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专注度

2021-11-23 01:39
读与写 2021年23期
关键词:恐龙创设情境

杨 微

(吉林省农安县合隆镇中心小学 吉林 长春 130216)

引言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大部分小学生的性格活泼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因此在课堂中的专注度较低,需要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专注度。尤其是语文学科,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语文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扎实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1.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会根据教学的大纲的要求,研读教材,对教材上的知识内容进行规划和统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确保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1]。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与知识内容相呼应的教学情境,还要注重考虑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习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将学生迅速带入恰当的情境中,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部编教材一年级《荷叶圆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首先将课题展示出来,引导学生齐读课题,让学生知道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与荷叶有关,然后播放荷叶在池水中生长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通过直观的观察,学生会发现荷叶的形状是圆形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们看得认真,听得专注,会迅速进入课文的情境中,感受夏天的美好,进而达到最初的教学目标。

2.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小学生的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因为刚刚步入小学学段的学生还不具备完善的学习认知,缺乏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为了避免在课堂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教师要保持学生的专注力。这时兴趣就成了有效的驱动力,在熟悉情境的引导下,学生会迅速进入专注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

例如,在部编教材三年级《带刺的朋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有关的问题情境,搭建与学生互动的桥梁,增强与学生在课堂中的沟通,活跃课堂氛围。如:同学们看到课文题目,首先想到的生活中见到过的带刺的东西是什么?先来交流一下的吧!”,会瞬间迸发出玫瑰花、沙棘、刺猬、鱼等答案,课堂氛围一下就活跃了起来,更好的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紧接着让学生猜一猜《带刺的朋友》讲的是哪种动物或植物,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便于教学程序的有序进行。

3.增强教学情境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专注力

“寓教于乐”是小学教学的主要方式,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过于刻板的教学方式不但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制约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在教学情境中融入趣味元素,增强教学情境的趣味性。这样学生能够深刻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爱上语文学习,形成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为提高课堂专注力创造有利条件[3]。

例如,在部编教材四年级《飞向蓝天的恐龙》的课堂教学中,这是一篇科普文章,讲述了科学家们提出的假说:鸟类很可能是小型恐龙的后裔。一直以来恐龙都是男生喜爱的动物,认为它是一个神秘、威猛的动物,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恐龙展示给学生,或者寻找恐龙的模型、玩具,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为了增强课堂趣味性,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恐龙的形态,进行动作或特征模仿,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课堂的乐趣,进一步唤起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促进学生形成探索求知的意识,使其能够提高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有效的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可以积极的配合教师,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课堂专注力,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快速融入教学情境,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大纲要求、学生学情,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保障教学情境的时效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恐龙创设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恐龙笨笨
恐龙跑的快吗?
恐龙大逃亡
第十二章 再见,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