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教师队伍发展建设的思考

2021-11-23 00:01杨阳陈巍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2期
关键词:着力教师队伍高质量

文/杨阳 陈巍

一、坚持教师发展第一要务,确立建设目标和思路

首先,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针对教师个体综合素质、教师队伍总体结构和教师队伍发展趋势,认真分析教师队伍现状、高质量发展需求和国家相关要求,准确把握影响发展建设中的关键性问题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性问题,明确发展建设中的机遇与挑战,理清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建设的逻辑起点和逻辑主线。其次,遵循名人带动、梯队储备、结构优化、环境支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规律,按照新时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确立科学的发展建设目标和思路。确定发展建设目标和思路的基本策略是:坚持能级化育才、梯次化成才、领域化人才培养战略,采取动态结构最优化、研究方向体系化、创新成果标志化培养举措,努力打造学历与能力并重、教学与研究互动、职称与称职平衡、学识与学缘双优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坚持以教师为本,不断满足教师队伍发展需求

高校教师是办学治校的主体力量,是教育系统的核心要素,是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必须坚持以教师为本,更新观念、完善机制、改善环境,不断满足教师发展的物质、精神需求,推动教师队伍整体发展。

(一)更新观念,着力提高教师地位和作用

教师队伍是办学治校的战略资源[1],把教师队伍发展建设摆在战略层次、放到重要位置来抓。一是牢固树立教师队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教师队伍是实现高校教育系统功能的核心要素,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也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创新成果,更不可能有强大的社会和行业影响力,因此必须把教师队伍作为第一资源不断强化建设,推进教师队伍全面发展。二是牢固树立教师为本的观念。在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中,把依靠教师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满足教师需求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尊重教师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提高教师水平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聚集满足教师发展需求的最大外力,充分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力,全面激发教师队伍发展活力,全面推进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三是牢固树立尊师重教的观念。高校要在思想上重视教师,感情上贴近教师,行动上服务教师,大力宣传教师的价值和贡献,不断突出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使教师获得价值感和温暖感。

(二)完善机制,着力激发教师发展潜能

教师队伍发展机制建设对激发教师发展潜能具有基础性、长期性、根本性和激励性作用。必须在发展中不断健全完善,形成推进教师队伍发展建设的有效机制。一是进一步加强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党对教师队伍发展建设有力领导的重要手段,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教师队伍发展建设的理论武装,把立德树人和能力提升作为教师队伍发展建设的重要导向,切实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全面提升教师立德树人的自觉性、积极性和能动性。二是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高校应紧密对接不同社会分工领域,精准选择合作企业,校企间实施学习互动、教研联动、事业牵动举措,按照走出去任职、请进来任教双向互动模式,有效推动教师队伍业务能力的提高。三是进一步完善奖惩措施,坚持约束与激励并重,奖励与惩罚并用,升迁与下降并行,健全完善奖惩制度措施,精准实施奖惩策略,把奖优罚劣落到实处,全面激发教师队伍建设活力。四是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优化调整,按照办学定位、国家相关要求和发展需求,综合考察教师在学科专业发展建设中的实际价值、梯队位置和长远需求,构建周期性动态优化调整机制,遵循能级跃升和优胜劣汰规律,应用到待遇确定、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以及选配各级领导等问题上。

(三)改善环境,着力满足教师发展需求

良好的环境是满足教师个体综合发展和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强力支撑。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发展的软环境建设,致力于满足教师、服务教师、发展教师、尊重教师,积极主动分析形势、机遇和挑战,查找教师队伍管理中的各式各样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着力激发教师高昂的精神状态和内生发展动力,提高教师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围;致力于及时发现矛盾、分析矛盾、化解矛盾,以共同的事业、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责任、共同的担当为支撑,加强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教育引领,培育博爱文化,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共赢的团队氛围;致力于学术的民主、自由,突出教师主体地位和作用,采取科学学术管理举措,充分发挥教师的学术交流优势,努力营造专家治学的浓厚学术氛围;全面改善有利于建设和谐共赢、学术浓厚的软环境。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发展的硬环境建设,以学科专业建设为牵引,以教师创新发展为动力,以满足社会服务为基础,强化学科专业建设的龙头地位,采取人才培养与研究创新双轮驱动战略,着力改善支撑教师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创新发展的硬件环境建设,实施软硬并施、虚实并存、教研并用建设举措,努力建成功能强大、布局合理、系统配套、技术先进的硬件环境,形成教师队伍发展建设的重要支撑。

三、坚持统筹兼顾,推进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统筹兼顾是推进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建设的根本方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要统筹兼顾教师队伍质量与结构、内部与外部等关系,扎实推进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一)着眼全局,推进全面发展

着眼发展建设全局,扎实推进教师队伍全面发展。一是着眼教师综合素质提高,推动教师个体全面发展。正确认识师德、师风、师能、师绩的关系,把“四师”作为系统工程全面建设,推进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优化[2],强化教师综合素质间的有机结合、深度融合、全面整合,加强“四师”工程综合性建设;认真分析所有教师的立德树人、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等工作能力,实施固强补弱、一人一策、综合提升的培养举措,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扎实推进教师个体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二是着眼教师队伍总体优化,全面推进教师队伍整体发展。坚持把培养学科带头人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把培养学术骨干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心,把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心,着力构建最优的学术梯队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配置,扎实推进教师队伍的总体优化。

(二)着眼和谐,推进协调发展

着眼营造和谐氛围,妥善处理和化解各种矛盾,着力推进教师队伍协调发展。一是在教师队伍建设的全局上推动协调发展。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和人才培养任务调控规模,根据时代需求不断提高质量,根据功能要求合理改善结构,着力抓好教师队伍规模、质量、结构的协调发展。遵循领衔人才带动、梯队人才储备、梯次激励晋升规律,着力抓好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与学术梯队人才的协调发展。遵循教师队伍个体服从局部、局部服从整体的发展原则,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个体,面、线、点精准布局,着力抓好个体、局部、整体的协调发展。二是在把握教师要素上推动协调发展。突出教师的互补、互动、互联、互撑,着力抓好和谐团队建设。根据教师个体要素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学缘、学识、学历、能力、职称、教学、科研等重点问题,着力推动学缘与学识、教学与研究、学历与能力、职称与称职的协调发展。三是在维护教师利益上推动协调发展。针对教师间的不同利益关系,致力于规范行为、落实制度、公平公正,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自觉维护教师的切身利益,推进教师队伍协调发展。

(三)着眼长远,推进可持续发展

着眼教师队伍发展建设的积累性、长期性和时代性,推进教师队伍可持续高质量发展[3]。一是在发展建设规划上突出可持续发展。建设思路和目标,要充分体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合理、清晰明了,形成可持续发展;建设发展原则,要坚持系统性、科学性、主体性、人文性、效益性相结合,形成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有力指导;建设发展措施,要注重打牢基础、突出重点、支撑高质量发展,提高发展建设措施的针对性、激励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形成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有效推力。二是在教师队伍梯次、活力、质量上突出可持续发展。注重遴选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梯队骨干各个层次的梯队人才,形成优化的梯队结构和良好的发展趋势,强化全面激励和综合培养,构建良好合作、和谐成长机制,激活人才存量、增大人才能量、提高人才质量,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三是在教师研究方向上突出可持续发展。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必须确立自己稳定的研究方向,在稳定研究方向上,开拓进取,探索研究,不断创新发展,促使教师在持续研究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获得研究成果,扎实推进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教师队伍建设在学校的战略目标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实施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建设对高校教育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提高教师地位和作用、激发教师发展潜能、满足教师发展需求三个方面,可以推进教师团队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着力教师队伍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四个着力”让人大履职更出彩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坚持“三个从严” 落实“三个着力”
坚持“四个着力”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