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经营风险识别与应对探析

2021-11-23 21:25刘世俊
活力 2021年7期
关键词:经营风险管理制度经营

刘世俊

(山西东昇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原平 034100)

在近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分论坛“风险管理: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中,相关嘉宾以“黑天鹅事件”为引,谈论到企业的经营风险管理问题。风险是企业经营的生命线,制造企业面临各种客观存在的经营风险,有效地识别和应对风险,是制造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企业预期经营目标的关键点。

一、风险的含义

经营风险是指制造业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产生的不确定因素导致的企业经营发展的滞缓和企业价值的变动。根据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盈利,可将经营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和机会风险,纯粹风险只有带来损失这一种可能性,机会风险则在带来损失的同时还存在获利的可能性。按照企业实现目标层次划分,可以分为企业战略风险、企业日常经营的管理风险及财务风险。所有的经营风险都是始终贯通在企业经营的每一个过程中的。

二、风险识别

如果将经济市场比作江洋大海,那么企业就是在大海中劈波斩浪的航船,无论是大船还是小船,都要经历市场大海风浪的考验。企业的经营风险就是经济市场上暗藏的礁石和一股股风浪,它们隐藏在风平浪静的大海中,时不时地窥望着行驶的航船,时刻准备将航船拖进大海中。

风险是无处不在的,有效地识别风险就会让风险控制游刃有余,进而有效地避开会吞噬企业发展的风浪及暗礁。风险识别是企业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将企业面对的、潜在的风险加以分析判断,并且做好分类归纳,鉴别风险的性质,做好风险应对的基础工作。

企业的风险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识别。

战略风险:一般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宏观的、无法掌握的因素对企业的发展战略造成的风险,这一类的风险直接关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情况,主要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

日常经营风险:制造企业的日常经营会涉及各个流程,在每一个流程中都会有风险的发生,如管理层不负责、员工不诚信、技术缺陷、岗位设置不合理、流程太简单等导致的企业经营风险。

三、风险应对措施

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风险,需要在风险和盈利之间寻找平衡点,企业在面对已经发生的经营风险时,应该尽快做到接受风险、应对风险、转嫁风险、终止风险。而通过企业的风险识别机制,可以有效降低经营风险给企业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对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行识别之后,要尽快确立风险应对方案,按照避免风险、减少风险、分担风险、接受风险的原则,对企业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中,经营风险的应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健全企业的管理制度

凡事预则立,一套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应对企业的经营风险,掌握风险带来的后果,通过积极调整,减少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是应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基石,能增强企业对于风险的把控能力。企业治理的实质是一种受托责任的法律合同关系,以此来规范企业各利益相关人士的权利和义务,并各司其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治理出现缺陷,才导致企业经营出现风险。因此,我国的制造企业借鉴美国和德国的企业治理模式,如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德国的监事会制度,两者共同组成我国企业的完整治理架构,降低企业发展过程中发生经营风险的可能性。

(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为了有效实现其经营目标而设立的内部制度安排,是为整个企业而设立的,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受内部控制系统所管束。在许多风险案例研究中发现,企业的经营风险都是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和“空架子”所导致的。所以,为了应对企业可能发生的“黑天鹅事件”,要做好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管理和运作。

首先,从评价企业各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在企业的生产采购、销售经营、财务会计和人力资源等不同部门查找管理漏洞,识别并预警风险,查错纠正,对已经造成的损失提出早期弥补策略,减少企业损失;其次,内部审计深入经营管理的各个过程和行为,分析流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通过流程审查检验业务的合规性,在生产环节识别和预防风险,避免因生产计划导致产品销售积压带来的企业经营风险。

(三)建立有效的企业经营风险管理体系

在经营过程中,企业要想减少风险带来的影响,就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制度,以便在风险来临时可以尽快响应和处理。企业风险管理是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组建的具有自我纠错和防错能力的功能体系,是专门针对企业风险的监测和识别、诊断和矫正,承担着企业风险管理功能的运作,将对企业的战略管理和执行能力进行同步监测、识别及风险管控。

第一步,企业内部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必须具备敢于创新、严谨细致、处乱不惊、善于沟通等基本素养,熟悉企业和制造业的内外大环境,具有专业的业务素质。第二步,进行常规性的调查分析,防范风险的发生。从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流程中识别经营风险,预先警告。由企业的销售部门、安全储运部门、财务和经营管理部门组成联合检查小组,不定期地对企业经营部门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消灭企业发生经营风险的可能性。

(四)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面对企业随时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企业的经营者要有强烈的市场风险预警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企业员工要加强学习,掌握风险识别和防范的技术,加强对经营风险的监视、预警和控制,面对风险,要做到处乱不惊,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最终消灭风险。企业要将风险预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安排,列入企业的管理制度中,时刻关注市场竞争变化,时刻对企业发展充满危机感。要明白“昨天成功并不意味着今天也会成功,企业自认为最好的时候往往是最不好时候的开端”。

例如,企业可以定期确定危机主题,进行危机处理训练,提高企业风险管理制度的响应能力,还可以检测已经实行的风险管理制度是否有效。企业可以对员工进行公开的定期或者不定期的风险考核,加强员工的企业经营风险意识,增强员工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完善企业的培训机制,对企业中的销售部门和经营部门进行内控风险测试。制造企业的员工每月要进行安全生产的学习,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结 语

综上所述,我国制造企业的经营风险管理还有不足之处,尤其是对于现在的国际环境而言,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要想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定的席位,就要不断面对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和企业经营过程中不确定的发展因素,制造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将重心转移到建立、完善企业经营风险的管理体系上,确保在复杂变化的市场中能够稳健发展,提升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实现制造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

猜你喜欢
经营风险管理制度经营
制度与规范:近现代设计管理制度研究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房地产开发中的经营风险管理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王秉刚:电动汽车宣传应实事求是,管理制度要加强事后监管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
公路施工企业经营风险防范探析
论煤炭贸易企业经营风险及防控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