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长效提升模式研究

2021-11-23 01:39闵永涛
读与写 2021年23期
关键词:教学设备互联网+培训

闵永涛

(河北省任丘市教育体育局 河北 任丘 062500)

教育教学与当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已经成为我国既定教育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取决于广大一线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学校应该意识到“互联网+”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长效提升的重要意义,更多地给予教师接受信息教学技术的培训机会,从教师进修需求出发,开发培训课程,切实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

1.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必要性

1.1 保持教学能力与时代需求的一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的“两高”,是指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时代赋予教师历史重任的同时,也为其实现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设备支持与知识的支持。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信息化素养,才能够与时俱进,使自己的教学能力提升与时代发展同步。

1.2 促进教学相长。“一大”即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教学设备与教育理念的创新,给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带来新的契机。随着当代教师创新意识的不断强化,课堂教学已经从传统的单向传输,向教学相长的双向沟通模式转变。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教学设备,可以实现师生之间更加有效的互动,比如智慧课堂系统的应用,使得反馈机制更加完善。相比于传统的“一名教师,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智慧课堂能够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极大地提升了师生沟通频率和效率。

1.3 促进教育资源分配均衡。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教育资源的获得方面具有很大差异。“三全”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为解促进教育公平指明了方面。教师可以提升自身信息素养,制作优质的授课视频,分享给广大师生,也可以将自己手上的教育资源,上传到互联网,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借助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互联网技术,身处边远地区的学生也能够获得更多优秀教育资源,甚至可以通过在线教学系统接受名师指导,这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是很大进步。

2.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途径

2.1 丰富培训体验,促进全方位发展。河北省正在全省组织教育信息化2.0能力提升工程,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化软件使用培训班,以及组织本校教师互相交流信息化课堂经验。在熟练掌握视频图片,处理技术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追求技教融合,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和质量。根据本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养情况,学校可以分批、分层次,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和交流活动。比如,智慧课堂系统、微课、电子白板等电教设备与技术,为当代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极大地方便了师生完成课堂任务,学校可以就这些教学设备的使用与教学方法的创新,组织教师展开培训,切实推动教育信息化2.0计划的落实。

2.2 完善信息化教学设备,丰富教师实践经验。信息化教学的开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持。“一大”即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只有将信息化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联系,才能够切实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学校应根据自身条件,尽量丰富信息化教学设备,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可靠的教育设施。第一,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需要稳定的无线网络,如果没有无线网络的支持,开展线上教学将是一句空话。第二,微课、翻转课堂、慕课教学都需要资源平台的支持和硬件设备,学校应为信息化课堂配备这些软件和硬件,以及丰富培训途径,从而提升学校在信息化教学方面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2.3 以赛促教,激发信息化热情。一线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教育信息化2.0计划的落地,有赖于广大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高度的教研热情,是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的直接动力。学校可以将信息化教学比赛这一催化剂,投入到师资队伍培训中,通过比赛的压力和紧张刺激,激发教师创新动力,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交流。坚持需求导向、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原则,借助信息化教学技术课堂应用、技术素养、教学研究等教学比赛,可以促使教师将信息教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切实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长效发展。

结语

总之,“互联网+”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长效提升对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至关重要。在知识内容快速更新的信息时代,教师更加需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关注当代最新教学技术的发展,促使自身能力始终与教育需求保持一致。学校应为教学创造更多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和实践机会,促使教师将信息教学知识转化为能力,落实教育信息化2.计划。

猜你喜欢
教学设备互联网+培训
中小学教育教学设备配备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上海十锐教学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公办幼儿园教学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公办幼儿园教学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