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佚名诗人《敦煌廿咏》疏证

2021-11-24 10:44胡可先
古典文学知识 2021年6期
关键词:敦煌

胡可先

《敦煌廿咏》是吟咏敦煌的组诗,在丝路沿线的唐诗中具有代表性。它以组诗的形式,选取敦煌二十处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或事物,描绘了敦煌地理的特殊風貌,展示了敦煌历代的优美华章。有关《敦煌廿咏》的整理,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有详细校订,堪称定本,本文即据徐本引用。相关研究,李鼎文《读佚名〈敦煌廿咏〉》(《西北师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和马德《〈敦煌廿咏〉写作年代初探》(《敦煌研究》1983年第1期),值得关注。根据组诗提供的信息,这组诗应非一时所作,然大体为代宗广德二年吐蕃攻占凉州、永泰二年攻占甘州、大历元年攻占肃州、大历十一年攻占沙州后的作品,也有唐宣宗大中二年张议潮收复敦煌之后的作品。

《敦煌廿咏并序》,序云:“仆到三危,向逾三纪。略观图录,粗览山川。古迹灵奇,莫可详究。聊申短咏,以讽美名云尔矣。”其序交代了作诗的缘起,是因为到达三危山已逾三纪,观图录之志,览山川之美,选取二十处景物或代表事物而作这样的组诗。每首诗又都能够抓住景物的特征:三危山的气势,白龙堆的神异,半壁树的顽强,三攒草的芳菲,莫高窟的雄伟,贰师泉的悲壮,玉女泉的优美,渥洼池的神奇,阳关戍的兴废,水精堂的瑰丽,贞女台的高洁,安城祆的喧闹,凿壁井的玄言,相似树的佛理,分流泉的奇观等等。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实、空间与时间、世俗与宗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加以叙事与抒情的结合,典故与本事的运用,写实与夸张的交集,铺排与白描的表现,使得这组诗成为表现敦煌历史的优美华章。

《三危山咏》:“三危镇群望,岫崿凌穹苍。万古不毛发,四时含雪霜。岩连九陇险,地窜三苗乡。风雨暗溪谷,令人心自伤。”三危山在敦煌东南,唐李泰《括地志》云:“三危山有三峰,故曰三危,俗亦名卑羽山,在沙州敦煌县东南三十里。”清苏履吉《敦煌县志》引《都司志》:“三峰耸峙,如危欲堕,故云。”全诗八句,首联写三危山之峻,“镇群望”极言山势之高耸,“凌苍穹”极言山崖之孤悬。颔联写三危山之寒,“不毛发”言寸草不生,“含雪霜”言积雪不化。颈联写三危山之险,上句言三危山与九坂连接,险要无比,即敦煌《圣历碑》所言“西连九陇坂,鸣沙飞井擅其名”,下句言敦煌之偏僻荒远,古为流人迁徙之地,传说“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汉书·西羌传》),“窜三苗于三危”(《尚书》)。尾联写作者之忧,因为前三联突出峻、寒、险,加以风雨迷茫,溪俗昏暗,故而作者经行于此,忧心自伤。全诗倾注了作者对于敦煌深厚感情,也对于敦煌在晚唐时期风雨飘摇的形势感到忧心忡忡。写景诗而情深于上,即使是中原著名诗人也不易达到这种境界,敦煌无名诗人之作,非常值得重视。

《白龙堆咏》:“传道神沙异,喧寒也自鸣。势疑天鼓动,殷似地雷惊。风削棱还峻,人跻刃不平。更寻掊井处,时见白龙行。”白龙堆,在新疆罗布泊以东至玉门关之间,属于雅丹地貌。谷沟内有流沙堆积,蜿曲如龙,颜色呈白色,故名白龙堆。唐代僧人法显《佛国记》叙述经过时惊叹其奇绝惊险:“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志耳。”无名氏的这首诗,尾联点题“更寻掊井处,时见白龙行”,诗的重点是前六句所写敦煌的鸣沙山。鸣沙山是敦煌名胜,西望玉门关即与白龙堆相连,成为敦煌独异的风光与西域奇崛的景色。据《敦煌录》记载:“鸣沙山去州十里,其山东西八十里,南北四十里,高度五百尺,悉纯沙聚起。此山神异,峰如削成,其间有井,沙不能蔽,盛夏自鸣,人马践之,声振数十里。风俗端午日,城中子女,皆跻高峰,一齐蹙下,其沙声吼如雷;至晓看之,峭愕如旧;古号‘鸣沙,神沙而祠焉。”诗的首联直写鸣沙,突出其神异,故以“自鸣”发端,颔联紧接首联夸张自鸣之声如天上鼓动,地上雷惊。颈联突出鸣沙山之“棱”与“刃”,沙山有棱,风削犹峻,沙山有刃,人跻不平。尾联将鸣沙山接白龙堆,这样气势更为恢宏。

《莫高窟咏》:“雪岭干青汉,云楼架碧空。重开千佛刹,旁出四天宫。瑞鸟含珠影,灵花吐蕙丛。洗心游胜境,从此去尘蒙。”莫高窟,即敦煌千佛洞,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这首诗首联是仰望之景,描写莫高窟的雄伟气势,远方积雪的山岭上干云霄,依托于山崖的莫高窟建筑凌架碧空。颔联是近看之景,描写莫高窟的宏大规模,突出了唐代重修的格局,因为唐代扩建莫高窟,寺窟逾千,规模宏伟,尤其是四大天王之宫,旁出卓异。颈联是祥瑞装饰,瑞鸟口衔珠宝,灵花正然开放,呈现出祥和的气氛。尾联是感受抒发,作者游览佛教胜境,觉得能够洗心革面,去除世俗愚蒙。

《贰师泉咏》:“贤哉李广利,为将讨匈奴。路指三危迥,山连万里枯。抽刀刺石壁,发矢落金乌。志感飞泉涌,能令士马苏。”敦煌写本《沙州都督府图经》云:“悬泉水,右在州东一百卅里,出于石崖腹中。其泉傍出细流,一里许即绝。人马多至,水即多;人马少至,水出即少。”《西凉录·异物志》云:“汉贰师将军李广利西伐大宛,回至此山,兵士众渴乏,广[利]乃以掌拓山,仰天悲誓,以佩剑刺山,飞泉涌出,以济三军。人多皆足,人少不盈。侧出悬崖,故曰悬泉。”《敦煌录》云:“贰师泉去沙城东三程,汉时李广利行军渴乏,祝山神以剑扎山,因之水下。”敦煌遗书有《贰师泉赋》,赞颂李广利刺山引泉之事,突出其勇敢精诚的精神,与《贰师泉咏》可以相互参证:“昔贰师兮仗钺专征,森戈矛兮深入虏庭。伐不宾之獯鬻,射芒角之狼星。才登乌岭,始誓众而前行;初涉大河,愁落日之西倾。于是北初(出)雁门,崎岖峡斜;长城黯黯,漠漠平沙。指燕山而难进,陟眇邈之天涯。既而经过狼峤,乃渡金河;铁门崄峻,玉领嵯峨。跋李陵之战所,思陈汤之止戈。直驱瀚海,掩袭雕巢。纵貔貅之百万,围十角于天罗。周獐黠虏,败衅星驰。即乘胜而奔逐,擒名王之禄蠡。……一队队饮,一队队穿。人马多而溢涌,二门少而涓涓。时振旅东去,神功永传。煞白马以旌信,酬圆盖而飨乾。铭常乐之乐石,纪灵通于万年。”《贰师泉咏》依据历史传说,赞扬李广利讨击匈奴时急士兵所急的精神,表现作者对于前贤的景仰心情。首联叙写李广利讨击匈奴之事,为后面的泉水张本。颔联描写李广利率兵经过三危山时缺水的困境,为下联刺石出泉作铺垫。颈联叙写李广利抽刀刺石的本事,以后异发矢射日与之对比,为下联出泉结果铺写缘由。尾联描写李广利刺石的结果是石壁泉涌,士兵复振。全诗突出李广利之“贤”,故首二字“贤哉”统领全篇,也因为贤才能急士卒之所急,能够战胜困难,刺石出泉,振旅东归。

《渥洼池天马咏》:“渥洼为小海,伊昔献龙媒。花里牵丝去,云间曳练来。腾骧走天阙,灭没下章台。一入重泉底,千金市不回。”据阎文儒《敦煌史地杂考》(《文物参考资料》第二卷第五期),渥洼水即南湖之黄水坝,相传汉武帝时出天马处。黄水坝之位置,距破城子近十里。这首诗用了许多关于马的典故,塑造了天马的形象。首联描写渥洼池发现天马之事。“小海”指湖,渥洼水域不大,故称小海。“龙之媒”用《汉书·礼乐志》事:“天马徕,龙之媒。”颜注引应劭曰:“言天马者,乃神龙之类,今天马已来,此龙必至之效也。”颔联描写渥洼池发现的天马进献于汉武帝之事,牵着马缰绳从西域到长安,穿过花丛如同白练飞奔而来,这是进献天马的过程。颈联描写天马到达长安的情景,高扬飞驰于宫殿,迅疾奔跑于街衢。尾联描写天马化龙的叹息,天马一入重泉化龙而去,即使千金也寻觅不回,惋惜之情透露于字里行间。

《阳关戍咏》:“万里通西域,千秋尚有名。平沙迷旧路,眢井引前程。马色无人问,晨鸡吏不听。遥瞻废关下,昼夜谁复扃。”阳关,是古代中原通往西域的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据《元和郡县图志》卷四GA996“沙州·寿昌县”记载:“阳关,在县西六里。以居玉门关之南,故曰阳关。本汉置也,渭之南道,西趣鄯善、莎车。后魏尝于此置阳关县,周废。”巴黎藏敦煌石室写本《沙州地志》(P.5034)记载:“阳关,东西二十步,南北二十七步。右在(寿昌)县西十里,今见毁坏,基址见存。西通石城、于阗等南路。以在玉门关南,号曰‘阳关。”这首诗是建中二年以后,沙州被吐蕃占领,阳关被废,作者见关兴感之作,透露出对于时局的忧虑。首联描写阳关地理空间之广远与历史悠久之名望。颔联描写目前所见阳关周围环境之荒凉,以至昔日旧路被黄沙掩埋而迷茫不清,只能凭借当年开凿的枯井辨识前程。颈联以马色、晨鸡的具体描写表现阳关的荒废颓败,古代阳关繁盛之时,马队络绎,鸡鸣启关,而今马色不问,晨鸡不闻,已成废关。尾联感叹阳关荒废已久,无人警戒与防守,从中透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水精堂咏》:“阳关临绝漠,中有水精堂。暗碛铺银地,平沙散玉羊。体明同夜月,色净含秋霜。可则弃胡塞,终归还帝乡。”据诗的前两句,水精堂应该是阳关的一个堂名。诗的首联点明水精堂的位置在阳关之中。颔联用两个比喻描写水精堂之景,如同一片沙滩上铺上白银,又如沙滩上洒满月光。颈联描写殿堂的形体如同夜月的光亮,明净的颜色如同秋霜一样洁白。尾联描写水精堂回归唐土之事。诗歌表现水晶堂被吐蕃占领之后,失去当年光泽,而今又能够回归唐土的慰藉之情。由此推測,这首诗是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张议潮收复敦煌之后的作品。诗中“可则”即谭可则,唐赵璘《因话录》卷四所载:“元和十五年,淮南裨将谭可则,因防边为吐蕃所掠。初到蕃中,蕃人未知宪宗弃天下,日夜惧王师复河湟,不安寝食。可则既至,械系之置地牢中,绝其饮食,考问累至。可则具告以大行升遐,蕃人尚未之信。其傍有知书者,可则因略记遗诏示之,乃信焉。蕃法刻木为印,每有急事,则使人驰马赴赞府牙帐,日行数百里,使者上马如飞,号为‘马使。报得可则审宪皇崩问之状。先是,每得华人,其无所能者,便充所在役使,辄黥其面。粗有文艺者,则执其臂,以候赞普之命。得华人补为吏者,则呼为‘舍人。可则以晓文字,将以为知汉书舍人,可则不愿。其旧舍人有姓崔者,本华人,可则尝于灵武相识。其人大为蕃帅所信,为言之,得免。可则前后数逃归,辄为候者所得。蕃帅虽不杀,以皮鞭榜之,凡数百,竟得脱。凡在蕃六年,及归,诣阙自陈,敕付神策军前驰使。未及进用,为军中沙汰,因配在浙东,止得散将而已,竟无官。开成四年,余于越州遇之,见其步履不快。云于蕃中走时冻损足。视其臂,一字尚存。译云:‘天子家臣。可则亦细言河湟可复之状。听其语,犹微染戎音。”

《玉女泉咏》:“用(周)人祭淫(瑶)水,黍稷信非馨。西豹追河伯,蛟龙遂隐形。红妆随洛浦,绿鬓逐浮萍。尚有销金冶,何曾玉女灵。”玉女泉,《敦煌录》载有唐圆照《悟空入竺记》:“城西八十五里有玉女泉,人传颇有虚。每岁此郡率童男女各一人,充祭湫神。年则顺成,不尔损苗。父母虽苦生离,儿女为神所录,欢然携手而没。神龙中,刺史张孝嵩下车求,郡人告之。太守怒曰:‘岂有川源妖怪,害我生灵?遂设坛备牲泉侧曰:‘愿见本身,欲亲享。神乃化为一龙从水中而出。太守应弦中喉,拔剑斩首。亲诣阙进上。玄宗嘉称再三,遂赐龙舌,敕号‘龙舌张氏,编在简书。”(据《敦煌石室地志残卷考释》)高启安有《敦煌“玉女”考屑》(《敦煌研究》2005年第2期),可以参考。《玉女泉咏》是以玉女泉传说为题材以赞颂张嵩为民除害的诗作。首联以周穆王为例,直斥其“黍稷非馨”,从反面衬托张嵩的不信妖邪之举。“周人祭瑶水”,是就周穆王与西王母会宴于瑶池,“黍稷信非馨”本于《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是说五谷美味并非最香,光明德行才是真正的馨香。颔联以西门豹为例,赞扬其革除以民女为河伯娶妇的恶习,漳河的蛟龙也隐形遁迹,不再为患,从而颂扬张嵩为民除害之善举。颈联描写玉女红妆随洛浦而逝,绿鬓逐浮萍而消,实际上是用玉女本事,在前两联基础上直陈张嵩之功。同时又用曹植《洛神赋》的典故,给诗句增加了艳丽的色彩。尾联以玉女泉尚存“销金冶”的实物,以否定玉女的灵验之说。据《瓜州两郡大事记》记载:“(太守)遂置炉冶穴所,销铜铁汁灌入泉中,其龙尸发声腾空而走;至州西三里,遗却二茎焦肋。”可以与诗句印证。

《瑟瑟咏》:“瑟瑟焦山下,悠悠采几年。为珠悬宝髻,作璞间金钿。色入青霄里,光浮黑碛边。世人偏重此,谁念楚材贤。”瑟瑟是西域传入珠宝的一种。《周书·异域传下·波斯》:“又出白象、师子……马瑙、水晶、瑟瑟。”美国学者薛爱华《撒马尔罕的金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以为,唐朝人用来指深蓝色宝石的“瑟瑟”这个词,通常就是指“天青石”。这首诗是咏物之作,首联描写瑟瑟开采之艰难。产于焦山之下,开采时间漫长,需要几年时间。颔联描写瑟瑟做成首饰嵌上金花,高悬在女性的发髻上,富丽堂皇。颈联描瑟瑟之颜值与光泽,因为是青天石,故言“色入青霄里”,又因光译鲜艳,故而与黑碛相映。尾联抒发作者的感慨,是说瑟瑟珠宝,倍受珍爱,以至佩戴而成时尚,却不知时之所尚,实有所偏,即注重表面华贵而遗却真才。末句的“楚材”用“和氏璧”的典故,据《韩非子·和氏》记载,春秋时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献给厉王,王使玉工辨认,说是石头,以欺君罪割断卞和的左足。后武王即位,卞和又将璞玉献上,仍以欺君罪割断他的右足。后来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荆山脚下哭泣。文王使人剖璞,果得宝玉。因称和氏璧。“谁念楚材贤”才点出全诗的主旨,以为真正的楚材却不为时人所重。

《李庙咏》:“昔时兴圣帝,遗庙在敦煌。叱咤雄千古,英威静一方。牧童歌冢上,狐兔穴坟傍。晋史传韬略,留名播五凉。”敦煌写本《沙州都督府图经》云:“先王庙。右在州西八里。《西凉录》:‘凉王李暠谥父为凉简公,于此立庙,因号先王庙。其院周回三百五十步,高一丈五尺。次东有一庙,是嵩子谭、让、恂等庙,周回三百五十步,高一丈五尺,号曰李庙。屋宇除毁,阶墙尚存。”(《敦煌社会经济文献实录》第1辑)这首诗首联点题,由李庙而追怀凉武昭王李暠。据《晋书》记载,李暠,字玄盛,陇西成纪人。十六国时期西凉政权建立者,唐高祖李渊是其六世孙。隆安元年,段业自称凉州牧,以李暠为效谷县令,后升为敦煌太守。隆安四年,李暠自称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改元庚子,建立西凉政权,以敦煌为都城,疆域广及西域。义熙十三年卒,谥武昭王。颔联歌颂李暠叱咤风云、威震一方的功绩。颈联描写李暠墓之荒凉冷落,表现出深沉的凭吊之意。尾联赞颂李暠之韬略,五凉远播,青史流芳。《晋书·凉武昭王传》史臣之评云:“凉武昭王英姿杰出,运阴阳而纬武,应变之道如神;吞曰月以经天,成物之功若岁。故能怀茺弭抱,开国化家,宅五郡以称藩,屈三分而奉顺。若乃《诗》褒秦仲,后嗣建削平之业;颂美公刘,末孙兴配天之祚。或发迹于汧渭,或布化于邠岐,覆篑创元天之基,疏涓开环海之宅。彼既有渐,此亦同符,是知景命攸歸,非一朝之可致,累功积庆,其所由来远矣。”可以与诗歌相互印证。

《贞女台咏》:“贞白谁家女,孤标坐此台。青蛾随月转,红粉向花开。二八无人识,千秋已作灰。洁身终不嫁,非为乏良媒。”贞女台,地点不详。这首诗是作者根据张贞女的故事创制的。《太平御览》卷四三九引崔鸿《后凉录》云:“初,吕绍之死也,美人敦煌张氏,年十四,为沙门,清辩,有姿色,吕隆见而悦之,遣中书郎裴敏说之。张氏善言理,敏为之屈。隆亲逼之,张氏曰:‘钦乐至法,故投身道门,且一辱于人,誓不毁节,今逼如此,岂非命也。升门楼自投于地,二胫俱折,口诵佛经,俄而卒。”诗的首联描写贞女端坐的形象,赞扬贞女清白高洁,贞女台也显得高标独立,孤高突出。颔联描写贞女之美貌,青蛾与明月辉映,红粉与鲜花齐开。意为贞女孤立于台上,夜夜望着皎月,日日对着鲜花。颈联表现贞女殉节的情况,慨叹贞女于花季凋谢,二八芳龄,花容月貌,却化作千古尘灰,着实令人慨叹。尾联表现对于贞女高洁与操守的景仰,花时不嫁,并非缺乏良媒,无人说亲,而是矢志不嫁,永葆洁身。

《安城祆咏》:“板筑安城日,神祠与此兴。一州祈景祚,万类仰休征。濒藻来(采)无乏,精灵若有凭。更看雩祭处,朝夕酒如绳(渑)。”敦煌写本《沙州都督府图经》云:“祆神,右在州东一里,立舍画神主,总有二十龛,其院周回一百步。”(《敦煌社会经济文献实录》第1辑)祆祠设在安城,为九姓胡人聚居地。这里的安城祆就来源于西域的安城祆,而其信奉者在敦煌聚居。加拿大学者陈三平《从阿塞拜疆到敦煌:祆教研究札记》(《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第3辑)云:“文献中的安城,即‘安之城,指的是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城市布哈拉(Bukhara)。考虑到大唐帝国的国际性及异国时尚在平民中的流行,安城这一地名的出现,清楚不过地表明这个祆教驱傩队是由从布哈拉移民到中国的群体组成的。”安城祆教即拜火教,崇尚火神崇拜,在祈雨中常运用。这首诗首联描写祆教兴起,在敦煌建祠筑庙的情况。颔联描写官民对于祆教的信奉与沉迷,以至一州官员都来祈求景福,各类人民都来仰慕吉祥的征兆。颈联特写祆神祭祀,采摘藻用以祭祀的百姓源源不绝,祆神也不断显灵凭借人们的身体来回答求问者。尾联叙写求雨祭祀之举,雩祭台上,敬酒朝夕无歇,是祭祀祆神活动的具体描写。全诗总体上反映了敦煌地区祆教流行的盛况。

《墨池咏》:“昔人精篆素,尽妙许张芝。草圣雄千古,芳名冠一时。舒笺行鸟迹,研墨染鱼缁。长想临池处,兴来聊咏诗。”敦煌写本《沙州都督府图经》云:“张芝墨池,在县东北一里,效谷府东南五十步。右后汉献帝时,前件人于此池学书,其池尽墨,书绝世,天下名传。”张芝,字伯英,瓜州人。张芝擅长章草,北宋《淳化阁帖》收其《八月帖》等刻帖。张芝与钟繇、王羲之和王献之并称“书中四贤”。这首诗实际上是借墨池而咏张芝,首联赞美张芝精于篆书,尽善尽妙。颔联赞颂张芝作为草圣,雄视千古,名冠当时。颈联描绘张芝挥毫作书的情景,并通过用典来表现。“鸟迹”用黄帝史官仓颉见鸟迹造了事,许慎《说文解字叙》记载:“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鱼缁”又称鱼子笺,是一种蜀笺,因面呈霜粒形同鱼子,故称“鱼子笺”。唐李肇《国史补》卷下云:“纸则越之剡藤、台笺,蜀之麻面、屑末、滑石、金花、长寿、鱼子、十色笺。”尾联设想其作书时兴发而吟诗的境界,将诗书连成一体,增加了诗的兴致与韵味。

《半壁树咏》:“半壁生奇木,盘根到水涯。高柯笼宿雾,密叶隐朝霞。二月含青翠,三秋带紫花。森森神树下,祈赛不应赊。”“半壁”或当为“半璧”,指月牙泉,敦煌“八景”之一。《月泉晓彻》诗云:“胜利灵泉彻晓清,渥洼犹是夕知名。一弯如月弦初上,半璧澄波镜比名。”这“半璧”是对月牙泉的形象化比喻。这首诗首联描写半壁树是生长在崖壁上的奇异树木,点明题旨,“盘树到水涯”说明其生命力很强,其根一直盘曲到水边。颔联是描写半壁树树干高挺,枝叶繁茂,以至笼罩宿雾,隐蔽朝霞。颈联描写半壁树一年四季的变化,尤其是二月青葱欲滴,三秋开出紫花。尾联描写半壁树下经常举行的祭神活动。

《三攒草咏》:“池草三攒别,能芳二月春。渌(绿)苔生水嫩,翠色出泥新。散舞餐花蝶,潜惊触钓鳞。芳非观不厌,留兴待诗人。”三攒草是生长于敦煌的一种水草,也是敦煌地区祥瑞之物。这首诗首联描写三攒草生长于池塘,使得二月春色芬芳。颔联正面描写三攒草之色,如同绿苔一样生长于水上呈现青嫩光泽,刚出泥的草芽青翠欲滴。颈联侧面描写三攒草之色,因为翠绿的颜色,引得蝴蝶飞舞采粉,增加了春风的热闹气氛,细丝似的嫩叶使得游鱼误惊为钓钩而潜藏躲避。尾联表现作者的观感,作者为三攒草所吸引,观赏不厌,想到这样的芳菲可以触发诗人的诗兴。

《贺拔堂咏》:“英雄传贺拔,割据王敦煌。五郡征般匠,千金造寝堂。绮檐安兽瓦,粉壁架虹梁。峻宇称无德,何曾有不亡。”这首诗是对于唐初叛臣贺拔行威的吟咏。“贺拔堂”即贺拔行威所建之行宫。《新唐书·高祖纪》云:武德三年“十二月己酉,瓜州刺史贺拔威反”。五年“五月庚寅,瓜州人王干杀贺拔行威以降”。这首诗重在谴责割据敦煌的野心家贺拔行威背叛唐朝、分裂国家的行径。诗的首联描写贺拔行威反叛唐朝以占据敦煌之事,而用语有“英雄”与“割据”,实则上是对比之词,英雄是虚,割据是实。颔联描写贺拔行威征集工匠,建造殿堂,点明了题旨。“五郡”极言征集工匠地域之广,“千金”极建造殿堂花费之巨。颈联描写殿堂之豪华瑰丽,绮丽的殿檐砌上兽形的屋瓦,粉色的墙壁架起了彩虹似的雕梁。这里都显示出其建造的贺拔堂如同大唐帝国宫殿的模样。其“征般匠”“造寝堂”“安兽瓦”“架虹梁”如此豪奢的场面,也暗示其灭亡的必然性,为尾联抒情做出了铺垫。尾联抒发诗人的感慨,表明贺拔行威大修殿堂而不修德政,最终一定灭亡。也表现出作者期待维护大唐统一的局面。

《望京门咏》:“郭门望京处,楼上起重。水北通西境,桥东路入秦。黄沙吐双堠,白草生三春。不见中华使,翩翩起虏尘。”望京门是唐代沙州治所敦煌城的东门,因门下的道路通往长安,故名。现在敦煌古城遗址有望京门。这首诗首联描写登上望京门,眺望京都,打开重门,说明望京心切。颔联描写敦煌为东西要冲,党河(古名甘泉水)之水北通西域,吊桥之东道路入秦。这里的“水”指经过敦煌城经玉门西流的疏勒河的党河,“桥”即敦煌城门架于护城河上的吊桥。颈联集中写“望”,所见黄沙广远,耸立着一对烽堠,白草一片,三春之时尤为繁茂。“黄沙”句是说大风吹走黄沙露出了古老的烽堠,“白草”句是说在一片沙漠之中仍然有顽强的白草增添三春的景致。尾联描写望中心情,作者远望长安,盼望中华使者而不见,心中极为惆怅,表现出对边境不安的忧虑。特殊的边塞景色与深沉的国事情怀,将这首诗的景与情有机地融会在一起。

《相似树咏》:“两树夹招提,三春引影低。叶中微有字,阶下已成蹊。含气同修短,分筱德且齐。不容凡鸟坐,应欲俟鸾栖。”相似树是敦煌寺院两边生长形状相似的两株树木。诗的首联描写两株树的生长位置,它们夹着招提寺,三春时节,繁茂的枝叶投下了低低的荫影。诗以“两树”领起,总写相似树,并与招提寺紧密相连,既点题又突出了主题。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联暗用了婆罗双树的典故,其终极要达到无常、无乐、无我、无净的境界。颔联言其既有佛性,故引人观赏。上句是说小小的树叶蕴藏着广阔的宇宙,缘于佛经“须弥草芥”,即草芥之微,可悟大道的观念,意谓草芥之微可悟大千世界之理;下句化用《史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语,以喻观赏者之多,而在相似树之前踏出了長长的道路。这一联的突出之处在于化用佛理。颈联集中描写其相似,强调形状和德业都是相等的。上句“同修短”写其形状相似,下句“德且齐”写其品质相似。尾联描写树的品质崇高,故而容不得凡鸟坐于枝头,而其所待者皆为鸾凤这样的神鸟。全诗表现出作者崇佛的思想。

《凿壁井咏》:“尝闻凿壁井,兹水最为灵。色带三春渌,芳传一味清。玄言称上善,图录著高名。德重胜铢两,诸流量且轻。”据《沙州图经》记载,大井泽在州北十五里,汉辛武贤事遣使者案行,悉穿大井。汉时敦煌地区取水,常以穿井为之。“凿壁井”当是从崖壁山石有水源处开凿出来的井泉。这首诗是描写敦煌水井的诗,首联直接点明“凿壁井”,突出此井的灵异。“尝闻”二字透露出作者并非敦煌本土文人,而是寓居敦煌的诗人。颔联描写井水的品质,其颜色带有三春的绿色,其芳名流传者在于井水的清香甘醇。颈联描写凿壁的名声,既齐于万物而合于道德,故而受到很多图录的载录。“玄言”句用《老子》典故:“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成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尾联继续就德而展开,是“上善若水”的进一步深化,而且其德行不仅善于金钱物资,也优于其他井水。“德重”句用对比手法,是德与钱的对比,“铢两”即五铢和半两,秦汉钱币;“诸流”指其他水流,与凿壁井相比,分量就较轻了。由凿壁泉引申出人们要学习水的美德,以磨砺自己的立身行事,也是这首诗的启发意义所在。水德之重是全诗的主旨。

《分流泉咏》:“地涌澄泉美,环城本自奇。一源分异派,两道入汤池。波上青频()合,洲前翠柳垂。况逢佳景处,从此遂忘疲。”分流泉是唐代敦煌城西南的泉水,以绕城分流为主,至城东北又合流向北,故称。诗的首联描写泉水清澄甘美的质地与绕城而流的奇观。颔联描写分流的情况,其源为一而到敦煌城则分为不同的水流,集中于两首而流入护城河。颈联描写分流泉的景色,水波之上青汇合,绿洲之前翠柳低垂。尾联描写诗人流连忘返的情景,观泉之乐,足以忘疲。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中文系)

猜你喜欢
敦煌
敦煌壁画里的冲突情节
关于敦煌的精神纪行
作品二
人间艺术长廊:敦煌莫高窟
敦煌画师,I服了YOU
除了朝拜,我们找不到去敦煌的理由
敦煌 敦煌
敦煌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