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阴阳连环板凳拳活态传承研究

2021-11-22 13:34陈志军崔苗苗
武术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黔西南州连环板凳

陈志军 崔苗苗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关于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常态化全面加强青少年人文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建议》指出:“支持高校依法自主开设非遗相关本科专业,引导高校加强非遗相关专业内涵建设和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能力”2014年阴阳连环板凳拳列为黔西南州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该拳并非徒手拳术,而是使用以大、小两个板凳为器械的一种传统武术,是广泛流传于贵州省黔西南州的传统武术。“学非遗、用非遗、秀非遗”在校园生根发芽,这是阴阳连环板凳拳发展的一个契机,也是对黔西南州教育的一个考验。

1 高校普通武术课程教学内容研究

调查的20所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中,五步拳是这20所高校都开展的,其次是24式太极拳占到了75%,初级三路长拳50%,少年拳40%,最后,跆拳道占20%,42式太极拳和其他武术的都只占到了10%。若按拳种分类则太极拳可达到85%,长拳为90%,跆拳道20%,其他仅有10%。由此可见,各高校的武术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作为武术课程的基本步法和手型的学习,五步拳可以说是学生快速入门的必学内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武术之乡的国土,跆拳道竟然比其他中国武术还要高,特别是社会上的跆拳道培训馆比比皆是,而学习武术的培训馆可谓是凤毛麟角,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出在哪里,中国功夫怎么陷入了如此困境。

在民国教育时期的武术课程内容有:中华新武术初级拳脚科、达摩剑、潭腿等内容,可见当时的武术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而且学习内容难易程度不同。由此,丰富武术课的教学内容是势在必行的,而2014年阴阳连环板凳拳成为黔西南州州级“非遗”项目,阴阳连环板凳拳称为黔西南州地方唯一高校的武术课程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 阴阳连环板凳拳高校教育传承的意义

2.1 阴阳连环板凳拳高校教学的文化教育作用

《武术》课程早已成为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然而我们在武术课堂上往往过于重视武术的套路学习,即“形”的学习,而忽略武术的文化内涵学习,即“思”的学习,也就是武术的精神。中华武术讲究以和为贵,即武术精神。练武之人注重道德修养,经过内外兼修,练就了一身浩然正气,即自由、公平、正义等。武术精神也表现为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国武术各门各派,创造的各种拳法剑法,多得数不胜数,还有一些仁人志士凭借自己的习武经验和聪明才智,悉心研究,大胆创新。武术经过不断地发展积淀,形成了一个丰富的文化体系,后人要想学习它,也必须拥有执着的探索精神。这都是中国人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体现。武术精神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爱国精神。很多武功高强的人和普通的练武者,都是以匡扶正义和保卫国家为目的的。史上的岳飞和戚继光等都是光辉的典范,精忠报国是练武之人的理想追求。

阴阳连环板凳拳是一种双器械传统套路,左、右双手所执板凳均为实木材质的长、短两个板凳,可谓一阴一阳,天人合一。正如中国的八卦,阴阳五行学说都讲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它们对武术的影响都是重大的。中国武术比武从来都是点到为止。中国人很热衷以武会友,不打不相识等等。“以和为贵”在武术上也得到很好的体现。

2.2 阴阳连环板凳拳的趣味性和健身性

阴阳连环板凳拳动作刚劲有力,兼具南拳特点,可最大限度提升力量与协调性,且双凳的轮转、拍击声与演练者的发声具有极强的视觉、听觉上的震撼效果,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激情。阴阳连环板凳拳是一种双器械传统套路,左、右双手所执板凳均为实木材质的长、短两个板凳,双凳约5kg。这种重量型“武器”的套路练习,对双臂的挥舞和步法的配合有较多的要求,这种健身方式更为全面和协调,比在健身俱乐部面对那些冰冷的铁块更有趣,何况,累了还可以坐在“武器”上歇歇。当然,针对教学是可以制作成重量等级不同的阴阳连环板凳,以便适用于不同基础的学生和人群。

3 阴阳连环板凳拳高校教育传承路径

阴阳连环板凳拳源于少林金刚连环凳,广泛流传于黔西南州后因“申遗”更名为阴阳连环板凳拳。阴阳连环板凳拳作为黔西南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作为黔西南州地方的唯一高校,学校办学具有民族性、地方性、师范性。该校50%以上的学生为少数民族,且生源以贵州省为主占总人数的90%以上。学生对于本土文化具有颇深的情感;其次,该校的体育学院开设了多项民族体育项目比如:高脚、陀螺、珍珠球、蹴鞠、板鞋等,而武术作为体育专业的核心课程长期开设。2013年全国学校武术联盟提出“一校一拳、打练并进、术道融合、德艺兼修”武术教学理念,值此阴阳连环板凳拳借助“一校一拳”教学理念引进高校教学,形成高校特色课程,拓宽阴阳连环板凳拳活态传承的路径。

3.1 体育专业《武术》课程增添阴阳连环板凳拳教学

体育学类现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以及休闲体育七个专业,其中体育教育专业是体育学类中老牌专业。教育部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明确规定:武术作为主干课程;在选修课程中建议开设五个方向选修课,其中就有民族传统体育方向。然而如前文所示高校开设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单一、以套路为主等问题,诸多专家呼吁武术需要进行教学改革,2013年全国学校武术联盟提出的“一校一拳、打练并进、术道融合、德艺兼修”武术教学理念,阴阳连环板凳拳可以适当增添在体育专业《武术》课程教学中,不仅丰富《武术》课程教学,也为阴阳连环板凳拳的传承提供平台。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为例,可以在体育专业中适当增添阴阳连环板凳拳教学,体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根据人才培养通常开设了《武术》普修、《主项提高——武术》以及《民族体育》课程。可以将阴阳连环板凳拳融入《武术》《主项提高——武术》以及《民族体育》教学中,根据课程性质、学时数以及学生情况合理编排难度不同阴阳连环板凳拳内容进行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打造阴阳连环板凳拳活态传承环境。

3.2 非体育专业《大学体育》增设阴阳连环板凳拳选修课程

《大学体育》作为公共必修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顺应时代发展,各高校积极对《大学体育》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以及考核体系、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大学体育》分为必修与选修,可以将阴阳连环板凳拳作为选修内容列入课程标准,开设传统武术班以教授阴阳连环板凳拳为主,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可以分为初级班、中级班等。

3.3 建立训练队与表演队,打造品牌武术文化

高校学科完备、专业齐全能够为阴阳连环板凳拳传承提供科研、训练、教学相关平台。高校的职责就是传播知识、文化和培养传承的人,教学仅是高校实现这一目的手段之一,教学科研和运动训练,一个是我们教学的总结和积累,一个是我们理论的基础。因此,围绕阴阳连环板凳拳等内容打造武术的专门训练以及表演是重要的。在节假日,我们也可以组织训练队,进行社会公益表演,让当今社会近距离了解中国功夫,而不单单是从电视剧和电影中对功夫的遐想。让武术和阴阳连环板凳拳成为我们身边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我们的武术才能有更广阔的未来。

4 阴阳连环板凳拳高校教学模式探究

4.1 “武术体悟”教学模式

“武术体悟教学”是指武术教学中通过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引导学生进行武术体悟式学习,以加深学生对武术技能和武术理论的理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等为目的的教学活动。[1]顾“体”即为劳其身学习武术的基本功和技能,而“悟”即理解武术的理论知识,明白武术的意义和每个招式的攻防含义,这样学习者才能体会到武术的内涵,而不是简单的套路记忆。武术体悟教学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发源于直觉体悟的民族性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技艺思想观的深度契合。武术体悟教学与中国武术一样,同属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色。诚然阴阳连环板凳拳能在贵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根,说明这里有它赖以生存的土壤。武术体悟教学的本性特征,是从宏观的教学理念的层面来诠释其所包含的根本性意蕴,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武术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4.2 “一校一品”教学模式

“一校一品”是指一所学校要至少形成一个全体学生应知、应会的品牌运动项目。这种教学模式更注重学校的场地、师资等情况,灵活运用的教学模式,能够保证体育课上学生能动起来。尤其是在现在信息网络发的年代,怎样发展学校的形象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具有特色的体育课堂或者新颖体育形式是最为有效的宣传手段之一,形成自己的品牌运动项目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地方性的院校,能够形成自己独特和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课堂内容,阴阳连环板凳拳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3 “武术表演”教学模式

阴阳连环板凳拳是双器械的传统武术,分为长凳与短凳,通常右手持长凳、左手持短凳。凳子的结构可以分为凳沿、凳脚、凳角。传统武术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实现传承。“不同拳种技术完整的训练包括:功法-套路-拆手-递手(喂手)-散打-攻防实战”。[2]为了在教学中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不仅要学习阴阳连环板凳拳的基本套路,更要通过对练,加深每个招式的技能应用和攻防的含义。[3]根据学生掌握套路与对练的情况适当安排课堂演练,使课堂不仅成为教育的平台,更是展示个性化的表演舞台。学习结束采用套路+对练创编的模式进行考核,遴选的优秀学生成立表演队参加学校、社会上的各项活动演出。通过课堂的小舞台塑造学生的自信心,表演队的大舞台增加阴阳连环板凳拳武术的宣传和传播。[4]

5 结语

高校教育传承是阴阳连环板凳拳实现活态传承的最佳路径之一,而阴阳连环板凳拳在高校实现高效常态化传承发展,还需传承人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出谋划策。阴阳连环板凳拳的高校教育传承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而是立足时代发展,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积极探索阴阳连环板凳拳在高校教育传承中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通过塑造阴阳连环板凳拳生态环境,使阴阳连环板凳拳由活态传承实现常态化发展。

猜你喜欢
黔西南州连环板凳
送你一张小板凳
黔西南州安龙县“十四五”石材产业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爱板凳腿儿的老韩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三连环
小板凳
板凳板凳摇呀摇
“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推进会在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召开
黔西南州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评价
法国紧急搜捕连环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