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效用研究

2021-11-23 17:24曾清清
就业与保障 2021年3期
关键词:朋辈心理咨询辅导

文/曾清清

一、朋辈心理辅导的定义及特点

(一)朋辈心理辅导定义

在美国,朋辈辅导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由于当时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部分心理学者便选择了一些优秀的学生进行专业辅导[1]。“朋辈”,释义为“同辈的友人、志同道合的友人”,这里的“朋辈”指年龄相当,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理念、生活经验的人,具有年龄相近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朋辈心理辅导,是指由年龄相仿的同学担任心理辅导员对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的非专业心理辅导活动[2]。

(二)朋辈心理辅导特点

我们常说的心理辅导,一般是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进行的,而朋辈心理辅导是基于朋辈力量兴起的一种半专业化心理辅导[3]。相比专业的心理辅导而言,朋辈心理辅导具有以下特点:1.辅导的主动性。专职心理咨询师通常只能被动地在心理咨询中心等待主动前来求助的同学,不能提前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而朋辈心理辅导员活跃在同学身边,可以有效主动地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同学,并主动进行辅导[4];2.辅导的快捷性。由于求助者和朋辈心理辅导员一般是朋友或同学的关系,他们能快速获取其信任,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因此也能快速了解求助者心理危机状况发展变化的背景及原因,并将这些原因告知于专业心理咨询师,从而使心理危机干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3.心理危机的易排查性。由于朋辈心理辅导员与普通学生接触时间更多、交往更频繁,他们能第一时间发现心理及行为异常者,并在第一时间上报给辅导员,辅导员再积极与学院、家长、心理咨询中心联系,使处于危险状态的同学能得到及早发现、及早关注、及早治疗,避免不良校园事件的发生。

二、朋辈心理辅导体系的构建

(一)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的构建

朋辈心理辅导员按照“校心理朋辈辅导站—院朋辈心理辅导站—班级心理委员—寝室长”的朋辈心理辅导体系构建,通过以“寝室—班级—学院—学校”为平台,宿舍寝室长担任心理信息员,班级设立心理委员,二级学院设立院朋辈心理辅导站,学校组建朋辈心理辅导总站,通过搭建四级心理队伍,系统地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使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到每个学生[6]。

(二)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的培训

学校中的心理咨询中心老师、各二级学院的辅导员(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和全校其他心理学专业老师要构建起一支朋辈心理辅导的专业培训队伍,对所有朋辈心理辅导员进行专业心理知识培训,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咨询策略、提升咨询技能、促进个人成长[7]。另外,进行生生培训,校朋辈可以指导各二级学院朋辈开展学院心理活动;二级学院朋辈成员指导班级心理委员开展心理班会和班级心理活动;班级朋辈心理辅导员在班级中联合班委、寝室长等开展心理班会。虽然朋辈心理辅导具有辅导的主动性、辅导的快捷性和心理危机的易排查性等特点,但专业性不足是朋辈心理辅导队伍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在朋辈心理辅导队伍上岗之前,需由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同时,针对工作过程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心理辅导老师还需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培训。

(三)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

与专业心理咨询不同,朋辈心理咨询形式更为多样。第一,利用传统宣传工具如校园展板、横幅、海报和新媒体平台等宣传心理健康理念,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宣传心理健康及心理教育理念[8];第二,组织开展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讲座、心理电影观影、心理沙龙等心理文娱活动,以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并充分调动学生对心理问题的积极关注;第三,采用素质拓展训练、团体辅导、心理运动会等心理学特有的行为训练法模式,让学生身体力行,使其从知识层面上升到认知层面再到操作层面,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第四,创新朋辈心理辅导形式,开展线上电话热线服务、微信公众号后台心理答疑等心理辅导活动,让学生倾诉难以面对面交流的心理问题,避免心理问题的二次暴露引发的心理危机;第五,充分发挥四级朋辈心理辅导队伍的作用,朋辈心理辅导员要积极主动发挥干预作用,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利用心理危机干预技巧处理一些心理危机事件,同时每周向班主任、辅导员汇报。

三、朋辈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

(一)充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队伍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生自伤和他伤等突发事件的日益增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实施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刻不容缓。然而,各地高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咨询中心,也配备了专业心理咨询师,但和与日俱增的心理问题相比,心理咨询师的力量显然十分有限,而朋辈心理辅导的加入,可以充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队伍,有效缓解当前专业心理咨询力量供给不足的压力,又能有效开展日常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活动,使心理健康教育更有针对性和侧重性。

(二)有效宣传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及心理咨询理念

虽然当前高校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但多数学生认为心理问题是自己的事,没有必要向别人咨询,也有学生认为去参加心理咨询就是患了心理疾病,担心别人知道后会被另眼相看。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朋辈心理辅导员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地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普及心理咨询知识,使学生走出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误区。同时,学生遇到心理问题后,朋辈心理辅导员要进行主动的心理辅助,让学生初步走出心理困境,体验拥有积极阳光心态的喜悦。

(三)及时发现心理问题,有效化解心理危机

与专业心理辅导相比,朋辈心理辅导虽然不够专业,但其却是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困境、获得外部支持的一种重要方式。根据笔者所在院校调查数据表示,对于“面对一些心理困惑,你愿意去向朋辈心理辅导员解决,还是找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解决”的问题,80.3%学生选择“朋辈心理辅导员”,对于“你觉得向朋辈心理辅导员咨询更方便还是向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咨询更方便”的问题,85.2%的学生选择了“朋辈心理辅导员”。可见当大学生遇到一般心理问题或者严重心理问题时,学生首先选择的求助对象是他们身边的朋友或同学,而非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因此,我们很难主动发现心理问题的学生,甚至当学生出现严重心理危机状态时,也很难被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及时发现,使校园心理危机事件频繁发生。朋辈心理辅导员作为大学生中的普通一员,可以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并利用培训所学知识去帮助这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有效化解危机。

(四)促进朋辈心理辅导员提升自我意识,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朋辈心理辅导员虽然为非专业心理辅导员,但他们进入朋辈辅导后都会经过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这就增加了他们的专业心理知识。在实际的助人过程中,他们不仅可以锻炼提高助人的能力,而且还能通过朋辈心理咨询反省自己、提升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因此,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别人,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自助水平和能力。

四、结语

新时期,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实施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不仅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和推广,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也可以充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队伍,能够有效帮助当前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对于预防和干预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朋辈心理辅导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作,不仅需要专业心理咨询师的业务指导,更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配合与支持。为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加大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与管理,以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猜你喜欢
朋辈心理咨询辅导
朋辈联合CBL在肾内科低年级住院医师技能教学中应用及效果评价
朋辈携手共赢成长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心理节活动掠影
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高校朋辈辅导的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