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赢”下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分析

2021-11-23 05:08陈艺丹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9期
关键词:合作共赢国际贸易命运

陈艺丹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前言

纵观国际市场,“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时代必然选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深入发展,各国之间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但是这些贸易往中发展中国家以及贫困国家参与能力不强,“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施,将沿线各国囊括其中,为各国提供了均等的贸易往来机会。“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目标就是为了促进国内企业“走出去”,推动国内资产出口到全世界范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吸引更多国外优秀企业入驻国内市场。依托国内资源优势建立经济合作区,提高周边国家贸易往来。企业要积极学习国外优秀企业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加速我国物流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关系

首先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发展的基础,国际贸易的实质是商品、服务、资源在各国以及各地区之间实施交易、销售活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国际物流是根据各国实际情况,跨越地域对商品、资源从生产地销售到消费地区,通过国际物流可以使商品和资源高效流动,对存储进行合理规划和控制。由此可见,国际物流是国际贸易的运输需求产生和发展的。国际贸易直接影响国际物流的需求量,国际贸易竞争力也直接影响着国际物流质量。加速国际物流行业发展步伐,随着国际贸易层次不断提升,牵引物流服务水平技术的提高,要求物流产业不断加大信息技术发展,改善运输条件,实现自身服务效率提升。促进现代化物流一体化发展,促进国内物流更为专业化。

国际物流促进国际贸易发展,随着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各国之间商品、资源频繁转移对国际物流的需求日益增加。促进国际物流在服务质量和流程得到很大进步的同时,不仅减少国际贸易成本,同时对完善资源配置也提供便利。随着国际物流不断改进与完善,其服务质量与效益的提升,为国际贸易发展创造更多发展空间,实现国际贸易企业节省大量物流成本,促进国际贸易公司实现资源更好分配与管理。

二、“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背景下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发展存在问题

(一)周边各国缺乏对“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抑制各国企业参与

“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宗旨就是为了实现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互惠互利。在促进国内经济平稳发展,深化我国对外开放进程,更是积极推动了沿线国家、地区经济合作发展。虽然“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成绩是有目共睹,但是部分国家出于维护自身政治、经济利益,对“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建设持反对态度,缺乏对“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甚至部分国家抑制企业参与到“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一直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存在戒备之心,影响“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挥其应有作用。

(二)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牵扯国家多,协同发展存在难度

世界各国纵横交错,所涉之地大部分都存在贸易往来与物流交易,这就给国际物流带来一定的挑战,首先部分国家地域交通环境较为落后,这是国际物流在进行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首要困境。加之各国之间关系复杂,受到宗教、发展水平、政治理念的影响,对“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理解各不相同,不能够准确理解、把握自身在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发展过程中应该履行的权利与义务,阻碍了“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顺利实施。由此可见在推行“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时,就必须做好地域交通环境调查,全面了解各国情况,包括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为国家物流与国际贸易发展奠定基础,形成互惠互利、互相尊重的良好贸易氛围。否则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将难以成功,更会阻碍二者协同发展。

(三)国际形势安全隐患突出,影响境外投资与运营

当前国际经济贸易往来,具有全球化属性,涉及众多国家,足迹遍布亚非欧,其中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其中部分国家政治局面、经济环境十分不稳定,部分国家常年战乱、瘟疫肆虐,当地政府顾及搞活当地经济,影响了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发展。影响我国有志参与到沿线物流建设企业积极性,出于安全考虑在具体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建立中持观望态度。影响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工作顺利开展与推进,影响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

三、“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加大合作认同感,推进贸易与合作

“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要始终秉承互联互通、互惠互利作用,致力于努力提升各国对其实施的认同。我国政府要加强建立“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协调机制,从促进各国经济效益触达,加强对“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容、特点、优势以及能够促进各国发展角度进行宣传,使各国明确“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政策层面达成共识,推进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发展。

(二)加强多边合作,创建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发展新环境

加强多边合作,构建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新环境,可以从两点出发,第一加强“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沿线国家的物流建设,完善国际物流交通运输通道建设,帮助经济发达欠缺、交通环境不理想的国家的建设基础交通运输网。充分发挥我国公路、航运、铁路、空运等管道运输的整体功能,为“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施打造辐射范围广、纵深式的国际物流通道,根据各地区实际状况,建立针对性交通运输设施。例如加大建设以蒙、孟、中、印、缅陆路物流为基础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并且针对这些国家地区地理位置与运输状况,帮助其建立合适的运输交通网,最终实现水、陆、空联运的国际物流网格布局,切实联通各国贸易,实现国际贸易的顺利实施。加大建立完善国际物流信息化建设,我国作为“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议者,要做好相关工作,加大调查与研究力度,规划好沿线国家物流线路,规范物流规则,积极建设与“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施相匹配的国际物流标准,加大国际物流运输装备、管理流程、技术标准建立,完善国际物流信息体系。实现沿线各国相关物流标准接轨,促进国际物流与过国内物流通道的合作交流。同时最为“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者,加大各国沟通合作,积极针对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中存在问题进行积极协商与探讨十分必要,这就要求我国政府要定期组织贸易各国联席会议.为推动世界国家通关合作,保障各国货物、资源安全性与通关率提供保障。促进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发展。

(三)提高物流企业与“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接,加速国际物流发展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物流企业发展水平有限,所以我国政府在“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背景下,要加大对物流企业政策、资金、技术支持,促进国内物流企业发展合作,集中国内物流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提升交易效益。并大力提倡扶持大型物流企业的发展。国内物流企业要抓住“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展的契机,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提高企业在国际物流企业中的竞争地位。依托“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展机遇,加大企业发展,提高企业信息敏锐度,认真研究国家大政方针,借助国家势力、优惠政策,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进而推动我国物流产业的全方位升级,培养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国际要求的国际物流队伍,全方位对接“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展。

四、结语

“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与实施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是经济全球化的中国体现。对促进国际发展,实现各国互联互通、互惠互利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背景下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发展的研究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深入性,国际贸易范围与交易数量的持续增大。各国贸易往来、货物流通离不开国际物流支持,所以国际贸易的增长极大促进国际物流发展。所以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两者之间具有十分密切联系,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协同发展,在具体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贸易活动中,要想实现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却并不是一件简单事情。需要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引导,更离不开企业自身努力。这就需要我国政府“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背景下,发展国际贸易同时,也要加大国际物流产业发展,严格制定标准,帮助各国物流网络差的国家建立基础物流网线布局,并严格按照规定、标准规范沿线各国物流标准。切实保障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协同发展,保障各国利益不受侵害,实现互惠互利国际局面。

猜你喜欢
合作共赢国际贸易命运
命运的更迭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命运秀
新闻聚合APP著作权侵权的行为规制
企业并购实现双赢
新时期民办高校校企合作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经略中东:中国展示新型大国风范
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