发出,知识的讲授,那么学生端并没有有效的进行知识的接收,信息的接收,那么无论老师方做出多少的努力,都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应重视良好的沟通模式的搭建,建立起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桥梁,促进信息的有效传递,知识的有效传播。互动模式的构建有多种方法,老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选取采用,从而能够发挥每一种建立良好互动模式的作用,促进良好的教学效率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改善。如,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搭建小组合作学习平台,帮助学生进行课堂学习任务的分工与合作,学生在遇到困难问题时,可以及时的与小组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交流,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学习效果的改善。小组学习还有利于实现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沟通模式的形成,促进学生之间深度互动的实现。当学生能够建立良好的互动沟通,学生的合作交流学习能力会得到明显提高。此外,当学生发现通过小组互动解决不了某些问题,学生会在小组内部动力的支下,勇敢的向老师进行提问,从而促进自己学习疑惑的解答。

1.4 教学方式方法过于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千篇一律。对于中职阶段的学生来讲,每日的学习日程安排是相对比较紧凑的,学习科目和内容也是比较繁多的。学生长期处在一种“被计划”、“被安排”的学习生活中,刚开始可能会适应,会习惯这种学习安排,但几个星期、几个月之后,如果老师一直是用同一种教学方式去教授学生同一门课,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会急速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的下降对于老师的课堂授课的教学来讲也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在课程安排,教学日程的安排上,老师又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有所调整,因此,老师必须在其他可能的方面下功夫,将变与不变有效地结合起来,将课程的不变与教学方式的变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能够一直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学习热情,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此,老师的教学效果才能够得到一定的保证。创新教学方式在互联网信息时代或许比以往要方便快捷的多。老师可以在备课之余或是课堂教学以外的其他时间段进行网络优秀教学案例的课程搜索,提升自己的教学素质,主动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授课方法,并结合自己的授课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学习,从而在自己的授课过程中,能够有效自然的应用与结合,从而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模式在传统时代背景下的一套肯定已经不适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客观实际,因此,老师要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保持自己教学视野的敏锐度,提升自己课堂教学的专业度,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保证,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2.“互联网+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的价值性体现

2.1 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互联网信息时代带给课堂教学的最大的影响是多媒体信息教学的使用与开展。多媒体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来讲,具有自己的价值优势。如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前文我们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大量的论述,探讨了可能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种种可能性因素,也从一定的角度分析了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会对学生学习以及老师的课堂教学所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当老师去思考如何结合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客观发展实际去解决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教学困境,老师不可避免地会想到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具有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极大优势。当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将书本上死的知识通过多媒体,即课件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将不会动的、枯燥无味的知识以一定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必要的时候,老师从旁进行辅助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那么老师的教学效果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即老师自顾自地进行“干巴巴”的讲解,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一定是显而易见的。

2.2 构建良好的师生与生生互动模式,改善课堂教学沟通效果。正如前文所述,高质量的互动模式具有对老师的课堂教学,知识的传递、信息的传播所产生的优势效果,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将互联网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帮助学生之间创造良好的互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改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模式,从而改善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老师的教学质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也能够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提高。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本质就是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它的出现改善了信息传播的途径,提升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的沟通模式。当老师能够看清楚这一点,也就可以为自己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带来一定的启示。老师在进行互联网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结合时,应当对互联网的沟通模式的本质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思考与创新。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发展,相对应的互动沟通的媒介——微信,QQ,微博等沟通媒介已经相当普及。如果老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些软件上的一些互动方式带到课堂上来,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会得到明显的提高,对于老师的课堂讲授,与其他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等等的学习频率一定会得到提高。因此,互联网和课堂教学的结合,将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与生生互动模式,改善课堂教学的沟通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2.3 转变教师课堂教学角色,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水平。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老师自身的教师角色必然要经历相对应的转变。老师的角色自古以来,就被我们认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就是要听老师的话,只有课堂上紧跟着老师的步伐,才能够将课程知识学的明白,学的清楚。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以前,这种固化的认知确实存在一定的可取之处,因为课堂的老师都是具备一定的教学素养,具备其他普通人所不具备的教学素质,所以对于学生来讲,老师就是知识的载体,老师的形象就是伟大的教书匠。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学生的知识来源并不只有老师,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新知识讲授之前,就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理解,老师的角色正在被信息时代所冲击。老师在进行互联网与中职会计课堂教学的结合过程中,必须看到这一点,及时的转变自身的教学角色,更好地应对信息时代所带来的对教学领域的冲击。老师在互联网和会计教学的结合过程中,应该将课堂学习的主体交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变成自己学习路上的主导者,让老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路上的指导者和引领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老师的教学任务压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水平,这也是符合新课程标准下教育教学理念的新要求。

3.“互联网+中职会计教学模式”对应教学策略的简单初探

3.1 善用互联网资源,丰富并更新课堂教学素材。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带来了信息的传播与共享。老师在进行互联网和课堂教学的结合过程中,老师就可以很大程度上的利用互联网信息共享的程度去丰富自身的教学素材,更新与充实自己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最为精髓的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产生一种课堂上学习到的,所听到的都是“干货”,每一分钟的课堂时间都不想浪费,如此,老师的教学效果或者说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因此,老师在进行互联网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结合时,可以首先对互联网信息平台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补充学习,尽可能地汲取优秀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方法,更新自己的教学资源库,让学生的每一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都得到收获,都能够得到成长。老师也可以将自己所搜索到的优秀的学习网站在课堂上分享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课堂学习之余进行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

3.2 创建“线上+线下”合作学习平台,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交流探讨。互联网信息的发展带给教学领域的影响绝对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在进行网页浏览时不难发现,不少的课堂教学都已经“网络化”,老师在进行互联网和中职会计教学的结合的过程中,可以对这些已经网络化的课堂教学的授课模式进行研究,从而为自己的互联网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模式进行创新。例如,老师就可以将中职会计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创建出“线上+线下”的合作学习平台,一方面可以为学生的互动交流的合作学习提供学习平台,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学生的学习资源的获取提供更加广阔的获取渠道,便于学生的自我学习。“线上+线下”的合作学习平台可以是老师在线下的传统教室里进行相关新知识的讲授,也可以将新的知识的讲授搬到线上进行,然后利用线上进行部分知识的答疑或讨论,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安排更富有意义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巩固和夯实,从而最终达到教学目标,改善教学效果。

3.3 传授学生学习方法,提升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互联网上蕴含众多的学习资源,也有丰富的名师在线课堂,但对于部分学生来讲,学生在想要学习的时候并没有相关的途径,也就在另一个方面告诉老师,老师在进行互联网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结合过程中,要将相应的新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要让学生提前适应新的授课模式,减少教学模式的转变所带给学生的不适感,让学生能够实现教学方法的顺利过度,从而能够在新的教学模式的应用时,能够跟得上老师的教学节奏,能够更快的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如,高质量学习网站的分享,互联网相关学习资源的搜索方法等,老师都要在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时及时的告诉学生。老师在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教学时,可以充分将互联网信息化所带的发展成果应用到自己的教学课堂中,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够“活起来”,将自己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充满活力,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既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保证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小结

互联网信息背景下,老师的课堂教学将面临着极大的改革,本文,笔者仅从互联网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素材,提升教学质量与改善教学效果的角度以及互联网上所蕴含的丰富的、优秀的教学案例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对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创新与策略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与此同时,也结合了互联网和传统课堂的教学特点进行了新型教学平台的搭建探讨,以期为互联网与中职会计教育提供思路。互联网是新时代背景下的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老师必须对这一新的客观实际进行思考与创新,本文只是笔者的个人见解,还望其他老师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教学效果互联网+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德育教学效果——立足曾国藩修身齐家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信息时代下数据可视化研究和分析——以学生党电子测评为例
信息时代年鉴出版的品牌建设
微视频辅助教学对初中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信息时代初中全学科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信息时代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