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财政扶持政策探讨

2021-11-22 11:32张晓楠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7期
关键词:力度民办高校财政

张晓楠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绪论

高等教育是保证国家人才培养与技术持续革新的最重要手段,各国对于本国高等教育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扶持。不同于其他国家在民办高等教育方面的丰富经验与较长发展历史,我国民办高校从出现以来经历的发展历程仍然较短、面临的发展困境仍然较多,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民办高校之间以及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之间的竞争局面,民办高校财政扶持政策的内容及引导方向成为影响民办高校及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民办高校财政扶持政策现存问题及成因

由于我国特殊国情与特殊的国家发展历程,导致我国民办教育并不能像其他国家以及西方发达国家那样能够有较长的发展并积累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直到1982年《宪法》中才第一次明确了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精神。自此拉开了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自1987年到2017年我国相继出台的许多旨在提高民办教育质量、实现对民办教育积极财政扶持的相关政策,在运行过程中也起来了民办高校的大力促进作用。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确定问题并寻找原因以研究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法,才能对民办高校财政扶持政策的当前及未来发展有一个更加明晰的认识和把握。

(一)民办高校财政扶持政策现存问题

虽然国际对于民办高校的扶持力度逐渐加大,但随着国家对于高级人才的需求增多以及教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现行财政扶持政策与民办高校实际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着一些差距。第一,财政扶持力度不足。近年来民办高校所面临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民办高校一方面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又要维持日常的效益以保证学校可以稳定运转。随着学校对经费需求的逐渐增大,财政扶持力度不足问题已经越加明显的暴露出来。在财政扶持力度不足的情况下,一些学校为了维持收入而不得不提高学费标准从而可能导致生源收窄和社会口碑下跌,另一些学校则可能因为想要维持好口碑而不得不压缩收益预期,长此以往也将会对学校的正常运转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第二,虽然国家大力倡导对所有有资格的民办高校投入更多财政扶持,但是财政扶持的力度与侧重却又由各省市自行考量,这就涉及到各省市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对民办高校教育的认可度与支持度。客观上来说也就造成了全国范围内民办高校受财政扶持存在着力度不均侧重不同的结果,这对于我国整体上民办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及管理水平的提升将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第三,财政扶持不仅仅是直观上为民办高校提供更多经费支持,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及各类软硬件设备的购置与管理。由于民办高校对经费需求日益增多,财政扶持力度与其存在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也容易导致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速度放缓甚至部分学校专业人才缺乏,进而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第四,目前各地区对民办高校财政扶持从方向与目的上也存在着不明确的问题。财政扶持从本意上来说不仅是对民办高校教育办学的经费支持,同时还应当起到引导学校发展方向与改革方向的目的。但就目前而言,财政扶持与发展引导之间并没有建立起较为明确的关联性,如何使用财政扶持经费、如何获得财政扶持经费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科学性的定位,从而也就削弱了财政扶持对民办高校教育发展的推进作用。

(二)财政扶持现存问题成因分析

首先,是因为目前民办高校虽然已经较以往在社会地位与认可度上有了显著提升,但社会意识中对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的不平等看待仍然还较为广泛的存在着,这也就影响到许多省市地区对民办高校财政扶持工作的开展积极性以及财政扶持规模。其次,目前大多数情况下,各级地方政府对民办高校在给予了财政扶持之后并没有对如何用好财政经费、如何提高管理质量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规范与引导,从而导致具体执行上存在偏差以及受到地方政府、校方较大主观意识影响的问题,难以保证财政扶持力度以及财政扶持政策目的达成。此外,政府方面也没有充分履行自身的监督引导职责,导致管理上的进一步问题暴露。

二、民办高校财政扶持政策完善思考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我国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财政扶持政策近年来不断加大了对民办高校的重视与关注,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在前文中已经进行了归纳分析。笔者认为,要实现我国民办高校财政扶持政策的优化与完善,应当重视多方面具体工作的开展。

(一)明确财政扶持方向与目的

对于民办高校财政扶持政策,笔者认为在方向与目的上如果无法得到明确不仅难以发挥财政扶持对民办高校教育和办学的支持作用,甚至还会进一步导致财政扶持经费使用上的混乱、加剧民办高校教育市场竞争的同质化。就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发展前景与教育市场需求而言,财政扶持的方向与目的应当定位于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同时时刻结合国家经济发展整体方向,如近年来大力倡导的“一带一路”,福建、深圳、广东等沿海地区应当以此作为当地民办高校财政扶持的主要方向,从而起到助推当地民办高校教育发展和当地经济持续发展双重作用。

(二)积极扶持高校加强自身品牌建设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民办高校财政扶持政策而言,如果仅仅着眼于填补民办高校在教育和办学过程中的资金缺口而不关注民办高校长远的自身发展,这种财政扶持政策并不能称为科学可持续的扶持政策。面对当前民办高校之间、民办与公办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财政扶持政策的出台应当立足于帮助高校实现自身品牌建设,通过深化对民办高校财政扶持政策的具体内容设计,通过设计财政扶持资金使用方法等帮助民办高校在课程体系完善、新学科建设、前沿科研项目、特色专业等方面加大投入与管理力度,让财政扶持资金不仅能够缓解民办高校当前在教育教学及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短缺,同时通过合理化资金使用来提高民办高校自主品牌的社会影响力,进而提高学校本身的核心竞争力与办学获益能力,促进学校进入一个教育与经营的良性发展轨道,在提高自身经营能力、获益能力的同时逐步摆脱对财政扶持资金的依赖,真正走上凭借自身品牌力量的独立自主发展之路。

(三)发挥财政扶持政策引导监督作用

民办高校近年来在迎来更广阔发展空间与市场的同时,竞争的白热化程度也在不断加剧。在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不断出现优胜劣汰和兼并重组。虽然目前我国教育市场发展也逐渐市场化与自由化,但在教育问题上不仅关系着企业与学校自身的效益和发展,更加关系到我国的人才培养及千千万万学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因此,国家除了应当加大对民办高校管理上的监督与约束,在财政扶持政策上也应当凸显此方面的监督引导职能。例如加强民办高校在财政扶持资金申请上的考核、调研力度,将学校的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师资能力以及发展规划都纳入财政扶持资金审批考察范围之内,督促学校不断向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提升自己管理自己。同时,财政扶持资金也可以进一步分为普通财政扶持资金与专项财政扶持资金,如优秀青年教师培养专项资金、前沿科研项目专项资金、新兴行业人才培养专项资金等等,提高民办高校强化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财政扶持资金监管也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惩罚机制,通过成立专家组、督导办的方式深入接受财政扶持的民办高校内部进行调研考察,及时跟踪了解其财政扶持政策落实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保证资金使用始终科学规范、并发挥出了自身最大化价值。对于资金使用不规范不合理以及相关机构与单位未能履行自身职责的,要予以严肃追究和处理,保证民办高校财政扶持政策的有效践行、财政扶持资金的规范使用。

三、结语

教育是立国之本,民办教育更是现代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办教育发的发展历史尚短,仍然需要国家加大此方面的财政扶持与帮扶力度。而在不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的同时,面对暴露出来的现行问题也应当予以高度关注并积极寻求完善措施。这样才能够不断加强我国民办高校整体教育管理质量,真正成为我国新时期优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猜你喜欢
力度民办高校财政
加大建设推进力度 确保按时建成达效
李克强:对排污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