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1-11-23 01:39吕春光
读与写 2021年23期
关键词:自主性自学初中生

吕春光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四中学 河北 张家口 075100)

引言

新课标指出:“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而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广大教育者必须要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性地位,将其作为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石,从而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必须要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通过有效指导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从而将历史教学的有效价值发挥得淋漓极致。

1.创设互动环境,实现地位互换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较为薄弱,他们已经习惯了跟随教师被动的学习,在短时间内无法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鉴于此,为了弱化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利影响,广大教师需要立足学生的实际发展特点,认识到环境对于学生的巨大影响,通过创设互动环境来实现师生地位的互换,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1]一方面,教师需要突出环境的积极影响,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争取在缓解学生紧张情绪的同时,也能挖掘学生更多的内在潜力,以便丰富学生的成就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通过有效问题强化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索欲望,促使学生将其转变为自主学习的动力,从而实现师生地位的完美转换。例如,在教学“贞观之治”时,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座位形式,让学生自由选择座位形式,以座谈会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提出有效问题,如“你知道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是谁吗?你对她有多少了解?”“你是怎么看待无字碑的?你是如何评价武则天的?”等等,然后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促使学生能够掌握学习的重点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毫无痕迹的实现地位互换,而且还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最终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创新教学方法,提供自学机会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任何一种能力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而且都是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完成的,这种有效指导主要是通过教学手段体现的。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历史教师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争取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自主学习体验,从而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2]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法、任务驱动法、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中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将这些教学方法融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于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体会到鸦片的危害,思考中国战败的原因,并对民族觉醒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合作,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优势互补,而且还能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这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3.开展实践活动,拓展自学空间

相较于小学生,初中生的自主性有所增强,这就要求广大教师不应将教学活动局限在课堂上,还应加强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以此拓展学生的自学空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3]鉴于此,历史教师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多样性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历史发展规律。例如,在教学完“红军不怕远征难”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公益活动,引导学生将红色精神带到社会生活中,通过义务劳动、服务大众来强化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此激发学生对红色精神的探索欲望,从而深化学生的自学内容,进一步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

4.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加强对这一时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繁重的学习生活,这对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极为有利的。而初中历史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广大教师必须要承担起指导责任,通过多样性的方法强化学生的自学意识、自学能力,不断拓展学生的自学空间,从而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自主性自学初中生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发展性教育督导与学校办学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