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人员转型思考

2021-11-22 11:32中国石油报社中国石油集团共享运营有限公司成都中心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7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转型财务

辛 欣 袁 月 .中国石油报社 .中国石油集团共享运营有限公司成都中心

一、引言

共享服务,这个词最早被提出并投入使用是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福特公司建立了第一个共享服务中心,并于90年代在欧美大型跨国企业中得到大力推广,自此进入高速发展时期。90年代末,摩托罗拉在天津建立了“亚洲结算中心”,这一举动意味着以中国为代表的整个亚洲也拥有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2005年中兴通讯作为中国本土企业,建立了第一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随后共享服务这个新兴管理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中国大型集团企业的关注和广泛认可。中国移动、中国网通、四川长虹、华为、海尔等知名企业相继投身建立了共享服务中心。

财务共享服务引入“精益管理”理念,通过进一步重塑、优化财务业务流程,实现财务、业务高效有机融合。使企业财务工作由原本的价值核算、职能管理及事后监督转向价值管理、协同管理与源头治理转变。这也意味着财务工作人员必须加速自身的转型与发展,这不仅要求财务人员亟需学习掌握诸如高阶思维技能应用分析,数据库分析,可视化创建,工具选择,客群分析等技能,同样也要求财务人员在企业内扮演参谋者合作者等角色。

二、财务人员转型的必要性

(一)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创新、开放、共享的新时代已经到来。共享经济是一种颠覆传统的商业模式,它正从一个新鲜事物逐步发展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正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思维模式。共享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要求企业财务能充分发挥规划、分析、预测等作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所以,不管是从财务工作的大环境来看,还是从企业自身发展来看,财务人员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企业战略转型的必然要求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企业所处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令经济市场产生很对的发展机会,空间挤压和机会吸引的双重作用使企业产生出战略转型的原动力。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的核心关键职能部门,与企业战略转型息息相关。财务转型把企业财务的基础职能和管理职能进行了有效区分,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企业价值提升创造了良好条件。而财务人员转型就是将从事会计核算、资金结算、报表编制等基础低附加值的业务转向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财务分析等高附加值业务,财务人员通过将企业大量数据资源经过专业加工转换形成数据资产,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因此,财务人员转型是企业战略转型的必然要求。

(三)财务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大智移云物”的发展,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转型效应。在共享模式下,共享中心始终致力于开展标准化、流程化建设,标准越统一、流程越规范,越有利于共享中心发挥集约化效应。随着共享中心的优化提升,传统的财务核算工作已经逐渐地被RPA机器人等智能化应用所替代,由财务人员手工处理的会计业务也越来越少,如果传统财务人员不积极主动加快转型之路,将无法适应新时代下财务发展需求,无法实现自身价值。基于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人员自身职业发展需求,财务人员转型势在必行。

三、财务人员转型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财务转型观念

受传统财务管理方式的影响,现阶段财务人员普遍欠缺对转型工作的认识,遵常守固,不愿变通,保守于传统工作方式。另外,企业基层财务人员不太关注与财务金融、信息数字化等相关的最新动态,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导致财务人员在面临或对待财务共享模式下的财务工作趑趄不前。

(二)业务与财务缺乏融合

财务共享模式下新型财务管理工作完全倾覆了固有财务工作中财务部门被动地处理业务数据的模式。传统财务工作因其特质往往居于业务流程终端,主要以事后核算和会计处理为主。财务人员只按部就班于“反映与监督”的工作岗位,难以助力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市场拓展。除此之外,少有财务人员将自身工作与业务部门相联系,业务与财务的一体化发展缓慢,融合程度较低。

(三)自身综合素质偏低

传统财务工作人员分析能力较弱,前瞻性战略意识不强。大多数财务人员执着于提升专业领域知识,对信息、法律、生产及销售等非财务工作领域的了解十分有限。过分强调专业性而造成知识单一,外延太窄,综合能力不够,对企业运营、信息技术、战略理解等方面知识欠缺,无法在企业决策及业务发展过程中提供强有力支持,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

四、财务人员转型方向

(一)共享财务人员

财务共享中心的出现使财务人员在岗位类型上出现了新的变化,诞生了共享财务人员这一全新工作岗位。相比传统财务工作人员而言,共享财务人员的身份具有相对独立性,按照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处理服务单位经济事项。尽管共享财务工作与传统财务工作具有一定的共同点,但两者的本质是截然不同的。这种不同体现在共享财务人员不仅集约高效的处理服务单位的整体财务基础核算工作,同时还深入业务前端,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企业管控,提供价值支持,进行业务指导,防范和制止不规范经济行为,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加快服务单位的“标准化”进程,提升服务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这就要求共享财务人员比传统财务人员具备更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水准。

(二)业务财务人员

就工作内容来说,业务财务人员负主要负责企业的会计核算、财务检查、税收筹划、提供政策支持等工作,同时需要及时响应前端业务的多种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要求财务从业人员除了具备基础的会计核算职能外,还应具有较强的业务经分析能力,理解经济业务的实质,真正读懂数据背后的故事,满足新时代下财务工作“业财融合”的全新发展需求,为企业创造“数据”效益。要满足这一需求,业务财务人员本身必须具备专业的分析能力,结合企业实际提出对企业发展具有战略性、合理化、创新性的见解。另外,业务财务人员还应加强与前端业务部门的交流,沟通业务进展情况,了解成本费用控制情况,促进业财融合的实现。

(三)战略财务人员

与以上两种职位不同,战略财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负责预算管理、资源配置及财务分析等工作,通过对企业盈利状态、负债情况、现金流及成本支出等数据进行高效统计分析,从而在战略层面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信息支持。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使得企业财务人员从繁琐的会计报销业务与基础核算工作中解放出来,解放出来的财务人员可以参与到企业的发展规划、资本运作、经营管理及业务流程优化中,使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深度融合,进一步深化财务管理工作职能,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促进企业高质量良性发展。

五、财务人员转型的对策

(一)积极转变传统观念

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是适应财务转型、做好财务工作的前提,因此财务人员亟需意识到迎合财务共享新环境提高知识技能、锻炼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财务工作的转型需要企业自上而下的一概重视,企业领导层、财务人员以及业务人员要同频共振,积极转变传统财务观念。首先,企业领导层要以己身为例,对财务转型背后的价值及内涵建立正确认知,充分发挥榜样作用,推动财务转型工作。在此基础上,企业应当应用各种方法做好财务转型的宣传工作,包括对财务转型相关知识及工作类型的推广,促使整个企业认识到财务转型对企业及个人发展的深刻意义。其次,财务人员在共享新时代,要充分建立流程思维、系统思维和战略思维,积极拥抱财务共享。最后,业务人员也要做出顺应时代潮流的改变,改变原有线下报销模式,改变固有报销习惯,善于利于现代化、智能化手段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

(二)加强业财融合深度

在财务共享新时代,财务人员需要思考自身应当如何配合、服务与支持企业业务发展。一方面,对财务工作人员而言,除了需要做好本职工作之外,对企业经营政策也需要有充足的了解,尽可能参与到前端业务部门的运营过程中去,促进财务工作与业务事项的有效融合,借助自身在政策、业务、发展战略层面的了解,结合专业知识参与到决策工作中。另一方面,业务部门既是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又是财务人员信息来源的提供者,各部门之间有效信息的传递及沟通反馈才能铸就良好的部门间合作关系,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在业财融合过程中,沟通是双向的,相互回馈、相互反映的过程。业务部门也需要进行理念上的调整,从全局视角看待企业的发展,积极响应财务部门的沟通需求,与财务部门协同促进业财融合。

(三)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首先,财务人员需与时俱进提升分析能力、积极调整工作内容,不断优化自身工作。借助财务共享大数据提炼出有利于企业发展和经营趋势的相关信息,加强企业财务的信息化建设。其次,在财务共享模式下要求财务人员对自身专业知识技能进行延伸,尤其是金融、经营、法律及智能化应用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专业的技术支持。最后,财务人员还需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在开放共享的时代背景下,财务人员常游走于企业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以及银行、税务等机构之间,因此财务人员需加强服务意识、沟通能力、合作意识以及协调能力,增进与企业内部部门及外部机构之间的关系,从而适应企业财务职能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

六、结语

在共享时代,财务转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财务人员职能的转变不仅牵动着财务人员本身的职业生涯,同时也与企业未来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广大财务人员需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转变”,不能故步自封。日常工作中需要对财务转型建立正确的认知,强化业务与财务的沟通交流,使业财融合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企业也要注重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力推进企业财务转型,增强企业整体的价值创造力。■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转型财务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转型
水利财务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沣芝转型记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