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潮绣课程创新应用研究

2021-11-23 17:24孟庆伟
就业与保障 2021年3期
关键词:潮绣针法微课

文/孟庆伟

潮绣作为粤绣的流派之一,因图案严谨、色彩瑰丽,运用金线、银线、绒线结合绣制,垫凸而富有强烈的装饰性,因而在全国各绣种中独树一帜。潮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精湛的手艺值得去学习。目前,有些高校为了使“非遗”潮绣更好地传承,在艺术类课程设置中,开设了潮绣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潮绣的独特魅力,学习其独特的刺绣工艺,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和文化水平,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份文化遗产,推动传统艺术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振兴。潮绣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多以实操为主,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实践应用能力,将微课引入到潮绣课程中尤为重要。通过这种形式,更深入地让学生认识潮绣文化的精髓,从而培养出具有一定文化涵养、艺术底蕴和扎实技能的潮绣艺术传承人,促进其传承和发展[1]。

一、微课的优势与特点

微课(Microlecture),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近几年广东省也举办过很多微课设计大赛,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微课在课堂教与学创新应用中的有效模式和方法,挖掘和推广各地区的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

(一)教学时间短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分钟~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短而精的微课凝练了知识点,增加了学习效率,并且可重复观看。

(二)教学内容准确

“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符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有助于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主题突出

一个课程仅有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件事;教学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灵活

微课教学中的视频容量较小,支持网络在线播放流媒体形式,学生可以利用现代通信工具,将微课视频下载到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实现移动学习。课上,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手机、电脑的学习功效,让手机、电脑变成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学生在使用手机、电脑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课下,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清晰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利用电脑、手机,反复查阅相应内容进行学习,也可以“一对一”与教师线上交流,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由于微课借助于现代化通信工具,将视频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灵活,非常适合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高校“非遗”潮绣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授课方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点在于潮绣的历史了解以及潮绣针法的学习上。授课方式以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主角,使用固定的图案设计模式,被动地进行练习。课程中花费了较多的时间进行作品的分析和针法的实操演示,造成后期作业设计制作的过程时间紧张,学生无法制作出最满意的作品。潮绣上百种针法在课程中只能学到一小部分,造成课程教学的片面化。考核方式僵硬老化,造成学生积极性不高,应付敷衍作业居多,无法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效率低下质量不高

传统的教学只注重学生基本针法操作的教学,对于针法的运用及材料的选配和成品的制作很少涉及,更加无法满足融入到服装设计中去的要求。缺乏专业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很少有教师能够掌握丰富的教学知识的同时,还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三)教学资源浪费

潮绣大师工作室拥有专业的潮绣大师以及教学团队,拥有良好的刺绣文化环境以及潮绣历史资料,完整的设计制作工具及材料,平时一直在开班授课,这些优势条件无法在课程中突显,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三、潮绣微课的教学设计与应用

(一)准备微课素材

在授课之前,根据潮绣课程的特色,设计潮绣课程的内容。潮绣拥有上百种不同的针法,针对这个特点:首先,在授课之前,根据潮绣课程的特色,利用潮绣大师工作室得天独厚的环境跟条件,设计潮绣课程的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在课前选择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多幅作品,进行作品分析鉴赏,了解不同针法、题材所呈现出来的美学效果;其次,根据每幅作品所包含的针法,对每种针法进行操作演示录制,学生可以根据录制的针法与该幅作品进行比较与学习,这样更容易理解每种针法呈现出来的效果;最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与问题反馈,在课上认真地与学生沟通,充实、完善微课数据资源。

(二)教学过程合理设计

把分散的知识点通过微课的方式,让学生自行学习,精简、直接的主题可以让学生快速了解潮绣的技艺。在主题创新设计中,根据国际服装流行趋势和当前国内服装市场需求特点,与潮绣大师及工作室团队共同探讨,融入到不同的客户需求项目中,在课程中将班级学生分为5人一组,每组设计主题各不相同,同组成员的设计主题一致,但小组成员设计作品不能雷同。引入比赛机制,激发学生的兴趣,小组内部共同讨论,互相协作,通力合作,不同组别互相竞争,课程结束后进行统一的展览与点评。既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有效地促进绘画、潮绣技艺的熟练程度。

(三)优化评价环节

评价环节主要分为设计创意、刺绣工艺、成形效果三个环节。设计创意的评价标准是贴合主题、构思巧妙、构图完整;刺绣工艺的评价标准主要针对作品所选择不同针法呈现的效果以及针法的熟练程度;成形效果的评价标准针对的是所绣图案与设计图相符,色彩搭配合理,充分地表现了设计主题,整体绣工细腻娴熟。

小组自评环节,通过小组成员对整个作品参与度、完成情况、设计特色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学生在自我评价的环节中回顾整个课程的实施情况,会对自己贡献度、团体合作情况、作品效果产生深刻的认识,在之后的学习中可以做到不断改进。小组互评环节,让各个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可以让学生巩固课程所学知识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提升集体荣誉感,激发竞争意识,创设积极进取的班级氛围。教师评价由刺绣大师、刺绣教师团队共同对作品进行点评,纵深分析每一幅作品从设计到成形的问题,通过最后呈现的效果反推设计图稿存在的问题,让学生了解不同主题不同色彩与针法配合的最佳方式,使设计更加成熟。

四、微课在“非遗”潮绣教学中的作用

(一)充分合理利用课程时间

潮绣课程是一门以实操为主的课程,潮绣针法的演示操作在以往的课程中耗费较多的时间,上百种针法无法展示出来,只能针对极小的一部分来进行,造成教学效果的不深入,学生对潮绣这一“非遗”文化的理解比较浅显。微课程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将刺绣针法与作品连接起来,既可以学习针法,还能直观地感受到针法的成形效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根据设计作品选择合适的刺绣针法。

(二)改变教学模式

当前,潮绣课程的教学主要采取传统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微课教学改变了传统授课的灌输式、被动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下载微课视频,提前预习教学内容,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课堂上教师运用大量时间,进行课堂提问、学生在与教师探讨、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反馈意见,及时修改和完善潮绣微课视频。潮绣微课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这种创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潮绣的热情和创新精神。

(三)促进“非遗”潮绣的数字化保存与应用

潮绣数字化的保存是一项持久的工作,微课作为课程的重要知识载体,将针法对应作品进行微课的录制,对后期开展“非遗”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多年的课程建设,不断增加不同针法的记录,可形成庞大的绣品数据库。潮绣数据库的建设,也可以应用到大师工作室带徒授艺的课程中,对潮绣的数字化保护与技艺的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

五、结语

微课作为当前比较重要的授课方式,可以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对提升教学质量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潮绣作为实践操作较强的课程,微课的形式更能提升整体的课程效果。高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前丰富的互联网平台,多样化地进行微课教学,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课堂热情,拓宽微课的使用形式,更进一步地发挥其效果,实现“非遗”潮绣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非遗”潮绣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潮绣针法微课
文化创意视角下潮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浅议无极针法之九元气血针法
传承潮绣文化 开拓高校服装设计课程新模式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潮绣的特点与其在新时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浅谈潮绣的特点与其在新时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
阻力针法联合针刺后溪穴治疗颈肌筋膜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