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中职语文教学的探析

2021-11-23 01:39徐晓玲
读与写 2021年23期
关键词:阿甘多媒体中职

徐晓玲

(皖北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安徽 太和 236600)

在互联网互联网时代的浪潮下,中职语文教学受到了强大的冲击,给中职语文教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同时也伴随着教学发展带来机遇。当下中职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适应时代变化、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将互联网互联网的优势特点加成到教学中,以提升教学质量。

1.多种课程引入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推动力,相比普通高中,中职学生学习态度相对较差,知识基础相对薄弱,故激发学生兴趣发挥的作用更加重要。课程引入阶段是课程的伊始,在学生兴趣的激发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多采用口头语言引入,内容也多为联系前面学过的知识,感染力不强,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而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视频、微课、慕课等多种形式,在课程引入阶段就吸引学生眼球,从而激发学生兴趣,为之后语文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在《阿甘正传》这一课中,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视频的方式与学生一起欣赏电影,带领学生一起走进阿甘的故事。《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拥有着独到的魅力和教育意义,阿甘的“傻子”行为也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将注意力集中到阿甘身上,跟随阿甘一起“奔跑”,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再到进入社会、参军、成为战斗英雄、富翁,最后回归质朴,成为一名园丁;从亲情到友情再到爱情,可以说,阿甘的一生也是不断奔跑的一生,这样的影片本身就能给学生以巨大的教育意义。在观看影片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谈论会,让学生讨论观影体验和观影收获,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引导,带领学生从文学的角度欣赏《阿甘正传》。这样,利用信息技术,教师运用电影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引入课程,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后讲述的内容虽然会不同,但拥有学习兴趣的学生显然学习效率更高,更有利于学生感悟《阿甘正传》这部电影,并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2.多种手段烘托氛围,增进学生对课程的理解

在语文阅读中,理解文章意思和作者思想感情是重要的一步。但传统教学方法多以教师的“教”为主,教师一点点将文章的内容精细化地传授给学生,虽然有作者背景的讲述,但最终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是来源于教师,缺少自己的感悟。而由于中职学生知识基础普遍较薄弱,单纯的文字内容很难引起他们共鸣,故学生即使跟随着教师学习到了文章的思想情感,也多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多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多种手段烘托氛围,使学生在相应的氛围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3.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增进学生理解水平

中职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对于课文内容和作者思想的理解往往会浮于表面,难以深入理解作者文章的构思和深意。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就可以通过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方式,引导学生亲眼看到课文中事件发生的经过,化静为动,化虚为实,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感情,从而就能有效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一课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荷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然的氛围,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之后,教师就可以展示本节课的导航页面,为本节课的正式教学做好准备。其次,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行文线索,领会课文中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然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作者简介,简单介绍朱自清的情况,如作者的头像、个人经历和主要作品等等。再次,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荷塘月色》中重点内容,并进行配乐、配动画的朗读,在课堂中创设出荷塘月色的情境,让学生亲身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从而有效加强他们对课文景与情的理解。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荷塘月色》课文和感情变化的思维导图,使学生直观理解课文的行为线索,从而有效加深学生对散文中“情”的认知。这样,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教学,就能有效深化学生对作者深刻而复杂思想的理解。

总之,信息技术和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符合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需要,也符合中职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必须重视信息技术的作用,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营造趣味的语文教学课堂,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交流,引导他们积极思考课文中的相关问题,使原本枯燥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猜你喜欢
阿甘多媒体中职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关于中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思考
先有美丽心灵,才有美丽人生
多媒体高考招生宣传平台
英文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巧用多媒体 学生乐识字
移动云计算中多媒体工作流的节能计算卸载
成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浅析《阿甘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