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认可工作在质量基础设施中的重要作用
——第九届全国合格评定机构认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2021-11-23 02:06
中国纤检 2021年2期
关键词:认证工作导向高质量

2020年12月22日,第九届全国合格评定机构认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的召开主要是总结“十三五”以及2020年认可工作,部署“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及2021年重点工作安排,推进认可工作健康持续发展,为“十四五”开局奠定良好基础。

认可工作要始终站在国际化前沿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检测司司长董乐群在讲话中指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和决策部署上来.

第一,充分肯定2020年认可工作取得的成绩。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与广大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一起,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总局要求,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第二,准确把握新发展要求,切实履行认可使命。一是要把握好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二是要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首先,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其次,要从民生关注的重点产品和服务领域入手,拓展面向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再有,要发挥国际化管理工具优势,助力我国企业在各方面与国际接轨,助力提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三是要把握好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新要求。主要是加快建立与之适应的高水平市场监管体系的任务,以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创新作为激发市场活力的首要环节。四是突出关键环节,扎实推进2021年各项工作任务。

第三,服务好系统性监管,提升认可支撑力。2021年,认可检测司将以系统性监管作为认可检测市场监管改革一项基本要求,并以协同治理形成监管合力提升监管效率,从源头传递信任、服务发展。首先,要推进协同联动,加强认可约束与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联动,形成总局统一部署协调、各地局协力配合实施、技术机构全力支撑的良好局面。其次,要巩固认可监督创新机制,用好风险分析管理,强化退出机制,增强警示效应,落实主体责任。

第四,强化互认合作,提升认可影响力。国际性是认可的重要特性,认可工作要始终站在国际化前沿,以开放的姿态实施国际化战略;要紧紧抓住国际互认这一关键,始终以一张证书全球承认为目标,促进合格评定结果的互认采信;还要积极参与认可领域的国际治理,充分发挥国际认可组织的作用,持续跟进相关国际组织以及相关国家对技术性贸易措施要求的变化。

第五,加强战略研究,提升认可前瞻力。要自觉把认可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谋划,放在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总要求中思考,做好顶层设计;要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为手段,切实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以高标准、高质量为要求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相关工作,确保认可相关内容更好地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

质量认证的发展得益于认可的支持

现阶段,认可在质量基础设施中的作用以及认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传递信任中的作用已愈发凸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认可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质量认证领域中的作用,与日俱增。第二,中国认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目前,我国认可证书占全球总量的1/9,体量相当大,我国认可CNAS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互认项目基本全部参与,为我国质量认证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第三,认可为我国质量认证工作有效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国认证机构数量从221家增长到703家、证书数量由148万张增长到286万张、获证组织由49万家增长到80万家。第四,共同推进质量认证事业迈上新台阶。因此,我国质量认证工作发展还需要四个导向: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由于质量认证工作还有诸多问题,需要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来进行改善,尤其“十四五”规划把质量认证放在了突出位置,所以要解决问题必须要有改革创新的理念,特别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找准问题,并不断地完善制度。二是目标导向。目标导向就是服务国家发展大局。质量认证工作本质属性是传递信任、服务发展,包括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向企业、社会、消费者、政府监管部门以及国际上传递信任。所以要围绕着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格局来彰显其作用。三是供需导向。供需导向核心是提升供需水平,这也是我国目前的短板。“十四五”规划专门谈到,要加快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其核心就是提升供给水平。也就是说,要通过提升供给来满足社会各方面需求,因此要紧紧扣住供需导向,提升供给水平。四是坚持结果导向,维护公信力。首先,必须要保证证书的有效性和公信力;其次,证书的有效性和公信力以及质量认证工作的目标导向、供需导向、结果导向,也同样离不开认可工作的鼎力支持。

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加强认可自主建设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秘书长肖建华在CNAS工作报告中谈到,“十四五”认可合作发展的主要思路:

第一,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和上级要求。围绕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场监管总局的工作部署:一是要增强认可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紧密联系认可工作,从党中央整体决策部署中准确把握职责任务,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建议为指导,以提高服务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格局为目标,科学谋划好认可工作的“十四五”发展。二是要加强认可制度供给,聚焦绿色发展、人工智能等国家重点战略理念和新兴领域,根据认可潜在需求拓展现有认可制度的应用范围,推进新认可制度的研发应用,不断提高认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水平。三是要深化认可国际互认。要进一步推进认可约束监督,依托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认可约束、行业自律、政府监督五位一体的认证认可监管体系;不断强化认可约束、严格认可要求、持续推进认可监督,以及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体系整体效能的提升。

第二,认真谋划认可工作“十四五”发展新思路。今后5年,要努力实现6个目标:一是夯实质量基础,发挥自身作用;二是增加制度供给,提升服务能力;三是深化认可改革提升效率效果;四是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影响;五是加强宣传沟通,促进结果采信;六是推进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

2021年认可工作重点任务:

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着力加强认可自主建设,加快建立新认可制度,适时推出电子商务交易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和生物样本库认可等4项认可制度。

以服务“放管服”为抓手,独立加强认可技术支撑,围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健康要求,抓好6个服务,推动建立健全政府、行业和社会多层次认可采信机制,服务市场监管。

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独立加强认可深化改革,持续优化认可业务管理,研究制定加强认可维权以及认可入门把关措施,进一步加强社会监督,加强行政监督、专项监督结果与认可例行评审的联动。主要为:一是继续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认可专项治理行动,严格处理标准,完善退出机制,不断提高认可有效性;二是持续加强认可技术和政治研究,推进新技术革命对认可工作的发展方向以及模式的研究;三是推进远程评审评定,密切跟踪相关法规和国际认可政策变化,持续满足国际互认要求。

以规则对接为手段,独立加强认可国际合作,不断扩大国际多边互认成果,促进我国市场监管规则开放。主要为:一是面向国际市场,促进规则对接,继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认可机构建立的双边合作机制,不断拓展合作对象、合作领域和合作渠道;二是主动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创新发展,加快推进蓝牙检测实验室认可工作,为我国电子产品获得使用蓝牙标志的资格创造条件;三是持续跟踪美国能源资金计划以及美国政府对玩具和儿童用品的市场准入要求,助力我国相关实验室拓展国际业务。

猜你喜欢
认证工作导向高质量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偏向”不是好导向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法国养老服务认证工作的实践经验
做好贯标认证工作 全面提高档案质量
基于ISO 9001认证可简化CMA认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