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地自容”到“躺平”

2021-11-22 12:27程实编辑张美思
中国外汇 2021年12期
关键词:非主流破局人潮

文/程实 编辑/张美思

说到现在的流行,近期有一个刷屏朋友圈的新词——躺平。这是Z世代(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人)年轻人抱有的、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处世哲学。从消极主义的角度看,其可以诠释为自我放逐和逆来顺受;而从积极主义的角度看,则可以诠释为随遇而安和无欲则刚。虽然对于躺平的理解见仁见智,但它传递出的这种感觉,我们并不陌生。这种感觉,带着青涩的荷尔蒙气息,有一点叛逆,有一点不羁。不同的世代,都有一些标签与这种感觉相生共随。Z世代的“躺平”,就像是90后的“宅”,80后的“非主流”,以及我们70后的“无地自容”。

有一首摇滚歌曲《无地自容》,由黑豹乐队演绎、窦唯作词,出品于1992年。在我这个70后的记忆里,这首歌曾经火遍神州大地,算是中国摇滚难以逾越的一个高地。今天再听这首歌曲,我觉得它在“无地自容”的主题下,也唱出了“躺平”那种晦涩、敏感的年轻人心理。“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相遇相识相互琢磨;人潮人海中,是你是我,装作正派面带笑容;不必过分多说,自己清楚,你我到底想要做些什么;不必在乎许多,更不必难过,终究有一天你会明白我”,唱的不就是“躺平”时那种看透世事、欲说还休的心累吗?“不再相信,相信什么道理,人们已是如此冷漠;不再回忆,回忆什么过去,现在不是从前的我;曾感到过寂寞,也曾被别人冷落,却从未有感觉,我无地自容”,唱的不就是“躺平”后那种出世入世都难以自持的失落吗?

太阳底下无新事。青春期的叛逆,无论采用怎样的形式表达,都改变不了相似的内里。对于70后而言,彼时的经济社会贫瘠又单调,所以叛逆者用摇滚的嘶吼来撕裂传统;对于80后而言,彼时的经济社会顺着主流的方向疾驰向前,所以叛逆者用非主流的发型和字体来挑战主流;对于90后而言,彼时的经济社会外向又奔放,所以叛逆者用宅文化和自我封闭来彰显不同;对于Z世代而言,现在的经济社会成本高企又两极分化,所以叛逆者用低欲望和平常心来进行无声的对抗。

从“无地自容”到“躺平”,年轻人总是用具有时代感的特殊方式,毫无保留地表达着叛逆。那么,为什么年轻人总是如此叛逆?从经济学视角审视,这是经济发展的内生矛盾使然。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全要素生产率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利益分配的主要方向。而对于年轻人而言,在劳动力供应和生产率提升方面做出了相对更多的贡献后,却难以获得对等的利益回报,两极分化和阶级固化必然会引致年轻人本能的反抗。简而言之,年轻人代表着更先进的生产力,而社会主流则对应着相对落后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必然会引致一定程度的代际冲突。

既然如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从没有哪一代叛逆的年轻人,真正成为了长辈们言之凿凿的“垮掉的一代”。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最终总是会变成推动时代螺旋进步的重要动能。实际上,经济社会面临过各种五花八门的挑战,但总有一股力量,在推动经济世界加速进化,这就是年轻人所代表的破局的力量。

一代更比一代强。年轻人总是会在自我排解的同时成为资源配置优化的催化剂。“躺平”这个新的叛逆方式所带来的破局效应可能同样不容小视:因为热议“躺平”,当今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暴露得更加彻底,房价过高和阶层流动滞涩由此成为政策破题的核心关切;因为调侃“躺平”,社会的焦虑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这反而为年轻人谋求新的平衡提供了更大的可能;因为争论“躺平”,不同阶层、年龄、偏好的人群对时代所向和个体所需有了一次集体性的反思与探讨,这对于代际关系的改善和社会分歧的消融不无裨益;因为出现“躺平”,经济社会内生的自我倒逼机制会自然启动,生产关系有望迎来新的革新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自然需求。

年轻无罪、叛逆有理。一代代人终究都会老去,没有人会永远活在叛逆的幻象里。事实上,“无地自容”的70后们融入于人海,“非主流”的80后们变成了主流,“宅”着的90后们打开了自己;我相信,“躺平”的Z世代年轻人最终会忍不住快跑起来,引领我们这个时代进入一片全新的星辰大海。

猜你喜欢
非主流破局人潮
房企“三道红线”的破局探索
疫情反复下,纺企逆境破局
破局
人潮
小心!人潮汹涌
学生追逐非主流文化好吗?
摩天轮的幸福悄然流逝
照片视频 我就要“非主流”
非主流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