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训练对运动员心肺能力的影响研究

2021-11-23 11:29赵文现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低氧心肺机体

赵文现

引言

低氧训练是20世纪80年代在前苏联模拟高原训练方法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体能训练方法,是指在高原低氧环境或利用人工模拟的高原低氧环境下,对运动员进行运动训练的低氧刺激,以提高运动员机体的抗氧能力和有氧代谢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自低氧训练的概念提出以后,迅速引发了世界各国的关注,随着相关研究成果的日益丰富及该训练方法在训练实践中的运用,极大地提升了教练员、运动员等对这一训练方法的认识,为更好地开展该训练奠定了基础。本研究结合低氧训练的研究成果,尝试就这一训练方式对运动员心肺能力的影响做概述性介绍。

1 低氧训练的起源与发展

低氧训练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最早是医学领域应用于改善病人体质的训练方法,由前苏联科学家谢切诺夫、医学教授斯特列尔科夫等创立,后来被该国临床医学研究所的专家卡尔琴斯卡娅将这种间歇性的低氧训练引入到运动训练中。初期,低氧训练主要是应用于马拉松、中长跑、游泳和自行车等耐力性项目,因其对提升运动员体能水平、竞技运动能力的显著效果,引发了世界各国体育科研工作者、教练员的高度关注,围绕低氧训练的研究和实践迅速展开。1991年,美国学者Levine提出了HiLo(高住低练)训练法,这是低氧训练发展历史上一个重要标志,此后美国、芬兰、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国家对这一新的低氧训练方法做了大量基础性研究,并通过建立Hi-Lo实验室和训练中心,推动低氧训练进入到运动训练实践当中。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学界对低氧训练特征认识的不断加深,一些新的低氧训练方式不断涌向,使得低氧训练的方式日益多样化。

2 低氧训练对运动员心肺能力的影响

2.1 低氧训练对运动员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机体的运动能力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心脏功能至关重要。在低氧训练中,通过指标监控能够了解这种训练对运动员心血管功能的变化情况。其中,STI(心脏收缩时间间期)是当前临床上、竞技体育训练中评价心脏功能的最重要的指标,具有准确、简便和高效等特点,其应用价值在国外已得到广泛认可。李广周(2014)以48名有良好运动经历的大学生运动员为实验对象,通过实验来探究低氧训练对运动员的影响,结果发现系统的低氧训练后运动员的STI有明显改善,运动员的心肌收缩力增加,心力储备也有明显提高,心脏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在低氧训练中,低氧环境刺激和特定强度的刺激,能使运动员机体内部形成氧分压的交替波动,引起机体交感—肾上腺轴的活性反射性增强,从而使心率加快,心肌的收缩力也得到了明显加强,心脏的泵血能力得到了明显他生,血管外周阻力减小,加速了机体内血液循环速度,最终促进了心血管机构的改变,提升了其调节功能。

2.2 低氧训练对运动员呼吸肌群的影响

低氧训练对运动员呼吸肌群的影响是多元的:首先,低氧训练能够显著提高运动员的肺通气量。低氧环境下,由于氧饱和度和动脉氧分压的降低,对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产生了良好的刺激,反射性地使呼吸中枢兴奋,促进呼吸频率的加快和呼吸深度的加深,通过肺通气量的增大而代偿性的改善组织的氧供,提高了机体内通气量和血氧饱和度;其次,低氧训练对机体的血氧水平也有重要影响,在竞技体育训练中,SpO2(即血氧饱和度)是评价运动员机体低氧适应的重要生理指标之一,由于低氧环境中机体处于缺氧状态,因而在运动训练中SpO2不易恢复,诸多研究都显示随着运动员机体对低氧运动的逐渐适应,SpO2下降的幅度逐渐减小;再次,部分学者通过对低氧训练期间血乳酸指标的追踪发现,低氧训练后期运动员机体内的血乳酸浓度明显下降,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提高,这也是机体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表现;此外,低氧训练能提高糖酵解酶的活性,使机体的无氧代谢能力得到提高。

3 结语

综上所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术界和实务界就开始研究低氧训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情况,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低氧训练的作用及影响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低氧训练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本研究以以往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重点分析了低氧训练对运动员心肺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低氧训练对运动员心肺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改善运动员的心血管功能,改善具体呼吸肌群的功能。

猜你喜欢
低氧心肺机体
低氧训练对提高人体机能影响的研究
动物细胞低氧培养相关调控因子研究进展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低氧抗阻训练诱发身体生理应激及力量适应的研究进展
教育部:将心肺复苏急救纳入学校健康教育
邓俊峰作品选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饲粮锌在畜禽机体中的作用
柴油机机体常见损伤的检修
浅析12V240ZJB柴油机碾瓦烧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