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1-11-23 05:08李治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9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意识

李治傧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引言

营改增的全面实施,致使很多类型企业的发展重心不再仅以提高盈利为主,而是转向了对于成本的大力管控。建筑企业长期以来,注重项目质量与工期管理,然而对于成本管理的重视度却不足,对于工程成本的关注是最近几年内才开始的。市场全面开放背景下,建筑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建筑企业需要以保障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加大对项目成本的控制力度,降低成本支出,从而才能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具有高度动态性特征,在建筑项目施工的各个流程中均有涉及,因此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工作难度非常高。正因如此,目前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存在许多问题,亟待加强理论层面的研究,从而引导建筑企业提升自身成本管理水平。

一、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意义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个方面为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盈利水平[2]。建筑企业的本质仍然属于营利性组织,因此仍然以提高盈利水平与实现利润最大化为发展宗旨。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具有系统性特征,并非单纯的某一个环节的成本管理,既以成本管理的预算、控制、核算与分析划分为若干环节,又以工程周期划分为不同环节,只有不同环节的成本管理全面协作,全面杜绝在各个流程与细节上的资源浪费情况,才能真正发挥出成本管理工作在提高建筑企业盈利水平上的重要意义。第二个方面为有利于提升建筑企业在建筑市场的竞争力水平[3]。在营改增背景下,成本管理在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构成占比越来越高,原本的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模式与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传统的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模式更多地是考虑单纯地降低企业成本支出,然而与企业发展战略布局之间的联系断裂。据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模式,以先进的成本管理理论作为指导,帮助其提升成本管理水平,并实现成本管理同发展战略之间的紧密衔接,使强大的成本管理水平真正地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目前,建筑企业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普遍偏弱。首先,管理人员缺乏对成本管理的正确认知,建筑企业管理人员更加注重地仍然是工程效益与工程质量,并没有意识到成本管理工作与企业发展战略之间的关联,并将成本控制完全交由企业财务部完成,将成本管理工作与企业其他工作完全割裂开来,对于成本管理的关注也仅是从财务部递交的财务报表查看相关数据,然而未能注意到财务数据与预算数据的差异及相关原因的分析,甚至少数管理人员仅简单地查看财务报表,没有意识到存在成本差异。其次,成本管理属于系统性工作,涉及到的部门众多,各部门间需要沟通协作,才能保证成本管理工作顺利落实。然而目前不同部门在成本管理上缺乏必要的联系,因为企业存在成本管理意识的根本性问题,从而造成在成本管理上以部门为划分形成了信息孤岛,成本管理工作跨部门时便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二)成本控制过程断裂

目前国内建筑工程项目主要采用的会计成本控制方式,主要针对已经发生的成本进行计算,也就是所谓的事后控制。由上文论述已知,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具有系统性特征,仅仅采用事后控制的方式,是难以实现成本降低的目的。尤其因为建筑项目的施工通常属于一次性项目,采用事后控制的方式尽可以反映出成本控制结果,但不利于提升建筑企业成本控制水平。因此,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应该将自身的关注点转移到事先与事中控制。此外,目前建筑企业在控制成本时还存在“孤岛”情况,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成本管理、工程周期与施工质量均是非常重要的元素,然而目前建筑企业对成本管理的重视力度不足,存在过度关注施工质量,或者项目经理为了过度追求缩短施工工期而大肆增加人力与设施投入,从而导致在成本支出上过高。

(三)成本核算工作粗略

成本核算工作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建筑企业工程本身便具有极强的复杂性,而且不同工程项目在规模、性质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成本核算人员需要针对不同工程项目在成本费用上存在的差异进行针对性核算,从而导致成本核算工作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同时,因为部分建筑企业在成本管理时没有进行详细的科目划分,还存在成本费用分配方式使用不当的问题,在成本核算时出现多项成本混合问题,成本分配无法细化到具体施工项目之中,因此导致成本控制工作不精细。

(四)成本管理制度缺失

从理论层面而言,成本管理可以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计划、预测、控制、分析、核算与考核,然而目前因为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不足,成本管理工作普遍由财务部门单独负责,工程部需要负责工程进度,施工技术人员负责工程质量,成本管理与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但因为负责部门不同,且彼此之间联系缺失,导致成本管理通常难以得到有效落实。主要情况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是工程部为了赶工期,从而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加大人工与机械投入的情况,从而加剧施工成本投入;第二种是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仅考虑施工质量问题,根本没有考虑施工成本投入问题;第三种是工程质量不达标,项目后期将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导致工程返修与维护的工作量增大,工程建设耗费的成本也就会越多。

三、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提升对策

(一)提高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意识

成本管理意识的提升是全面落实成本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首先,建筑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培训与学习,尤其对于一些先进的成本管理理论,需要充分意识到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引导成本管理工作与其他企业工作之间充分衔接,从而落实好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顶层设计工作。其次,建筑企业管理人员需要衔接好不同部门,为不同部门在成本管理方面建立完善的沟通平台,充分保障不同部门在成本管理上的信息高效共享,从而逐步引导成本管理意识渗透到各个部门,从而达到全面落实成本管理的目的。最后,企业必须加大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宣传力度,使全体员工自觉参与到成本管理工作之中,同时可以配合一定的激励制度,使员工成本管理意识与自身工资相挂钩,从而自觉提升自身成本管理意识。

(二)完善建筑企业成本控制过程

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并非某一个部门或某一环节上的成本控制,在树立全员成本控制意识的基础上,逐渐完善全流程成本控制过程。在完善建筑企业成本控制过程方面,建筑企业需要依据项目周期,将成本控制分为事先控制、事中控制与事后控制。在事先控制上,建筑企业需要依据不同部门的成本预算情况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计划,如采购部需要依据采购计划制定采购成本预算,工程部需要依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资源消耗计划,各部门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计划。在事中控制上,建筑企业需要根据事先制定的预算管理计划进行定期审核,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超出预算的情况,同时严格控制成本消耗,确保预算管理可以得到有效落实。在事后控制上,建筑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成本消耗与预算成本消耗进行差异分析,并针对具体的施工情况分析是否存在预算不合理的问题,从而完善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三)提高建筑企业成本核算水平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成本管理水平与成本核算水平间具有密切关系,对于建筑企业而言,一方面应加强项目成本基础资料前期准备工作,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制定详细的成本核算科目。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从单个工程项目出发,对各项工程项目成本费用进行详细归集,同时采用适当的分配方式,计算得到不同工程项目成本差异,并明确当存在工程项目差异时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企业完善成本管理内容。另一方面,建筑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成本核算人员专业水平,增强专业性培训与专业道德培训,从基础出发,帮助建筑企业提高成本核算水平。

(四)完善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需要注重成本管理、施工进度管理与施工质量管理三项工作的衔接性。在项目开始之前,采购部需要依据市场及建筑项目实际情况,严格把关采购材料的质量与成本,同时与财务部之间达成沟通,保证材料质量与成本管理的高效衔接。工程部需要依据签订的工程周期要求与公司签署工程期协议,在协议中明确工程周期要求、工期超期责任及相关惩罚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如果因为不可抗拒因素出现超出工期的情况,工程部需要依据前期签署的工程期协议向相关领导与负责单位递交工程延期书面申请,同时必须保证正常延期情况与工程期协议中的情况相符。成本管理、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虽然在建筑企业发展中具有矛盾性,但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依存性,提高施工质量与缩短施工周期均将提高施工成本,但同时,施工质量较低或者超出施工周期的情况下,建筑项目同样存在后期问题,从而导致建筑企业出现额外的成本支出。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正确看待施工质量、施工成本与施工周期三者之间的联系,在确保施工质量与施工周期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施工成本支出。

四、结语

目前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然而一切问题的根本在于成本管理意识的缺失。据此,建筑企业首先需要从成本意识的提升入手,再关注到成本控制流程、成本核算水平与成本管理制度,从而实现成本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如何做好工程投标的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