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做好未遂事故管理

2021-11-22 18:36姜文士
劳动保护 2021年10期
关键词:伤害事故事故报告

文/姜文士

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是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要素,很多企业在制定本单位的事故定义和事故指标时,均已考虑了未遂事故,但在平时工作中又将主要精力聚焦在既遂事件上。由于未遂事故包含的范围相对宽泛,往往是随机动态发生的,又没有损失性后果,而且事后又非常容易被恢复,所以经常因各种原因被忽略,制度和执行变成了两张皮。未遂事故的严重程度介于事故隐患和既遂事故之间,是既遂事故的前兆信号,很有必要系统收集相关信息并予以良好的分析和处置。

首先,要建立有效的未遂事故报告机制。员工不愿意报告未遂事故主要是两点原因:一是害怕被处罚,畏惧上级批评或考核制度,不敢报告未遂事故,一旦发生未遂事故后,当具备隐瞒条件时,能瞒则瞒,致使管理人员无法得到真实信息。二是企业不正确的事故处置机制,谁提出的问题要由谁来处理,以及企业的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过于复杂,员工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企业应当有针对性地消除阻碍未遂事故报告的拦路虎,从制度层面进行调整,在设置考核指标时,应当掌握红线原则,即明确不可接受的事故的标准,仅对不可接受的事故进行考核,并灵活接收现场的事故报告信息,规范处理的流程,同时加强员工的培训,使员工同时清楚未遂事故的报告处理机制及意义,将消除事故前兆就是保障安全的意识深深铭记于心。

其次,要重点关注未遂事故中的重大伤害事故先兆。依据海因里希法则,企业通常寄望于通过消除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的方式切断事故链条,从而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为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用来处理靠近海因里希金字塔底部的各种问题。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未遂事故都会导致重大伤害事故,可以从收集到的未遂事故中,提炼潜在可能导致重大伤害事故的事件,对其展开系统调查和分析,进行深度聚焦并清除根源因素。建议企业结合风险状况建立本单位的重大伤害事故类型清单,对未遂事故进行分级处置,以便于突出防控重点并提高工作效率,确保获得更有针对性的控制效果。

最后,要从文化氛围的层面鼓励报告未遂事故。建议企业不要将未遂事故设置成负面指标进行管理,实际上,未遂事故突破了公司的各种管控屏障,是宝贵的经验教训,应当从尽可能收集真实信息的角度鼓励报告未遂事故,而且管理人员必须给予报告者积极回应。对于价值较高的未遂事故报告者,甚至有必要给予奖励,其本质是要建立一个人人都可以报告任何类型未遂事故的氛围,企业必须营造公平开放的安全文化,鼓励员工发现并报告未遂事故,从而确保管理漏洞被及时捕捉并消除。未遂事故的管理是个很好的沟通交流过程,通过未遂事故的引导教育,更加容易唤起当事者及相关员工对安全的感同身受,远比冰冷的处罚要有教育意义,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因此,避免以追责为导向的方式来处理未遂事故,不代表放宽了管理尺度,更不会损害安全生产的严肃性。

综上所述,消除员工报告未遂事故的顾虑,实现系统收集未遂事故并加以规范处置,打通内部安全事故报告反馈渠道,充分利用苗头事件在事故预防机制中的警示作用,是控制安全风险和遏制严重事故的关键举措,展现了企业安全生产细微之处的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伤害事故事故报告
学中文
从陕西省司法案件数据看学生伤害事故预防的关键点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亮相台反思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案例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