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2021-11-23 21:25陈许彬
活力 2021年7期
关键词:现代化战略农民

陈许彬

(中共宿松县委党校,安庆 246500)

引 言

近年来,全面推广乡村振兴战略,使得我国农村整体发展模式得到优化,也使农村的现代化发展面临更为复杂和艰巨的挑战。现阶段,我国乡村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农村整体发展却不够多样化,甚至还存在发展计划不合理的现象。对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而言,局限于农民收入的提高,远远不能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乡村振兴理念的提出和相关政策的推广应用,其根本目的是从多个方向推进农村现代化改革的进程,实现农村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现代化综合发展。因此,深入实施并全面推广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局限于乡村经济发展,而是要将乡村经济发展作为起始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保证农村发展过程中每个细节的现代化,有效改善人民生活。

一、深化农村改革的意义分析

伴随现代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行过程中,农村发展在农业方面出现的问题,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造成了最为致命的影响,严重限制了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从而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行造成了很大程度的限制。为了促进农业的有效发展,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就必须重视农村改革的深度,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村改革深入程度,才能够使农民主动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设过程中,从而实现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有效建设,全面带动我国的社会发展。

二、有效深化农村改革的策略分析

1.对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进行巩固优化

为了有效深化农村的整体改革,就需要在改革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农民的自身作用,引导农民开展自主经营活动,并构建乡村发展管理体系,从而促进经营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得到优化和巩固,维护农民的基本权利。想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对农村现行的经营制度进行全面优化创新,还必须重视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平衡农民和土地之间的关系,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因此,在深化农村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以“土地属于集体”这一土地理念作为根本,有效协调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复杂关系,保证农村发展始终处于协调和平衡的状态。

2.增强农村的道德建设

为了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重视农村的道德文明建设。在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展开农村的道德文明建设,提高农村人民的道德文明意识,从而提升农村整体的思想文化水平。农村的发展落后于城市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农村人民的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于乡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认知不足,从而导致农民的主动参与度较差,使得农村的现代化改革与城市的现代化改革差距越来越大。因此,为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必须大力开展农村的道德文化建设活动。不断增强道德教育和对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宣传力度,还要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大力开展农村特色教育,通过强化发展精神和革命精神的方法,增强农村道德文明整体建设力度。与此同时,对于优秀的手艺人和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也需要进行保护和宣传,让农村人民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铭记根本,实现农村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深化农村绿色发展程度

首先,需要全面治理农村的环境问题。为了能够有效治理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需要从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探究环境问题的治理方法。比如,可以在农村多处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点,减少村民随意丢弃垃圾现象发生的概率,在保护环境的同时,美化农村的环境风貌。如果乱丢垃圾的问题比较严重,那么就需要每天安排专人对村民的垃圾进行回收,还需要安排更多的清洁工清理农村公共地区的环境。与此同时,还需要全面构建农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系统,保证垃圾有效处理机制能够覆盖农村整体。除了对垃圾废物进行有效处理,还需要重视污水排放问题。农村对于污水排放处理问题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随意排放,不仅会影响农村的生态环境,还会对农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危害。所以,为全面优化农村的生活环境,就必须重视以厕所垃圾为主体的污水问题。除了对影响农村环境的问题进行有效治理,还需要大规模地在农村开展环境教育方面的宣传科普讲座,引导农民全面形成环境保护理念,实现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治理。

其次,要对农村的山水林田进行统筹治理。在农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落实环保理念,建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融合的可持续发展。在深化农村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山水林田的保护和治理,不断优化并完善山水林田的养息系统,实现自然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与此同时,需要根据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划分禁止打猎区域和禁止砍伐、禁止捕捞区域,对稀有动物也要进行严格的保护,从而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全面增强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力度,增强对于湿地、森林等自然环境的保护速度和保护力度,从根本上保护农村的山水林田,实现环境友好发展。

4.全面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质量,就需要严格按照质量兴农战略,对农业生产进行优化创新。认识到质量兴农的重要性,保证农业生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符合标准,才能够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有效优化,全面提高农村经济实力,缩小城乡经济差距。要想有效实施质量兴农的发展战略,就要有针对性地优化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创新能力,优化水产、农业和林业等具体产业的发展经营模式。除此之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适当对农民进行文化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及生产能力,保证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和生产设备能够被有效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如果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素质较低,就很难主动地学习并应用全新的农业生产思维,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只是一味地采用传统的耕作方法,即使农村推广并配置了智能化的农业机械生产设备,农民也不能完全学会使用科技化农业设备,导致农业发展的质量提升速度较为缓慢,不利于农村改革的深入。

结 语

总而言之,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对农村改革进行有效深入,从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入手,对农村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不断总结和深入分析,坚持走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在农村改革的过程中,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念和精神,从农村经济发展入手,实现农村经营制度、农村生活生产、环境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全面改革,有效解决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面对的关键问题,提高农村生产的质量和产量,从而提高农村人民的基本收入,优化农村整体的生活环境,尽可能缩减城市农村的生活差距,实现共同繁荣,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现代化战略农民
耕牛和农民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农民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央视与中移动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