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促进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汽车专业建设策略分析

2021-11-22 18:59
汽车实用技术 2021年13期
关键词:校企课程体系技能

崔 爽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3)

1 现代学徒制背景

企业用人需求与对应岗位资格标准相符,以解决企业用工难、用工价值提升难、用工稳定难、用工收入保障难的“四难”问题为方向,强调学校、行业、企业三方的深度参与,建立以在校教师与在企师傅双方共同指导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统一标准,保证签好生企、校企的两份合同。对相关汽车专业合作的企业进行调查分析,了解专业在汽车行业的应用现状,为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提供人才培养依据。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改革试验,边实践边研究边改进,探索最佳培养策略。

2 国内外关于现代学徒制理论研究

2.1 国外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主要针对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破与创新,在不同的国家,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也有所不同。

2.1.1 英国“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

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早在1994年就开始试点,并在54个行业推广,培训人数大幅度增加,使其得到快速发展。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完善了现代学徒制管理体系,并规范了制度规范。总之,在政府采取的措施的推动下,形成了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1.2 德国“双元制”现代学徒制

德国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德国现代学徒制起步较早,是一种将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融为一体的职业教育模式,是“教科书”,培养了具有较高理论水平与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具有百年历史的“双元制”,在非常成熟的管理体系下稳步发展,课程体系完善,企业和学校责任分工明确,校企联合培养技能人才。

2.1.3 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现代学徒制

澳大利亚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典范。15年前开始,具体改革措施包括:建立管理机构,明确企业责任,改善职业教育条件,注重学徒培训质量,激发社会参与度,提高学徒就业率。改革目标明确,措施丰富,保证了澳大利亚现代学徒制高质量、高回报的为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2.2 国内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及相关政策的出台,职业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提出要与经济建设发展相适应,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育改革为职业教育发展即带来了机会,也发起了挑战。距今6年,现代学徒制开始推广,国家大力推动校企深入合作,为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机会。但与此同时,中国现代学徒制也秉承着注重技能这一核心问题,提出了挑战,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将师生与师徒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结合到一起,并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问题,亟需解决[1]。

3 我国现代学徒制现状与存在问题

我国现代学徒制在参考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的前提下,暂时获得了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但在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中国国情的现代学徒过程中,依旧会面临以下几点困难或问题。

3.1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适应高职能人才培养欠佳

截止目前为止,很多职业院校采用两种课程体系融合,习惯于将常规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用于该课程体系中,导致教学模式单一且缺乏效率。

3.2 企业在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参与度不高

当前,在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面,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合作单位看中短期效益,认为育人是学校的事。纠结于“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对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训不能给予充分的重识和关注。

3.3 院校教师实践技术能力亟需提升

现代学徒制的核心是技能的传承,理论知识是传承的手段,院校教师实际技能掌握不足,就无法用理论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技能传承,也就无法保证人岗匹配,进而增加成本支出。

4 促进高职汽车类专业建设策略分析

4.1 优化专业结构,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

在专业规划上,要切实根据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需求以及亟需解决的问题,设计课程结构、突出课程特点、解决课程问题,同时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为高职汽车专业岗位工作提供专业化、技能型、高质量的高端人才。

4.2 搭建校企“双主体”育人平台,实现制度保障

要做到“双主体”,就要建平台、明责任、落身份,真正为现代学徒制改革提供制度保障。高职汽车专业与企业合作办学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校企“双主体”育人平台建设。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成立现代学徒制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学校教学和企业教学工作的决策、监督和管理。企业根据用人需求确定招生人数,学校制定招生的方式和流程。可以采取先招生后招工的方式,校企双方签订合作育人协议,学习相关企业课程,培养为企业、提供相关汽车售后服务高技能人才[2]。

4.3 构建“双线交织”课程体系,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

学校教师与企业培训师、技术人员三方可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分析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和用人意向,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参照相关汽车职业技能标准,构建了“学校课程与企业课程”双线交织的课程体系,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

通过企业岗位分析,确定企业真实工作任务。通过企业调研岗位分析,明确相关企业岗位职业能力。明确了学校课程和企业课程及相互关系。学校课程与企业课程相互支持与衔接,实施分阶企业与学校交替教学,形成“夯实基础、规范训练——强化技能、能力养成——综合应用、素质提升”三阶段职业能力递进式人才培养,使学校育人与企业招人无缝对接。

4.4 实行“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现代学徒制中,实行“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学制为三年,第一年,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训练基本技能、认知职业素质和了解企业文化。第二年开始,学徒进行5个工作日的企业工作项目实训和岗位轮换实训,其职业技能的要求和实训项目内容均由学校、企业共同确定,周六、日到校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和专项训练,第六学期到企业带薪进行“顶岗实习”,学生毕业时同时取得学历证书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4.5 引进“双标准”,开展课程建设,实现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

现代学徒制的课程建设,是按照职业、企业标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的,使在校生能够明确哪些是学校教的理论知识、哪些是在实践中学到的技能,完成两种知识的转换、融合,高效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和企业成本资源,避免传统实习的“走过场”,真正将现代学徒制的资格标准、课程设计、校企联合的意义、落实的教学资源等,转化为真实的生产力,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3]。

4.6 建设“双导师”教学团队,提升师资队伍实践操作能力和教学能力

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建设以双师素质、结构为核心。强调教师与师傅均要实现理论与技能的提升、互补,达到在教学过程中的同担当、共进步的目标。学校和企业要为双师型人才提供人员互聘、双向挂职的机会与待遇,为提升教师实操能力、强化师傅理论素养提供依据与动力。

4.7 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完善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

根据教学组织形式,制定了相关专业现代学徒制学校教学管理规定和企业学徒管理规定。制定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的认定标准,从考核内容、考核方法和考核手段等方面确定相关专业考核模式,实行由校企联合参与的考核评价方法,制定了以能力为本位,确定“情境化”考核评价内容,构建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考核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的应用、专业技能实操三个方面,重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5 总结

总之,现代学徒制下高职汽车专业在专业建设中,要进行创新发展,只有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确立学生的双重身份,创新校企一体化育人模式,才能探寻出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及专业建设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校企课程体系技能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饲料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