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茶文化旅游的双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1-11-22 08:01林翠茹
当代旅游 2021年12期
关键词:双语茶文化旅游业

林翠茹 阮 晶

闽江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引言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一部分。茶文化和旅游业的结合是促进茶文化发展的重要措施。茶文化旅游的国际化发展对双语茶文化人才的需求也越发迫切,需要构建切合地方茶文化旅游特色,兼具英语知识、旅游知识的双语茶文化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可以通过优化课程设计、开展实践教学,优化师资等措施,培养将地方茶文化特色与茶旅游相结合的专业人才。

一 茶文化旅游的概念

中国有着底蕴深厚的茶文化,对于国内外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对于何为茶文化旅游,各学者有自己的观点。姚国坤持其为一种茶文化活动,属于休闲文化的观点[1]。马海云提出,茶文化旅游可以视为民俗旅游的一个分支,它将茶文化与其他旅游资源有机结合,使旅游者得到与茶相关的物质和精神享受[2]。茶文化旅游将茶叶生态环境、茶生产、自然资源、茶文化内涵等融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使游客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深入体验中国悠远绵长的茶文化。

二 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1990年10月,中国茶博物馆在杭州正式对外开放。以此为代表,一批茶文化特色旅游项目相继开馆和开放,茶文化和旅游业初步结合。茶文化旅游依靠风景名胜区附近的其他旅游业等传统景点的帮助,作为对其他旅游项目的补充,但并未形成完善的旅游规划。进入新世纪以来,各种类型的旅游业主体,包括许多著名的茶叶文化社团、茶产业品牌、茶产区、旅游投资者等,加入了茶文化旅游项目,茶文化旅游在短时间内成为文化旅游的热点。近年来,入境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2016年,入境游客人数已达138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1200亿美元。“十三五”期间,我国入境旅游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茶文化旅游在国内蓬勃发展的同时,国际市场也得以开辟。

三 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对于双语茶文化人才的需求

从世界范围来看,英语依然是当前第一通用的、使用最广的国际交流语言。因此,在茶文化旅游向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英语对于扩大并优化我国国际茶文化旅游区的市场具有重要的传播价值,起着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一方面,在茶文化品牌对外宣传中,英语语言是国际消费者认识、了解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英语人才在推介本地茶文化旅游资源方面可以使国外游客在语言方面形成对我国茶文化的亲切感并产生价值的认同,从而增强茶旅游区的竞争力。因而,随着茶文化旅游的国际发展,市场对于将茶文化与旅游业结合的双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首先,茶文化旅游外宣翻译对于双语茶文化人才的需求加大。黄友义指出:外宣翻译是门面工作,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体现。外宣翻译中的错误与缺陷会被放大来看。由此可见,旅游外宣翻译对于翻译者的素质要求极高,除了精准的翻译之外,外宣翻译还需遵循 “外宣三贴近”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3]。在茶文化旅游的外宣翻译工作中,茶文化外宣文本是茶文化旅游区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它让外国受众了解茶文化旅游信息,激发对茶文化旅游的向往,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前来旅游,推动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基于此,双语茶文化人才的培养于茶文化旅游外宣翻译的研究尤为重要。

其次,茶文化旅游讲解对于双语茶文化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在建设国际茶文化旅游区的过程中,导游的英语知识掌握程度、语言应用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大多数国际茶文化旅游区的导游英语水平较低,总体学历水平不高,英语口语交流水平较低。随着国际性游客的增多,各茶文化旅游区在推广并接待国际游客时,应提供咨询讲解和相关服务。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精通英语,掌握地理环境、历史故事、文化内涵、制茶工艺、茶艺文化等茶文化相关知识,熟练进行英语对话,以便在景区服务时更好地介绍及宣传茶文化,满足国际游客的需要。

四 服务茶文化旅游的双语人才的培养

(一)合理进行课程设计

要培养集旅游、英语、茶文化三者一体的复合型人才,课程内容的选取及设计至关重要。选取的课程内容要能凸显应用性与实用性,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需求进行教学规划,做到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教学切合实际。除了英语和旅游开设的专业课以外,关于茶叶的历史、茶习俗、生产、名茶、茶艺及茶文化艺术等课程及内容应当与其他专业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三者形成一个稳定的知识体统。以其中茶艺为例: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茶文化,不仅要以茶盘、茶具为茶艺表现的文化载体,同时要构建一种基于茶艺本身的文化活动[4]。同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贯穿茶文化的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除所学课程外更有针对性的茶文化的学习,将茶文化学习与自身兴趣及职业规划相结合,再进一步与英语及旅游系统的连接成知识网,并且在在茶文化英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合理选择教材,确保教材具有连续、完整、系统的特点,促进教材内容的统一,为课程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5]。地方高校还可以根据当地特色茶文化旅游资源编纂校本教材,开设特色茶文化课程,增强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二)教学中开展多层次实践教学

实践出真知。大学生对课本及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仍然很肤浅,如果他们可以自己进行实践,那将会对文化有更深入透彻的理解。高校可通过多样的课堂形式,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高校可组织教师、外教与学生一起参观茶文化基地,在观赏中学习如何介绍茶文化,感受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并可在假期期间,组织前往茶文化旅游景区进行社会实践或志愿服务活动,更直接地了解行业从业者的工作,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尝试对国际游客进行引导介绍,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教师在此类教学中作为组织者,建立教科书知识和实践活动的联系,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有一个更加直观具体的接触文化的方式。

(三)加强师资力量

高校培养茶文化旅游双语人才,需要多门庞杂课程,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极高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专业素养。任课教师需对茶文化进行相关专业学习,逐步完善其自身的茶文化知识结构,并发展业界的专家与教师协同教学的方式。台湾业师协同教学制度对于促进实务教学具有借鉴价值。业师是某一特定行业中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和学者。这些专家通常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将本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业师协同教学强调业师与某专业任课教师构成的教研组合,打破个体与学科的界限,以专业任课教师主导、业师参与,协同学科门派来进行教学与科研,利用各种资源信息,“使学生透过分组学习获得更多的实务指导”[6]。任课老师与业师共同教授完成授课任务,一起制定考核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五 结语

中国茶文化基础雄厚,茶文化隽永深沉,旅游业资源丰富。中国茶文化旅游优势明显,茶文化旅游的国际推广,对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吸引更多国际游客体验中国的茶文化旅游,双语茶文化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各地高校可以结合地方特色茶文化,发展聚焦当地茶文化旅游特色的课程体系,深化实践教学,加强行业协同教学,建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双语茶文化人才培养体系。

猜你喜欢
双语茶文化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新疆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贡献实证分析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从德昂族茶文化的现状看少小民族茶文化的发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