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的EPR实践模式应用及分析

2021-11-23 00:01叶洪姚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2期
关键词:沙盘双创应用型

文/叶洪姚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这些要求都为新时期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水平,推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组织在校期间有创业意愿的人才参加创业实训类课程,对于已经有创业实践经验的这部分人才开设企业经营管理培训课程。ERP沙盘模拟实践是集创业案例、角色扮演、创业评价为一体的辅助训练教学方式[1]。ERP模拟实践从创业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判断相关企业的发展动向,制定并执行企业在产品研发、市场开拓、销售、融资、生产等方面的短、中、长期策略,体验经营企业的过程,感悟企业经营管理的真谛。因此,ERP沙盘实践课程可以作为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补充。当前,高校创新创业培养已经从尝试探索阶段发展到细化分层、多元发展的新阶段,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创新创业系统完善度不足

“双创”教育在我国已经实行了较长时间,但是高校并没有重视这项教育。同时,在大学生“双创”教育理念方面也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运用于实际更是无从谈起。为改变这种情况,当前一些学校开设了“双创”教育课程,甚至还有学校开设了专门的班级。尽管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已经加大了对此项目学习的重视力度,但是课程教学方式依旧相对零散,并没有统一化。

(二)创新创业的有利条件薄弱

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不断增加,应用型本科高校越发注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但是就业难问题并没有因此而有所转变,学生在进入社会后依然找不到满意工作。学校没有意识到“双创”教育可以解决就业难题,导致“双创”教育流于表面,并未彻底转变学生传统就业方式的固化思维[2]。

(三)对创新创业培训认识不够、定位不清

创新创业教育分为创新和创业两个方面从事教育活动。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含义,相关学者们从两个角度进行了阐述,在广义上是指一种有关创造新的伟大事业的教育实践活动;在狭义上是指一种有关创造新的职业工作岗位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帮助大学生实现自主选择职业、灵活就业或自主创业为目标。

由于政策要求和学校大力支持,造成“创新创业类”培训遍地开花,既有创新创业学院开设的人才培训,也有各个学院开设的专业培训,培训的名称雷同,人才培训内容大同小异,严重挤占正常的专业培养学时,给学生学习增加了负担。另外,人才培训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对培训定位不清,边界不明,造成一拥而上的局面,表面看欣欣向荣,实际效果大打折扣,部分授课教师对本培训的培训标准都不知道,更谈不上教好学生[3]。

(四)培训考核过于简单,教学效果难以评估

现有的创新创业培训一般注重结果考核,轻视过程考核,用纸质文书来作为创新创业能力评价的主要依据,甚至用参加比赛获奖的奖项或荣誉直接代替培训学习成绩,培训考核成绩在学生心中认可度不高。创新创业培训的管理不够严格,实行放养模式,学习成绩好坏与创新创业能力强弱没有关系,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很难在短期内看到明显效果,创新创业培训的效果也很难有定性或者定量评价[4]。

二、ERP沙盘实践培训在创新创业人才中的应用优势分析

ERP沙盘实践培训在高职院校中开设的时间比较早,涉及的专业面也广,人才受众群体多,人才培训体系相对完善,不管是从标准制定、培训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还是人才的培训与考核都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培训体系。ERP沙盘实践培训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将“课证赛”相结合,专业教学和就业创业有机结合。因此将ERP沙盘实践培训引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了ERP沙盘实践培训在企业概念知识、团队建设、企业经营过程管理实训、战略规划等方面的作用,对创新创业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实现ERP沙盘实践培训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深度融合,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在人才培养过程的深度和广度。

(一)建立培养“双创”人才的培养目标

ERP沙盘实践培训的教学目标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的教学目标存在互通之处,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双创”教育,需要基于专业基础教育中融入“双创”教育,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创新精神是指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创新意识与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是指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掌握创业知识,感受创业过程,培养企业家精神,让学生具备开设新企业与开启新事业的能力,获得将来从事不同工作的必备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及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可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具备一专多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5]。

(二)设立管理和运行体系

ERP沙盘实践采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三阶段法开展教学,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在学校实践教学管理部门指导下,构建创新创业学院或创新创业教育中心[6]。在开设创新创业有关课程时,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创新创业学院或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开设相关必修课程和创业类、管理类以及经济类选修课程,不同院校需要根据本专业特征开设相关的创新类课程[7]。

三、创新创业实践定位分析

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从所涵盖的内容上来说,主要是指创新创业教育中实践教育的部分,而这方面的实践教育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育也高度关联。由于理论与实践这两个方面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固然有两者统一的一面,也有不能忽视其对立的一面[8]。在创新创业的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各有其相对独立的体系,彼此关联紧密又各不相同。创新创业教育尤其是实践教育是应用本科必须要加强的教学环节,这类实践教育侧重于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养成,也是学生进行探索性活动的基本条件。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不同于专业实践教育,其对于学生能力与素质提升有着直接作用。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现有学科的补充,从育人本身来讲,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短期解决就业问题的工具,但是国内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联系起来,势必造成以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和短期成果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这会导致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在整个教学体系中产生错位。就当前情况来看,大学生对于市场风险的识别和判定、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对企业、市场和专业关系的综合协调能力、对系统性活动的管理能力、持续学习和知识运用的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欠缺。尤其是在知行合一方面,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如果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不足将会降低其创新创业成功的概率。

四、结语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是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现代化培训方式。创新创业人才培训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利用ERP沙盘实践培训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考核与评估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推广应用到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中去,实现专业教育和应用教育融会贯通,补全创新创业培训在实操中的短板,对于充分挖掘和利用高职院校资源,提升人才在创新创业培训效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现代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沙盘双创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沙盘活动设计、实施和反思——以武夷山一中沙盘活动开展为例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浅析供应链管理沙盘模拟在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