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食疗法对于早期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2021-11-22 00:53万晓晋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4期
关键词:中医可行性

万晓晋

摘  要:目的  评价分析中医药膳食疗法对罹患早期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的效果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泰安市中医医院营养科2019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120例早期糖尿病患者为评价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联合饮食控制)和观察组(中医药膳食疗法联合饮食控制与药物控制),每组60例,对比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效果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疲乏、口干、腰酸、夜间尿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两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用中医药膳食疗法对早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血糖水平控制及稳定维持具有显著成效,有助于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提升,临床疗效及可行性均较高。

关键词:中医;药膳食疗;早期糖尿病;病情控制;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R24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4-000-03

糖尿病是临床诊疗中较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病情不断加重,极易导致其他严重的肾脏疾病、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基于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实际情况,进一步为其制订科学有效及针对性较强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1]。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其主要是因为患者机体燥热伤阴所致。针对早期对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时需基于养阴生津、健脾益气角度,予以中医药膳食指导治疗,有助于调节和改善患者的代谢紊乱现象[2]。基于此,将泰安市中医医院营养科2019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120例早期糖尿病患者為评价对象,评价分析中医药膳食疗法对其病情控制的效果及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泰安市中医医院营养科2019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120例早期糖尿病患者为评价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女25例,男35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5.82±5.80)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50±0.71)年。观察组患者女27例,男33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6.33±6.35)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65±0.82)年;两组临床相关性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与1999年WHO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符合[3];②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此研究报经伦理学组织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疾病;②机体处于应激状态;③合并心功能不全。

1.3  方法

两组均进行饮食控制,即综合考虑热量、脂肪、胆固醇等的摄入量,要求患者每日摄入热量≤104.5 J/kg,蛋白质≤0.6 g/kg,胆固醇摄入量需控制在300 mg以内,脂肪摄入量≤总热量的30 %。基于上述饮食控制,对照组予以常规降糖药物治疗,餐前30 min予以格列喹酮片(生产企业:北京万辉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0940258),口服,30 mg/次,3次/d,持续治疗28 d。

观察组基于上述饮食控制及常规降糖药物治疗予以中医药膳食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基础调查情况。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面对面询问方式对患者日常饮食习惯、每餐实际进食量、运动情况、体质量指数、腹围测量数值以及血糖血脂水平等信息进行充分了解。(2)评估患者机体营养状况。根据调查结果综合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并针对性实施饮食健康宣教。(3)中医药膳食疗:①膳食食谱。具体可细分成主食和副食类,主食以全麦食物、黄瓜白薯薏仁粥等为主。副食类以枸杞玉米汤、豆腐汤以及豆芽雪梨汤等为主。科学指导患者每日进行有氧运动,运动时间可保持在30 min左右。②制订药膳食疗方。根据患者个人体质的辨证及糖尿病分型,采用个性化药膳食疗方。津伤燥热型患者,予之五汁饮(马蹄汁20 mL、麦冬汁10 mL、梨汁30 mL、藕汁20 mL、芦荟汁25 mL)、苦瓜杞子鲮鱼球(主料取100 g鲮鱼肉制为球状,配料取100 g鲜苦瓜、5 g枸杞子)等;阴津亏虚型患者,予之葛根红枣绿豆汤(大枣10 g、鲜葛根30 g、绿豆50 g)、玉竹乌梅茶(乌梅5个,玉竹15 g、麦冬15 g、北沙参15 g、石斛15 g)、花粉生地杂米饭(花粉30 g、生地黄60 g、杂米100 g);气阴两虚型患者,予之北芪淮山汤(黄芪8 g、淮山药10 g、麦冬10 g、生地黄5 g、兔肉100 g)、八宝饭(大米100 g、薏苡仁10 g、淮山药50 g、莲子10 g、大枣5个、核桃2个、龙眼肉5 g、红豆5 g);阴阳两虚型患者,予之核桃山萸肉炖羊肉(核桃1个、山萸肉2 g、巴戟天5 g、熟地黄10 g、羊肉100 g)、韭菜杞子炒鸡丁(韭菜100 g、鸡丁100 g、枸杞子10 g)、芡实核桃杞子饭(芡实15 g、黑芝麻10 g、大米100 g、枸杞子5 g、核桃2个),持续干预28 d。

1.4  指标评测

对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以及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展开评测对比。①以1~4分制评分法对中医症状(疲乏、口干、腰酸、夜间尿频评分)计分实施评价,分数评测结果越高,表明患者临床症状越明显。②疗效评定。显效:症状计分结果以及尿白蛋白排泄率经观测降低幅度均>50 %。有效:症状计分结果以及尿白蛋白排泄率经观测降低幅度均在>30 %,但最大降幅≤50 %。无效:与上述标准不符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疲乏、口干、腰酸、夜间尿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两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基于中医药膳饮食角度为早期糖尿病患者制订科学合理的食疗方案,可有效控制和调节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有利于及时纠正机体代谢紊乱现象,对糖尿病防治以及病情控制均具有显著作用[4]。临床实践过程中,首先,应依据患者自身对中医药药膳疗法的认知度对其实施综合宣教,并详细介绍中医膳食疗法的功效作用、具体食用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基于此,结合患者的个体化病症,对其采取临床对症治疗。通过辅助科学合理的膳食疗法,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5-6]。

目前,中医药膳疗法在糖尿病的病情控制中取得了广泛应用。通过结合患者的病症情况,为患者采取针对性较强的中医膳食方案,有利于控制患者糖尿病病情进展[7]。早期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疲乏、口干、腰酸以及夜尿频多等。基于中医膳食调理角度,促使患者上述症状均得以有效缓解,从而可有效控制疾病。基于患者的病症表现予以中医药膳食的对症治疗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8-9]。本研究中,观察组中医膳食疗法中主要构成:杂粮、杂豆、玉米,药膳同源中药:山药、莲子、玉竹、龙眼肉、大枣。通过此种中医膳食方案,可起到清热、生津止渴之功效,进而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有效缓解,疾病控制效果理想[10]。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症状改善情况所测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评测所得数值与对照组、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

综上所述,针对罹患早期糖尿病患者,临床选取中医药膳食疗法,可有效促进其临床症状及疗效的改善和提升,血糖控制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冯淑新.中医饮食及情志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8):145-146.

[2]李俊,宋啟宾.中医药膳食疗对早期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6,21(3):255-257.

[3]李雪莉,姜亚云,张景玲,等. WHO与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诊断标准异同的探讨[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0, 16(2):87-90.

[4]程霞.中医食疗药膳治疗Ⅱ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3(6):149-150.

[5]范莹,胡晓艺.观察中医食疗药膳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9,31(29):66-67.

[6]魏宝永,郑斯玉.药膳辅助治疗中早期糖尿病肾病37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6):63-64.

[7]王征.64例糖尿病中医食疗与常规治疗临床效果对比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4):77,80.

[8]李冰,陈莉.中医食疗用于糖尿病治疗的临床价值评估[J].中国保健营养,2016,10(26):155-156.

[9]周瑶,范卉,吕敏敏,等.中医辨证食疗方在老年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10):81-83.

[10]钟枫华.中医体质辨识结合饮食调护有效控制糖尿病[J].华夏医学,2016,29(1):77-80.

猜你喜欢
中医可行性
IPTV 8K超高清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螺旋CT对食管癌手术的可行性评价
浅谈出行及服务MaaS方案在XX市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五家渠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行性改造研究
糖尿病患者的中医饮食护理相关问题分析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社区中医干预初产妇产后焦虑及抑郁的效果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
可行性指南长袍正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