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建筑产业链延伸路径研究

2021-11-23 03:45张怡平
山西建筑 2021年23期
关键词:投入产出消耗山西省

张怡平

(山西省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技术服务中心,山西 太原 030013)

近20年,建筑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中国各区域的经济贡献至关重要,然而建筑业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等粗放式发展特征,使得建筑企业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建筑产业转型发展思路,顾昱[1]提出了基于建筑产业链协同机制的绿色建筑建造业务优化整合的思路;陈昕[2]、牛健[3]和丁云波等[4]通过分析现阶段中国建筑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建筑业向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温红霞[5]基于节能减排视角研究了建筑产业链的利益分配问题;李聪遐[6]以建筑工业化产业链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建筑工业化产业链演化路径,分析了中国建筑工业化产业链演化路径及驱动因素;费腾[7]研究了绍兴市中小型建筑企业产业转型的影响因素。现有的文献多集中于概述和评论,而鲜有从产业部门间的技术经济联系探究建筑产业的发展及建筑产业链的延伸,本文将采用投入产出理论分析方法,通过产业间的前向、后向关联分析,为山西省建筑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1 投入产出理论

投入产出理论主要用于揭示产业部门间的技术经济相互依存程度,在系统要素关联及经济结构问题研究中,投入产出理论的优势是其他数量经济方法不可代替的。投入产出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多个平衡关系和技术指标。

1.1 投入产出平衡关系

投入产出理论是以投入产出表为基础,从总量和结构上全面反映各产业部门从生产需要到最终使用过程中的相互联系,主要依赖如下平衡关系:

1)行的平衡关系: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总需求)。2)列的平衡关系:中间投入+增加值=总投入。3)总量的平衡关系:总投入=总产出。4)每个部门的总投入=每个部门的总产出。5)中间投入合计=中间使用合计。

1.2 主要指标分析

1)完全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是指某产业部门每提供一单位的产品,需直接和间接消耗各部门产品的数量。其不仅反映了各部门之间直接的技术经济联系,还同时反映了各部门之间的间接技术经济联系。

完全消耗系数等于直接消耗系数与间接消耗系数之和,其中直接消耗系数又称为投入系数,这里记为aij,反映的是第j个产业部门一单位的总产出直接消耗第i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计算公式如下:

aij=xij/Xj(i,j=1,2,…,n)

(1)

其中,xij为投入产出表中第j个产业部门直接消耗的第i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Xj为第j个产业部门的总投入。由式(1)可获得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记为A,其反映了投入产出表中各部门间直接的技术经济联系。

完全消耗系数记作bij,即第j个产业部门每提供一单位的最终产品,需要直接和间接消耗第i个部门的产品数量。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由bij构成,且与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有如下关系:

B=(I-A)-1-I

(2)

其中,I为单位矩阵。

2)完全分配系数。完全分配系数是指某一产业部门每一个单位增加值,直接和间接分配(即完全分配)到各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反映的是一部门对另一部门的推动作用,其计算类似完全消耗系数。

直接分配系数表示某一产业部门的产品直接分配使用在各产业部门的比例,用cij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cij=xij/(Xi+Mi)(i,j=1,2,…,n)

(3)

其中,xij同上;Xi为第i产业部门的总产出;Mi为第i产业部门的净出口(负值表示净进口);Xi+Mi为第i产业部门的总需求。由直接分配系数构成的矩阵C称为直接分配系数矩阵,完全分配系数矩阵为:

D=(I-C)-1-I

(4)

3)感应度系数。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产业部门每增加一单位的最终使用,其他产业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反映的是该部门受其他部门的支撑作用,是产业部门间的前向关联程度。感应度系数越大说明该产业部门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感应程度越强,其计算公式如下:

(5)

其中,Cij为矩阵(I-C)-1中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当感应度系数大于1时,该部门的感应程度高于平均感应水平,反之则低于平均水平之下。

4)影响力系数。影响力系数是指某产业部门增加一单位的最终产品,对各产业部门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反映的是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是产业部门间的后向关联程度。影响力系数越大说明该产业部门对其他产业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其计算公式为:

(6)

其中,Aij为矩阵(I-A)-1中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当影响力系数大于1时,该产业部门的影响程度高于社会平均影响水平,反之则低于社会平均水平。

2 山西省建筑产业关联分析

2.1 数据说明

本文基于2012年和2017年的山西省42部门投入产出表,通过产业部门的前向和后向关联分析了山西省建筑产业链的延伸路径。数据来源于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年和2017年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分别于2017年和2020年发布)。

2.2 山西省建筑产业投入与产出结构分析

建筑产业对各产业部门的投入与产出结构关系可通过完全消耗系数和完全分配系数来反映,表1,表2给出了2012年和2017年的山西省建筑产业对各产业部门的完全消耗系数和完全分配系数前十行业及关联程度。

表1 2012年山西省建筑产业对各产业部门的完全消耗系数前十行业及关联程度

从表1,表2可以看出,2012年和2017年与山西省建筑产业密切关联的产业,也就是消耗资源最多的产业均是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产业。因此,以太原钢铁集团、长治钢铁集团等优秀钢铁企业为支撑,由建筑产业向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产业延伸是山西建筑产业的优势延伸路径。

表2 2017年山西省建筑产业对各产业部门的完全消耗系数前十行业及关联程度

与2012年相比,2017年与山西省建筑产业密切关联的产业,除了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产业之外,又添加了金融业和非金属矿制品业,表明经过五年的发展,山西省建筑产业带动了更多产业的联合发展。建筑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且建筑业的发展可带动下游非金属矿制品的发展,因此,以晋商银行、晋城银行、大同银行等地方银行为依托建立建筑产业向金融业延伸,打造山西特色的金融业也是山西建筑产业的可选路径。

从表3,表4可知,2012年与山西建筑产业密切关联的产业中煤炭采选业居首位,系数为0.013 4,即建筑产业每增加10 000元的总供给,煤炭采选业将消费134元以上,这有助于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发展。另两个与山西建筑产业密切关联的产业为交通运输业和电力热力业,系数分别为0.007 8和0.006 8。而与2012年相比,2017年与山西建筑产业密切关联的产业仅有煤炭采选业,且分配系数由2012年的0.013 4下降为0.005 0,表明建筑产业每增加10 000元的总供给,煤炭采选业将由原来消费134元下降为50元,这与近年来国家提倡的绿色建筑、节能减排以及山西省能源转型密不可分,因此打造山西特色由建筑业向深层次煤炭加工业延伸也是山西省建筑产业的可选路径。

表3 2012年山西省建筑产业对各产业部门的完全分配系数前十行业及关联程度

表4 2017年山西省产业建筑对各产业部门的完全分配系数前十行业及关联程度

2.3 建筑产业部门的波及效应分析

产业部门之间的波及效应是指某产业部门发生变化时所引起的其他产业部门相应的变动。一般可以用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对其进行度量。

通过式(5)算得2012年和2017年建筑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分别为-0.771 2和0.210 5,系数远小于1,说明山西省各产业部门对建筑产业部门的需求程度低于山西省平均需求程度。通过式(6)算得2012年和2017年 建筑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分别为0.931 9和1.241 0,均高于对应的感应度系数,表明山西省建筑产业部门对其他产业部门的后向关联程度高于前向关联程度,且经过五年的发展,建筑产业对各产业的影响程度有所提高。2017年建筑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大于1,对各产业的影响程度略高于山西省平均影响力程度,但依然有较大发展空间。

较低数值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均反映出山西省建筑产业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建筑产业链的功能,通过建筑产业——金属冶炼、建筑产业——金融业、建筑产业——煤炭采选业等建筑产业链提升山西省建筑产业的感应度和影响力,且进一步发挥山西省的能源优势,为山西省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3 结语

通过投入产出理论分析方法探究了山西省建筑产业链的延伸路径。山西作为建筑内涵丰富的大省,近年来,其建筑产业的发展仍低于各产业平均水平。通过对山西省建筑产业的投入与产出结构分析,挖掘出适合山西省省情的建筑产业链:以太原钢铁集团和长治钢铁集团等国内知名钢铁企业为基础,打造山西特色的建筑产业——金属冶炼产业链;依托晋商银行、晋城银行等山西地域金融业打造山西特色的建筑产业——金融业产业链;再围绕山西丰富的煤炭资源,打造山西特色的建筑产业——煤炭采选产业链。希望通过各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使山西省建筑产业的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猜你喜欢
投入产出消耗山西省
玉钢烧结降低固体燃料消耗实践
转炉炼钢降低钢铁料消耗的生产实践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降低钢铁料消耗的生产实践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我们消耗很多能源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国2012—2013年群众体育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