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游戏策略 优化小学体育篮球教学

2021-11-23 07:13王浩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
灌篮 2021年22期
关键词:篮球技能小学生

王浩 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

在小学阶段,开展体育学科教学目的在于锻炼学生身体,使其能在课堂上放松身心,缓解巨大学习压力,并让小学生掌握更多体育技能,为其健康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在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可立足课程内容,借助游戏这种有效且小学生喜爱的方法,对体育学科篮球教学进行优化。将小学生兴趣与热情快速激发,使其能在学习与训练中更加主动、积极,让小学生能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下掌握好篮球技能,得以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用游戏优化小学体育篮球教学的作用

小学篮球教学是体育学科中重点部分,开展目的在于锻炼学生身体,促使其身心健康成长,同时又能让小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更多篮球技能。但前提是方法一定要用对,否则只一味枯燥讲解、示范与反复训练,只会让小学生更抵触。因此,优化教学是首要任务,而借助游戏这种有效策略可有非常多的作用。首先,可改变课堂沉闷的氛围,为小学生打造良好学习环境,使其能产生愉悦、轻松的心情,从而缓解学习压力;其次,可满足小学生学习需求与成长规律,使其在课堂上更加专注、认真,有利于小学生篮球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最后,可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确保小学体育学科篮球教学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1]。

在体育学科中,篮球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具有十足的娱乐性,也是他们经常接触的运动项目,但在学习模式上却相对枯燥,不利于小学生进步与发展。而借助游戏策略优化小学体育篮球教学,对学生学习而言有很大作用。首先,能快速吸引其注意力,让小学生产生极大兴趣与热情,并可使其自主融入课堂,在游戏中轻松掌握篮球技能;其次,可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热烈、活跃,促使小学生保持新鲜感,从而放松身心,感受篮球的魅力与学习乐趣;最后能让小学生在训练与学习中更积极,不易感到疲劳,可使小学生学习有所保障,得以提高训练效果,确保小学生能实现全面发展与不断进步。

二、用游戏优化小学体育篮球教学的策略

(一)课前热身环节采用趣味游戏

在小学体育学科篮球教学中,课前热身环节极为关键,可为小学生接下来的篮球运动做好准备,不但能使其身体各项机能达到最佳状态,还有减少运动损伤的作用。如若只让小学生以单纯跑步等毫无新意的方式进行热身运动,长期则会使其感到厌倦,效果也并不理想。因此,在教学开展中,课前热身这一环节,教师可采用趣味游戏,在设计上要灵活多样,让小学生能保持新鲜感,同时可快速吸引其注意力,促使小学生更感兴趣。只有如此,小学生才能在热身环节中更积极,并达到理想效果,在接下来的课堂运动中得以发挥好潜能。

例如,在篮球运动开始前,需进行热身环节,教师可采用趣味游戏,吸引小学生参与其中。比如:听口令抱团游戏,让小学生围成一个圆圈开始慢跑,在这过程中,教师会发出数字口令,小学生要根据相应数字抱成一团,人数必须与教师所说数字相符,抱团失败的小学生要接受惩罚,可以是简单的深蹲、蛙跳或俯卧撑,能增加游戏趣味性。如此一来,可将小学生兴趣激发,使其主动融入游戏,并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确保小学生可在游戏中轻松达到热身效果。既能使其在接下来的篮球运动中减少损伤的可能,还能让小学生以更好的状态进行学习与训练,得以提高体育学科篮球教学效率。

(二)利用游戏替代反复训练模式

训练对于小学体育篮球教学而言是重点内容,可加强小学生技能的掌握,只有多训练才达到熟能生巧,但前提是教学模式必须进行优化。如若还是沿用反复、枯燥的方式训练,不但效果不理想,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小学生更抵触。因此,在课程开展中,教师应采取游戏这种高效且小学生喜爱的策略,代替以往训练模式[2]。如此运用游戏能快速将小学生兴趣与热情激发,使其主动融入其中,在游戏中轻松达到训练目的。既可让课堂氛围随之活跃起来,得以显著提高小学生篮球训练效果,还能使其感受到乐趣,从而实现明显进步。

例如,篮球包含诸多技能,还需小学生多加训练,务必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比如:运球技能在比赛中十分关键,教师应避免一味反复式训练,可利用游戏替代。先将小学生合理划分多个小组,两个小组同时做好准备,在固定距离的跑道上放置多个障碍物,从第一名队员开始,以运球跑的方式穿越多个障碍,到达终点后,再让下一名队员开始游戏,致使整组全部到达终点,速度最慢的小组应给予一定惩罚,可以让他们表演节目,能加强游戏的趣味性。如此一来,课堂氛围就会更加热烈且富有活力,能让小学生在兴趣驱使下主动融入课堂,在游戏中达到训练目的,将篮球运球技能掌握扎实。从而大幅度提高小学生训练与学习效率,得以突显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在实践中利用好趣味性游戏

在小学体育学科中,篮球作为常见运动项目,除了让小学生正确掌握技能,还应落实于实践中,可强化小学生运用能力,增加实战经验,有利于小学生进步与长远发展。但在实际中,小学生缺乏锻炼机会,所学得不到运用。因此,教师应对教学加以优化,可利用好趣味性的体育游戏,通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竞技类型的小游戏,可将小学生好胜心理与兴趣激发,使其能以高涨、兴奋的情绪积极融入课堂活动,在游戏中加强篮球技能的运用,促使小学生能扎实掌握。从而提高学习与训练效果,得以实现教师优质教学。

例如,篮球最主要的就是实践,当小学生掌握技能,经过有效训练,就会将所学运用于实践。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将小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开展小型的竞技游戏。比如:每组5人,在指定场地进行热身活动,教师讲解具体规则后,就可以开始游戏。这类接近比赛模式的游戏更具趣味性,也最能吸引小学生。教师可从旁给予指导,同时也应考虑到小学生年龄小、体能薄弱等因素,适当减短时间与缩小场地,让小学生能更好的发挥潜能。游戏结束后,教师再针对不足与错误之处进行详细讲解,让小学生能及时纠正。如此一来,可让体育课堂变得轻松充满欢乐,促使小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篮球技能,并掌握的更扎实,得以明显提高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效率。

(四)利用小组合作游戏引发兴趣

在小学体育篮球运动项目中,不但包含多种技能,也需要战术配合,更多的时候需要互相帮助,才能更好的发挥潜能,让篮球技能得到有效运用。然而在实际课堂中,小学生训练模式都较为固定,一般为集体或单人式,很少涉及互相配合,这将不利于小学生进步。因此,教学需加强优化,教师可利用小组合作游戏开展课程。一方面能让小学生拥有极大兴趣,并主动融入课堂,另一方面可在游戏中培养小学生团队合作,使其能更好的运用所学篮球技能,并认知合作的意义与重要性[3]。这样才能确保小学生篮球技能得到有效练习与进步,得以突显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篮球运动项目中,更关键的是团队成员的互相配合,才能获得优异成绩。教师可利用小组合作游戏开展教学,给予小学生锻炼机会。比如:可将小学生5-6人分为一个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对抗游戏,其中三人负责抢球,另三人负责运球与互相传球,直到终点,将球投入篮筐,如果中途抢球成功,则双方互换身份。以此种游戏可快速激发小学生兴趣,使其主动融入各自小组,并积极进行对抗游戏。在这过程中,小学生会自主讨论如何战术配合,以取得最佳成绩,在无形中加强了小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其能正确认知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可运用好篮球技能,得以提高小学生学习质量与多项能力,确保教学优化效果更加显著。

(五)在课尾放松环节可融合游戏

小学体育篮球这项运动中,整节课下来体力消耗较大,易产生疲劳感,在课尾环节需要让小学生们放松,将身体机能恢复到平稳状态。通常教师会将此环节忽略,而小学生无论是身体、心理还是精神上都处于紧绷状态,不利于接下来的文化课学习。因此,教师应优化教学,可在课尾放松环节融合游戏,让全员都能参与其中。但在游戏的设计上,教师要尽量做到运动量较小且相对舒缓,能让小学生身心完全放松,并逐渐恢复到平稳状态,同时也能让小学生感受到快乐,对下节篮球课程更加期待,只有如此才能显著提高小学生学习质量。

例如,当整节篮球课程结束后,小学生正处于兴奋状态,在身体各项机能、心理与精神上,状态都相对紧绷,教师可在结尾环节,利用游戏帮助小学生缓解此状态。比如:教师可组织小学生玩“木头人”游戏、拍手游戏、集体按摩游戏,也可以播放音乐,让小学生用跳舞游戏进行放松。以集体按摩游戏为例,让小学生排成三列,教师可播放音乐,由后排同学跟随节奏为前排同学敲背、按摩,再变换方向,反复进行按摩。如此一来,小学生就能在简单的游戏中得到放松,进而缓解身体疲劳感,并让各项机能、心理及精神逐渐恢复到平稳状态,长此则能促使小学生对篮球课程更感兴趣,得以明显提高学习质量及体育学科教学效率。

三、总结

在小学阶段,体育学科中篮球虽然是常见运动项目,但教学模式不应只是单纯讲解、示范与训练,这只会让课堂更枯燥,小学生更抵触,不利于他们进步与健康成长。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借助趣味游戏对篮球教学实施优化,可从热身、训练、实践、合作、课尾等方面出发,将游戏融合其中,可增加小学生兴趣,使其主动展开学习与训练,在扎实掌握篮球技能的同时感受体育学习乐趣。让课堂氛围更加热烈,得以实现教师理想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篮球技能小学生
街头篮球文化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快乐篮球进山乡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拼技能,享丰收
我是小学生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