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回归课程本真例谈

2021-11-23 01:39张新华
读与写 2021年23期
关键词:本真数学课程概率

张新华

(河北省迁安市杨各庄镇杨各庄初级中学 河北 迁安 064400)

初中数学课程的实践性和思想性较为突出,要想完成好这一课程任务实现数学课程价值观,我们必须发挥理念引领优势和资源整合优势,从课程模式设计和设备资源应用上动真功夫,科学切入信息化手段,以数学思想渗透和模型构建层面为抓手,下大力度设计出有数学课堂活力,充满生活实践趣味的本真课堂。主要是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主性被触发,教师优化的资源才会得以很好的利用,学生的数学思维和价值理念就会得以强化和落实,回归数学课程本真,高效落实课程任务就没有阻力,学生的数学素养就能得以充实和提高。

1.巧用智慧教学平台实现数学课程的回归

当今数学教学处处体现着信息化与生活化元素,处处依托于信息化和生活化平台。要想打造有数学活力的课堂,有数学思想和数学魅力的课堂,让初中生充满激情去探究和体验数学知识,就必须发挥平台优势,让初中生从数学活动中感知概率思想,融合数学思维,提升数学应答技能,从而轻松实现高效数学认知,轻松实现数学课程的精准回归,让学生学到"真实、可用"的数学。

比如,在组织《随机事件的概率》认知活动课时,教师采用了12学智慧平台,利用平台里的有关生活中概率的素材进行在线人机互动、组间合作,初中生在层层互动与生活活动中感知了随机事件的概率常识。尤其是对平台中的生活数据分析和事件可能性的常识感知,深度理解了跟概率相关的几个易混概念,了解每种事件的特质,并掌握了判断每种事件的办法,学会了找关键词和事件的核心特征。这就是数学课程回归本真的具体体现。同时,12学平台的在线抢答功能和书写传图功能的应用,有效刺激了学生在概率认知活动中的自主性,实现线上线下学习与互动分享的最佳设计。学生在这样的本真学习中准确感知了数学概率思想,这对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概率问题做好理论上的铺垫。

2.巧用思维导图工具辅助数学课程的回归

数学课程的逻辑性和复杂性,知识的系统性和融合性让学生应接不暇,知识结构与课程进度的安排让学生感觉数学学习很紧张。要想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紧张感,实现顺畅有序认知,教师可引用思维导图工具来帮助学生做好每个课时、章节、单元模块、专题模块的知识梳理。通过思维导图的使用培养初中生对已学数学知识形成架构的能力,让数学知识的学习更系统和完整,更全面有条理和思维。这种学习正是数学课程本真的回归,辅助学生总结反思素养的有效提升。

比如,在进行几何课程《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的探究中,教师在完成这一课时任务之后利用思维导图辅助本节课的小结。通过导图的精心设计帮助学生对基本的几何图形概念和图形的基本特征有了准确的、全方位的认知。尤其是对平面图形的特点分析上,借助思维导图的图谱进行对比学习,有效提升了学生对图形感知能力。同时通过导图帮助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总结反思素养的训练,让学生理解数学的本真就是数与图、数学与实践的关系,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几何思想做好铺垫。

3.巧用优质微课资源助力数学课程的回归

微课在初中数学上的应用已成为一种习惯。教师对课程难点的处理上习惯于运用微课来处理。数学微课的本身就是对专题的高效解读,是突破课程难点实施的有效手段,数学微课能从细节之处解决课程中的难点,能吸引学生对数学认知的主观性,能快速助力数学课程本真的回归,能让数学认知行为更加专业化和结构化,更加易于学生的理解内化和发散提升。

比如,在进行《全等三角形》的探究活动中,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方法去证明或者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思路。教师在课前预设了利用微课自学环节,先给学生提供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的解决方法。同时微课中的题目预设和讲解还突出体现了数学的题型变化、解法多样性、化一思想、分割思想、转化思想等理念。尤其是在证明题的相近题型处理上,数学运算与图形变化相结合上,推理过程的严谨性、规范性上,都需要有完整的、准确的数学表述,利用多种形式的微课精准解决这些难题,攻克数学课程难点。这种微课的作用正是让数学课程回归本真,让学生在几何图形认知探究中发散几何思维。

总述,数学课程回归本真目的是让学生学到"真实、可用"的数学,了解数图、数理思想方法,能通过所学达到所用的课程愿景。教学平台、思维导图及微课的融合使用,提升了数学课程设计的高度和效能,让学生在智慧环境下探究数学、感知数学本真,保证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自我训练和提升。

猜你喜欢
本真数学课程概率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概率统计中的决策问题
概率统计解答题易错点透视
利用绘本优化大班数学课程之浅见
概率与统计(1)
概率与统计(2)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本真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