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铁路运输调度指挥能力的探讨

2021-11-22 11:32陆盈卫广西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7期
关键词:业务水平调度运输

陆盈卫 广西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铁路运输调度指挥工作中存在对运输安全的重视不足、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对紧急情况反应能力差、路港运输调度协作性差等问题。这些问题与调度指挥工作要遵循的安全性、服务性、高效性原则是相悖的,严重制约了调度指挥工作的作用发挥。因此,文章立足于对铁路运输调度指挥工作的理解,研究沿海地区铁路运输调度指挥工作的优化路径,具有现实意义。

一、关于铁路运输调度指挥工作

铁路运输不仅关系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而且对于我国基本物质的运输也具有重要影响[1]。铁路运输在我国的各类运输方式中占据较大比重,其调度指挥工作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的效率以及安全性。所谓铁路运输的调度指挥,主要是以合理的运输安排和规划来指导相关工作,让其保障铁路运输的效率以及安全性的作用得到发挥。鉴于我国的铁路运输轨道交错繁复、运行班次多、运输任务重等情况,其调度指挥工作的重要性也被凸显了出来。

二、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的原则

(一)安全性

运输调度指挥工作的主要职责就是为了确保铁路安全和高效畅通[2]。铁路运输中的列车行进速度快,一旦发生设备故障,就有发生事故的隐患,其运输安全就会得不到保障。因此,调度指挥工作需要立足于安全性原则,科学部署、规划运输计划,协调好各列车的运输进度,并关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设备故障问题。

(二)服务性

调度指挥工作是铁路运输的后方服务性工作,要能够依据运输实际需要,灵活采取相应措施,以保障运输过程的顺利、快捷。

(三)高效性

调度指挥工作是一项统筹性的工作,其具体的调度指挥措施都是立足于运输的整体进行的。因此,面对高密度的运输网络以及较高的运输要求,调度指挥工作需要把握好高效性原则,找出调度管理的最优解。

三、我国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中的不足

(一)对运输安全的重视不足

实际的铁路运输调度指挥工作在运输安全上的认识不足,存在认识不深刻、解读不灵活的问题。特别是在沿海铁路运输中,其运输的交接涉及到铁路运输、港运,甚至包括客运,运输网络相对复杂。且在铁路货运列车的调度指挥工作中,工作内容十分复杂[3]。而调度指挥缺乏全面的安全运输认知,就会使工作上对安全问题重视不足,从而在复杂形势的调度指挥中出现漏洞。有的调度指挥人员没能充分重视安全问题,却明显重视运输效率,容易导致调度指挥工作的失衡,甚至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

(二)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调度指挥工作任务艰巨,需要相关人员投入饱满的热情,并以较高的业务能力来承担工作。但是调度人员存在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一方面,部分人员因工作强度大而在工作状态上偶而出现倦怠,影响调度指挥效率。另一方面,部分人员业务水平有限,表现为对工作的基本规章制度认识浅显,对铁路运输新设备、新技术了解不多,使用调度指挥的指令不够规范等。而在沿海地区的铁路运输中,由于运输体系更复杂,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短板会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调度指挥人员的业务进步。

(三)对紧急情况反应能力差

铁路运输中,如果出现了调度指挥不当,就需要进行紧急情况处理,如在陆路港码头交接中,出现了一方设备故障,亦或车次、船次延误等情况时,调度人员就需要启动应急机制,发布紧急交通指令。这考验的是相关人员的组织力、反应力。但是部分工作人员在紧急情况反应力上还有欠缺。

(四)路港运输调度协作性差

1.信息交互性差。在沿海地区的铁路运输中,需要达成路港的运输协作。这需要信息传递的高效、及时作保证。但是,铁路运输方面有时却预报信息不精准,存在信息交互性差问题。如,某车次的发车信息在报到相对应的联运组后,实际列车运行却没有按时到港,就会导致工作人员、设备滞留现场时间长,而且被动待工,严重打击作业人员的工作热情。也有的情况是车次先到港而后发布相关通知,导致人员的准备工作仓促完成,从而影响到作业效率。

2.对设备故障情况缺乏调度协作。针对沿海铁路运输中的调度复杂性,相关人员应该对设备故障因素做出充分考量,从而能够在发生设备故障时与各部门做好协调。路港联运中要协调的设备很多,可能出现的故障也多,如斗轮机故障、汽车故障、地磅故障等。但是实际的联运流程作业中,存在对故障协调不力的情况。

四、提高铁路运输调度指挥能力的措施

(一)进行班组建设,全面提升调度人员业务水平

调度指挥体系在现代铁路运输工作实施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支持现代铁路运输系统的长远稳定发展[4]。为了完善指挥调度体系,铁路运输部门可以以班组建设带动人员思想认识提高,可将班组作为一个个小型的单位个体,通过常态化的培训来提升班组集体的业务水平。相关部门的培训工作要定期定时开展,切实让班组人员的思想认识得到提高,明确自身职责。而相关培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入实操训练,如进行路港运输故障应急处理训练等,不仅要让班组人员对故障分类倒背如流,还要让他们形成科学的应急反应习惯。鉴于铁路运输中涉及的技术、理念等都在不断迭代更新,其培训内容需要与时俱进,并要落实好培训后的考核,以严格的考核来反映培训成效,逐渐发展为完善的考核制度。各调度工作人员的具体岗位特点、工作职责都不同,但是在工作实际中却需要所有人员对各岗位业务都有渗透,所以其业务培训要立足于提高调度人员的综合能力,其间,铁路单位应构建起完善的、系统化的规章制度,督促调度人员依章办事、不断优化职责。另外,应当通过一些正反面的典型案例,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使其能够更加明确的认识到自身应当具备的能力和素质[5]。

(二)明确调度指令,规范和统一全部的调度标准

在铁路运输的调度指挥中,应该严格禁止发出无关内容。无关内容可能让接收方出现误解误判,而且多此一举。另外,相关调度指令应走向规范化,尽量执行统一的标准。如,相关指令内容可对运输线路、起止时间、起止里程、列出速度、限速地点等要素加以涵盖,此外不再赘余无关内容。当铁路部门规范和统一全部的调度标准后,能够大大减少列车人员的误操作现象,那么安全事故也就少了。此外,明确调度指令属于基础性操作,实际的工作中,还需要调度人员具备缜密的思维,能够灵活分析所面临的事件情况,在真正明确了事件的单因素性质后,再准确、准时地发布指令,合理调度。

(三)加强路港协作,以机制督促调度常态化管理

铁路单位可建立与港务局长期协作关系,加强相互间的配合、互动,并要不断优化作业流程,运用有效的作业组织手段来缩短车辆的入港作业时间。这些都需要完善的机制配合执行,以形成常态化的管理。如,路港协作目标中可建立起港务局相关管理人员与旬车站、运输段的对接会制度,其间要对疏港情况、货源情况进行有效把握及分析;建立起调度人员的日交班会制度,该制度针对当天运输中可能影响运输组织工作的各环节流程进行细化分析,同时制定改进方案;建立起铁路单位领导和港务局领导的定期碰头会制度,针对一阶段内的港口疏运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和部署,从而从管理层面上提升路港协调效率。另外,发货计划影响到铁路运输调度指挥效率,同时关乎运输成本。因此,路港协作机制中,也要强调对发货计划问题的沟通,其铁路方要与港口方做好沟通。

(四)强化运输组织,保持港内外运输调度高效率

1.抓重点运输。重点运输的组织管理应得到重视。铁路部门应该着重安排好重点运输线路,尤其是相关企业的重点客户物资运输,要在时间安排、设备安排上予以优先考虑。对此,相关调度人员可以对运输货主信息、货物信息等进行整合、分级分类,从而分轻重缓急地进行调度安排。

2.抓港内作业。港内作业水平的提高依赖于运输组织力度的提升,其相关管理制度需保持高度一致、标准统一,从而切实起到监督作用、指挥作用,也能够更突显出管理的权威性。在实际的港内作业中,铁路部门可联合相关运输企业的管理力量,共同在管理制度上形成协调,避免出现管理上的错位而影响执行效果。

3.抓港外货物保管。对于港外货物保管问题,虽然不直接归属于铁路部门管辖,但也算利益相关。相关运输企业作为货物疏运的保管方,不仅要与港口做好协调,也要与铁路单位做好协调,从而加强铁路部门的组织调度力度。而铁路部门也要与企业形成有效的沟通,实时了解港外货物的保管情况,确保货物的安全状态,从而能够按部就班地进行指挥调度工作,如期按成调度计划。当出现如保管中的洒漏货物多而货物无辜损耗等问题时,各单位、企业间要做好沟通,及时改变调度计划或对相关问题进行应急处理。

五、结语

综上所述,铁路运输的调度指挥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在其工作网络中牵涉系诸多利益方,涉及诸多要素。尤其沿海地区的铁路运输调度指挥工作,还需要做到铁路单位、港口、企业等的多方配合,其工作难度又上了新台阶。但是面对复杂的调度指挥现状,相关调度人员不能气馁,而需要厘清自身工作职责,认真服从单位的组织与调配,提高自身业务能力。而铁路单位则要在管理上、指令标准规范上、路港协作上等多方面作出努力。可以说,铁路运输调度指挥能力的提升,需要多主体的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业务水平调度运输
2020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业务水平测试实践与思考
《调度集中系统(CTC)/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维护手册》正式出版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Kubernetes调度改进算法
虚拟机实时迁移调度算法
在教育教学中丰富自己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SVC的RTP封装及其在NS2包调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