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制图及其实训课程的现状和改革措施
——以山西能源学院为例

2021-11-23 00:01刘茜秀梁芳楠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2期
关键词:制图应用型实训

文/刘茜秀 梁芳楠

尽管我国正进行从工业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跨越,但归根结底仍处于工业时代,伴随着工人分工模糊化和知识的快速更新,能够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越发的重要。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旨在为国际社会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1]。文章以山西能源学院为例,针对理工科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工程制图及其实训课程进行分析和探讨,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和教学成效中暴露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一、现状分析

(一)新建本科院校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2020年,全国高校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开展了线上教育,就山西能源学院来讲,大一、大二学生于上半年整个学期都在家进行网络授课,大三、大四学生进行了为期2至3个月的线上授课。教育资源的共享解决了大部分基础课程授课教师的难题[2],教师可挑选优质线上资源对学生进行授课,一方面减轻了教师首次线上授课的压力,另一方面学生也可接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对于相对专业课程并非如此,网络教育相对匮乏,而新建本科院校平时在线上资源基本缺失,导致开始时举步维艰。制图理论课程进行网络授课较为顺利,但其辅助课程工程制图实训的开展却困难重重。本院中制图实训的开展内容为autoCAD绘图。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生在制图课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一是实训内容的开展是基于对理论内容的掌握,线上授课课程中部分知识不能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完成课后作业掌握,这导致一些较为晦涩的知识点学生掌握的不好;二是线上教育没有对应的师生交流系统,学生在线上实训过程中与教师的互动不够及时和明确,教师不能边发现问题边解决问题。

在校授课期间,开展制图实训课程也是困难重重。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资源较少,以计算机机房为例,院部机房数量不足10间,机房除了承担工程制图教学任务外,还承担着全院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任务。学校的招生数量逐年递增,教学班亦逐年递增,机房数量却屈指可数,导致正常教学任务的进行都存在困难。另一方面,为保证教学质量,在实训课程中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有限,而本院制图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二)学生与实际社会工作生活脱节

尽管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但学生接触到的社会场景仍然是有限的。学习任务繁重、网络世界诱惑过多、课外活动的参与占用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导致很多学生对国内外发展趋势,行业内企业发展进程的了解少之又少。信息的多样化与接收能力冲突,学生会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了解。休闲娱乐类信息接收的目的主要为了消磨时间,生活服务类信息主要为了获取生活上帮助,学习教育类信息主要是为了延伸学习内容,大部分为一些专业知识。可以看到,信息的接收主要为自主取得,而有些信息当下看来并非有用信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有成效,所以学生对这方面的了解更为匮乏。行业内相关信息属于专业领域,信息的开放程度较低,接触渠道也变窄,对于学生来讲,这些领域的信息更难取得。

(三)高等教育对学习能力培养的忽视

尽管我国正处于工业时代,但终归要向知识经济时代发生转型,部分高新领域已经开始转型。顺丰、华为等大型公司已经建立了企业大学,对其员工进行行业专业培训,随行业进展更新他们的知识体系和技术能力,发扬先进企业文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及时更新,可以说学生毕业后用到的知识尚未学习到,学到的知识无法满足工作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培养学生时,应该更为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工作后的各项内容才能从容应对。目前高校还是以一次性培养学生为主,大一到大四的教学内容包含理论课程、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仍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工程制图授课仍以传统授课内容为主,大量的课时为教师讲授,方式多以板书和多媒体ppt为主。这就导致两个问题:一是工程制图的知识点属于层层递进的关系,一个知识点跟不上后面的知识点就容易落下,导致很多学生越学越提不起学习兴致,产生厌学情绪;二是本门课程内容相对较抽象,板书和多媒体并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教学内容;三是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脱节,工作中制图主要以计算机绘图为主,学习中辅助课程为计算机教室授课,其余时间均为课堂讲授,学习应用计算机绘图的能力较差。

二、改革措施

(一)聚焦国家战略、聚合区域发展

目前我们正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高校应首先以国家利益为重,主动承担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使命,聚焦国家战略需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发展各校教学优势和特色,力争为国家发展建设添砖加瓦。同时,高校要服务区域发展,努力做到与区域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成为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山西能源学院的办校宗旨为发挥山西资源大省的优势,助力山西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山西资源转型并为山西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制图课程来讲,在上课过程中可以多给学生展示课程中相关的具体场景,将国家和社会的现实需求摆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自觉承担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任务。呈现企业发展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学习任务的重心放在基于理论教学解决实际应用上,培养学生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系统思维和能力,建立合作解决主要矛盾的意识。通过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联动,促进学院的发展,谋求一条学院和区域共发展共进步的道路[3]。

(二)完善教学资源、健全教师队伍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程制图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工具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先进的教学资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目前,许多版本的教材中配备了配套的二维软件,下载相应软件进行扫一扫,二维的图形就会转化成立体的三维模型呈现在界面上,极大地帮助空间思维能力不足的学生想象立体结构,同时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亦可同步建立相应的线上资源,方便学生课后复习,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队伍建设近期也应做到基本支撑学校教学科研活动,引进专业人才,对学生进行更为正统的制图教学才能培育出专业学生。之后,学校的教师队伍也应向高质量型跨越,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强化教学质量在教师绩效评价、职称评定系统中的比重。高校也应多组织培训,向优秀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和手段,向行业专家学习最新国家标准和国际进展,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合理规划专业教学内容,注重课堂思政

工程制图及其辅助课程应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其中理论教学部分的按学科专业基础课构筑;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基本技能层和综合实践与创新能力层。首先,应用型人才离不开扎扎实实的专业技能,学生只有做到有“一技傍身”,才能真正可用。这就要求工程制图课程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做到有针对性,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其次,要搭建好实践平台,让学生从“做”中“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抛出实际的工程案例,通过案例讲授理论知识和具体操作技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实践技能。

课堂思政的实施势在必行,工程制图课堂要引入课堂思政,落脚点应放在新时代工匠精神方面,在课堂上给学术传输工匠们精益求精、敬业奉献、专注坚持、追求极致的精神,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作风。

猜你喜欢
制图应用型实训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无声手枪如何消音?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二向反射模型在土地覆被制图中的应用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