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百年演进及经验启示

2021-11-24 04:17吴义国
湘潮(上半月) 2021年9期
关键词:群众

★ 王 旎 吴义国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传家宝。回望百年历史,党历经艰难险阻屹立不倒,不断创造辉煌历史伟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在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中逐步形成发展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观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党在革命斗争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

——共产党成立之初即提出深入群众

中共一大即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党对中国所处时局、社会性质及主要矛盾作出深刻研判,明确了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二大强调“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

——群众工作列入共产党的首要任务

党掀起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创反帝反封建革命新局面,各地工人农民运动蓬勃开展,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党的六大深刻总结大革命失败原因,提出党的总路线和首要任务是争取群众。《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首次提出群众路线概念。

——群众路线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党领导土地革命,广大农民翻身做主人,积极拥护共产党,投身革命,形成鱼水情深的党群军民关系,成为克敌制胜的法宝。毛泽东将党的群众路线精辟概括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七大将群众路线总结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上升为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党领导人民军队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军民团结配合,同仇敌忾,汇聚起磅礴力量,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主人。

党的群众路线在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继承发扬

党始终坚持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构筑起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最大同心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群众路线载入宪法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千疮百孔,形势严峻复杂,党坚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核心,积极应对。对外,不畏强暴,取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彻底告别了任人宰割的历史,在世界舞台站稳了脚跟。对内,横扫国民党残敌128万余人,地方各级人民政权相继建立并巩固;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大陆统一;大规模剿匪,打造安定社会环境;推行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全国财经、土地改革等一系列积极稳健措施,全力恢复国民经济。1954年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以最高法律形式明确人民的至高无上地位。

反思性,这种全面而深刻的审美精神就这样从三个维度贯穿新时期美术创作的历程,它既是新时期以来民族精神意识觉醒的一个标志,也同时成为新时期审美主体在历史进程中所必然坚持的创作使命。而正是对于这一使命的坚守与表现,使新时期众多的美术作品一方面成为了“主体性见证”的历史文本,另一方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过去之后的今天,仍然具有高度的可读性。

——党的群众路线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迸发新活力

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成为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之一。党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评判工作成效的标准。党充分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定不移推动改革开放,提出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重要战略部署。

——党的群众路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丰富完善

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懈奋斗。胡锦涛同志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展现了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

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强国梦的新征程中谱写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贯彻人民至上执政理念,践行新时代的群众路线,充分激发了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

——驰而不息抓党的思想政治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不断自我革命,自上而下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不断对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党性修养“补钙”“加油”。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最高位置,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忘我境界号召全党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身体力行把人民至上落实到执政兴国的方方面面。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再次向全世界郑重宣示了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永恒初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揽全局,稳步推进“五位一体”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彰显,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打赢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人民保卫战,为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智慧;实现了832个国家级贫困县、989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70%,创造了人类减贫史奇迹。

——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勇敢追梦圆梦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随后深刻阐释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党中央积极谋划、科学部署,作出一系列战略安排。中华民族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大国影响力彰显,中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空前提升。

党的群众路线百年演进的经验启示

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史,群众路线是党从苦难走向辉煌、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创新党的群众路线、凝聚复兴伟力十分重要。

——厚植人民情怀,坚守为民初心

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艰辛探索、砥砺奋进,取得了辉煌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这个“来时的路”,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由一艘小小红船发展壮大成巍巍巨轮之路;就是把密切联系群众当作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命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夺取胜利之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继承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这个优良传统,厚植人民情怀,坚守为民初心,矢志不渝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征程,为党和国家取得新的伟大胜利凝聚力量。

——勇担时代使命,增进民生福祉

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党扬帆起航的最大动力源是人民群众,要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就必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党要始终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勇敢筑梦、追梦、圆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加强治理能力建设,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切实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全面从严治党,筑牢战斗堡垒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党始终赢得人民信任、获得衷心拥护的重要原因。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新时代,党必须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的社会革命,引领中国人民继续乘势而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托起滩区群众稳稳的幸福
常坐“矮板凳”——多跟群众拉家常,不给群众摆架子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各界群众参加陈忠实遗体告别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