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航天动态

2021-11-22 17:58陆征
国际太空 2021年5期
关键词:来源月球轨道

国内动态

长二丙火箭“一箭多星”发射成功 ,验证整流罩残骸落区控制技术

5月7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8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遥感三十号08组卫星采用多星组网模式,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天启”星座12星,该卫星是“天启”物联网星座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提供数据采集传输服务。

本次任务中,火箭整流罩上搭载了高度计组合,用于测量整流罩分离后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的高度变化情况以及部分姿态信息,持续推进“基于降落伞的整流罩残骸落区控制技术”研究,为后续火箭落区控制方案设计及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69次飞行。

(来源:中新社)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4月30日,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四号卫星送入低地球轨道。遥感三十四号是光学遥感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为米级,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信息保障。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是常温液体三级运载火箭,具备发射多种类型、不同轨道要求卫星的能力,可实施一箭单星或多星发射,其太阳同步圆轨道运载能力可达3t,轨道高度700km。

本次发射是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的第75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68次发射。

(来源:中国航天)

商业“拼车”,长征六号“一箭九星”发射成功

4月27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齐鲁一号、齐鲁四号和佛山一号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中安国通一号卫星、“天启”星座09星、起源太空NEO-1卫星、泰景二号01星、金紫荆一号卫星和金紫荆一号02卫星等6颗国内商业卫星。

在本次发射的9颗卫星中,起源太空NEO-1卫星和“天启”星座09星分别用于开展载荷张拉动力学试验验证、天基物联网业务运行等。同时,搭载的金紫荆一号卫星、金紫荆一号02卫星,将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

(来源:中国航天)

中俄发布关于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联合声明

4月23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在国际月球科研站宣介会上发布《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关于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联合声明》。

中国、俄罗斯将与其他国际伙伴一起,共同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国际月球科研站将是中俄两国为推动联合国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发展做出的又一新的重要贡献,两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广泛合作,推动人类航天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国际月球科研站将面向所有感兴趣的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伙伴开放,在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规划、论证、设计、研制、实施、运营等方面开展合作。

(来源:环球时报)

国外动态

第27批“星链”卫星升空,诞生一箭十飞火箭

5月9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猎鹰-9(Falcon-9)火箭将第27批60颗“星链”(Starlink)卫星送入太空,卫星总数已达1625颗。这枚猎鹰-9火箭是其第10次执行任务,成为史上第一次“十手”“猎鹰”火箭。本次使用的整流罩也是之前回收过的,而且它再一次在海上驳船回收成功。

目前,SpaceX公司正利用“星链”卫星测试火箭重复使用的极限,马斯克表示,最新的猎鹰-9在几乎不需要翻新的条件下可以完成10次发射任务,在可翻新的条件下能完成100次发射任务。

(来源:航天新闻)

星舰-SN15高空试飞成功

5月5日,SpaceX公司成功完成了一次星舰-SN15原型试验箭短暂的亚轨道试飞,试验箭飞到了约10km的高度,然后转入下降阶段,并于起飞后6min落回到试验场。

“星舰”将作为SpaceX公司下一代运载系统的上面级使用。在执行轨道飞行任务时,“星舰”将由名为“超重”的一款大型助推器发射,而后者仍在研制之中。

此前的4枚“星舰”试飞均未成功:星舰-SN8、SN9和SN11均未能成功着陆,星舰-SN10在着陆8min后突然跳起原地爆炸。

(来源:航天新闻)

纳尔逊宣誓就任NASA局长

5月3日,78岁的前美国参议员比尔·纳尔逊宣誓就任NASA第14任局长。宣誓就职仪式在艾森豪威尔行政办公楼举行。出席仪式的有纳尔逊的家人、前NASA局长等,“到场”的还有由阿波罗-16任务带回地球的一块月岩。纳尔逊在仪式上承诺,他上任后将“帮助领导NASA走向振奋人心的未来”。

除了从政外,纳尔逊还当过航天员,1986年曾作为有效载荷专家乘“哥伦比亚”航天飞机上天飞行了6天。

(来源:《太空》网站)

“载人龙”夜降海上,结束首次正式载人任务

5月2日,SpaceX公司“载人 龙” (Crew Dragon)飞船在墨西哥湾溅落,把在“国际空间站”上驻留了5个半月的4名航天员送了回来。本次溅落为Crew-1首次正式商业载人运输任务划上了句号,这次任务始于2020年11月15日,飞船由猎鹰-9火箭发射,一天后同“国际空间站”对接。

本次溅落是自执行绕月飞行任务的阿波罗-8飞船1968年12月在太平洋上溅落以来,美国载人航天器的首次夜间海上溅落。阿波罗-8也是此前唯一一次于夜间在海上溅落的美国载人航天任务。

(来源:航天新闻)

“织女星”火箭成功发射地球观测卫星

6个月前发射失败,丢失两颗卫星之后,4月29日,欧洲“织女星”(Vega)运载火箭搭载地球观测卫星昴宿星Neo-3(Pleiades Neo-3)从法属圭亚那发射成功。

Pleiades Neo-3是新地球观测数组的第1颗高分辨率卫星,将提供改良的地理位置定位工具,在天灾发生时派上用场。此次“织女星”也搭载了一些较轻的载荷,包括供海上航行侦测雷达之用的挪威观测微卫星。

本次发射是“织女星”的第18次发射。之前,“织女星”因技术故障掉落海中,丢失法国与西班牙两颗卫星。

(来源:新浪科技)

德尔他-4H火箭发射绝密侦察卫星

4月26日,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德尔他-4H(Delta-4H)重型运载火箭在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NRO)一颗保密卫星,任务编号NROL-82。

本次发射的有可能是锁眼-11(KH-11)光电侦察卫星系列的第18颗卫星。KH-11系列最初又称“凯南”(Kennen),1982年后改称“晶体”(Crystal),是美国第一种采用光电数字成像的侦察卫星,具备实时光学观测能力。该系列取代了早先的KH-8和9胶片回收型卫星。首颗卫星是在1976年发射的,前17颗卫星中有1颗发射失败。所获数据通过部署在莫尔尼亚轨道和静地轨道上的“卫星数据系统”(SDS)数据中继卫星回传,星上还配备了某些信号情报设备。

(来源:卫星与网络)

俄罗斯成功将第六批OneWeb组网卫星送入低地球轨道

4月26日,俄制联盟-2.1b/“弗雷盖特”(Soyuz-2.1b/Fregat)运载火箭在俄罗斯东方航天发射场发射了一网公司(ONEWEB)的36颗组网卫星,随后,每次4颗,分批次开始部署。

这是“一网”(OneWeb)低轨宽带互联网星座的第5次全面组网发射,也是一网公司走出破产保护后的第三次组网发射。本次发射后,“一网”在轨卫星数量已达182颗。

此次发射是纪念尤里·加加林太空飞行 60 周年,在任务标志上绘有人类第一位航天员的形象。

(来源:ONEWEB)

猜你喜欢
来源月球轨道
到月球上“飙车”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推荐书目《中国轨道号》
陪我去月球
计数:轨道弯弯绕
朝美重回“相互羞辱轨道”?
正确认识功和能的关系
图表
图表
我们的邻居是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