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2021-11-23 01:39
读与写 2021年23期
关键词:体验式心理健康中职

李 娟

(广西工艺美术学校 广西 柳州 545005)

中职学校的老师在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真正的需求,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提倡分享感悟的体验式教学,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良好的心理体验,提高心理素质。

1.体验式教学的定义

所谓体验,就是实际的经历,通过实际经历来认识事物。通过全身心的投入到环境中来,经历过的事情才能通过大脑实施信息反馈,让人从内心里得到的感受[1]。体验式教学,就是老师可以运用视频或真实案例,在课堂上进行一些的情境设定,在对基础知识比较了解后,让学生通过实际的经历与情境的相互融合来获得现实中真实的感受,在这样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

和传统教学不同,老师不再是只顾讲课,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听课,体验式教学特别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发挥,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之下,学生可以独自掌握知识的内涵,领会讨论、思想与实践的方式,让深层次的内心得到满足学习和感受。中职学校的育人目的,就是要培养出能够充分激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能进行独立思考的学生。

2.中职心理健康课程的特点

2.1 心理健康课程重视应用。心理健康与其他学科不同,是心灵上的境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重视中职的学生在人际关系、适应环境、自我管理的实现、选择职业和调节情绪等多个层面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效地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地发展。仅仅是知识的理论学习可能会适用于别的学科,而在心理健康方面却不起作用,故而课程教学的重点在于合理地应用知识。没有对知识进行体验与内化的实际应用,学生的心理健康则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提升[2]。

2.2 心理健康是自我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注重学生感情与情绪,也就是助人自助的道理。在教学中要创设并提升心理情境的体验,为学生进行协助与指导,也就是让学生在生活里的体验各式各样的心理情境,并通过引导让他们能够达到自我的感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自我完善。

2.3 重视同龄人之间的教育。学生之间需要相互学习。这是通过课程的内容感悟到并愿意分享的一个过程。同学之间情感体验与生活经历比较接近,这样的方式能更好地让他们之间进行相互的学习和共同面对及解决心理方面遇到的问题,让他们多感悟体验、学习分享,共同进步。

3.体验式教学的实施

体验式教学最为关键的地方就是实践,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与实践来不断掌握知识、提升认识,学会技能,他们的记忆表象必须被换起才能实施教学。

3.1 创设心理情境。体验式教学可以在团体情感互动中产生相互的作用,这是在某些程度上是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所以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老师要尽量为学生营造出来十分真实的情境,让他们在互动的交流中得到感悟与经验[3]。

通过实践营造心理情境的方式主要是对活动形式的重视。作为重要的一环,在情境活动中学生能否自我表现的自然,真实的心理体验能否被有效激发,完全取决于老师对心理环境的模拟。因此,要努力通过各种方式找到适合的教育活动并加以利用,使得中职学校的学生能够完全适应。

3.2 充分的让学生分享感悟。在心理活动后开展的分享感悟环节是提升学生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这是进行心理教育的成效最大的地方,有的学生总是把自己包裹的很严实,不喜欢多谈到自身,不喜欢在大众面前袒露心声,出现想说却又不敢的情况。遇到这样的情况,需要老师运用自身的经验和能力引导学生,在充分尊重他们隐私的基础上,让他们能够袒露心扉。畅所欲言。

3.3 积极进行总结、反思、反馈。作为心理活动的主体,学生在因为性格以及环境的影响所得到的感受是各不相同的,或是由于认知的不同而不同,通过课后的反思可以有效地解决这样的问题,让他们能够更客观地认识自我,以正确的态度进行自我反思,对自身在活动中的行为、心理认识更加理性,从而完善和优化自我的教育。此外,通过在活动中分析总结、认真归纳,学生能更加深化的提升自我认知,使得人格得到逐渐完善,内心得到健康的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设心理情境;充分的让学生分享感悟;积极进行总结、反思、反馈,在中职学校实施体验式教学,能让学生心灵通过体验得到认知的提升,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心理健康的成长,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成为栋梁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体验式心理健康中职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中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思考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