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与不变
——从实景园林版昆曲《牡丹亭》的舞台背景看传统音乐文化的流变现象

2021-11-26 10:49
黄河之声 2021年19期
关键词:商品化实景牡丹亭

舒 丹

传统音乐文化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总会有或多或少,或是自然选择或是人为改变的流变现象,然而无论种种这都直接导致了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下,传统音乐文化的不同呈现形式。戏曲音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重要的一个艺术形式,更是有着错综复杂的变迁现象。仅以昆曲《牡丹亭》为例,就有谭盾的实景园林版《牡丹亭》;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流行歌曲《在梅边》与昆曲演员张军的戏曲唱腔的“拼贴”等众多新的演绎方式。这些不同版本的《牡丹亭》,无不透露出传统音乐文化在新时期的流变现象。那么,较传统戏曲而言这些新版本作出了哪些取舍与变化;做出这些取舍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在这些取舍下传统戏曲音乐及与其相关的文化体现了哪些变与不变?以下笔者将以实景园林版昆曲《牡丹亭》为例,围绕“变与不变”这一文化现象,尝试剖析传统音乐文化的流与变。

一、戏曲的舞台变迁

“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王国维先生在《戏曲考元》中曾这样对戏曲进行定义。那么,戏曲作为演故事的一种古老的艺术表演形式,自然是脱离不了舞台的,戏曲脱离不了舞台也就意味着戏曲也脱离不了观众。从戏曲本身——戏曲舞台——台下观众,戏曲舞台作为一个艺术传播的真实媒介,为表演者和观众提供了一个表演和观看的场所。

(一)以“人”为主的传统戏曲舞台

“一桌二椅”是观众较为熟知的一种传统戏曲舞台布置形式。戏曲表演者通过自身的表演手段,结合戏曲特有的唱、念、做、打的的表演方式,向观众呈现出虚拟的舞台空间、时间以及情景内容。不难看出,在传统的极其简单而又有限的舞台上,戏曲艺术主要通过“人”的行为本身来向观众传达他所演绎的戏曲内容,观众也只能通过“人”来了解戏曲所要呈现出来的一切相关的情景信息。“虚拟动作实际上是对生活动作的摹仿和提炼,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的生活动作。舞台上的骑马和行船等,往往辅之以实物类象,如以鞭代马,以桨代船;但表演时,要把生活中骑马与行舟的动作经过提炼,突出其特征,艺术地表现出来。”①

观众通过戏曲表演者的服饰,较为固定的戏曲唱腔,唱词以及一些既定的艺术表现手段,便可以理解表演者所要呈现的音乐内容。如:“天下无敌将,英名谁敢当。”,此言一出,再加之黑色平金绣,下端“网子穗”的服饰,西楚霸王项羽傲骨一方的戏曲造型和自报家门的特有唱腔,了然成为一种历史印记早已深入人心。这种戏曲艺术中特有的符号,已经成为观众欣赏戏曲,了解戏曲的一种固定的文化符号。再如舞台上的一桌二椅,其在实际的戏曲演出中,既可以表示真正意义上的桌椅,也可以作为将桌椅假定成门槛,城楼,床铺,墙头等。表演者只需要运用特定的表现手段,便可以完成舞台上真实桌椅到虚拟场景中的空间转换。这种实物“借用”的文化现象在传统的戏曲舞台上极为常见,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戏曲表演者在传统舞台上的唱、念、做、打成为了完成戏曲表演,向观众传达戏曲表现内容,将虚拟的故事情节通过人物扮演真实再现的一种唯一的艺术途径。

(二)以“物”为主的现代实景舞台

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会直接导致一种文化事象的变迁,戏曲艺术亦是如此。谭盾和实景园林版的《牡丹亭》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便是这种文化变迁后的产物。这种通过将传统一桌二椅式的单一舞台转换为现代丰富的实景园林,相较于过去是一种视觉上的颠覆。与此同时,观众观赏戏曲表演的中心也将从人物演员转换到实景舞台背景上。无疑这种新时期用实景园林来补充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一大批观众的审美需求。在今天物质文明愈来丰厚,精神文明愈发渴求的现代社会,人们都希望通过这样视觉与听觉的多个角度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这从戏曲音乐“商品化”的角度出发,去迎合大众的娱乐消费观,貌似是在情理之中。2016年末国家艺术基金结题项目新创作越剧《屈原》在杭州演出。相较于以往的传统越剧,新剧《屈原》在舞美和灯光上下了实足的功夫,逼真的舞美设计,配以灯光、音响,再加上3D电子屏等产生的特效。整场演出,精美的舞台背景声音灯光的灯效变成了看懂戏曲的“主要渠道”。

由此,这种新的借助多个传媒手段而表现的传统音乐文化现象,在当今社会愈演愈烈。在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行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今天,如何让今人学会欣赏传统戏曲艺术,学会读懂传统戏曲的表现形式和艺术审美内涵也是更加值得我们为之思考。

二、音乐艺术的“商品化”

“艺术最终的形式就是一件商品。”音乐艺术作为人民大众的一种精神食粮,早在唐代就已经突现“商品化”的端倪。崔令钦《教坊记》载有玄宗时伎人张四娘事:“苏五奴妻张四娘,善歌舞,亦姿色,能弄踏谣娘,有邀近者,五奴辄随之前。人欲其速醉,多劝其酒。五奴日:但多与我钱,虽吃褪子亦醉也!今呼淞妻者为五奴,自苏始。”②由此不难看出,“多与我钱”已经透漏出伎人通过表演踏摇娘这种歌舞小戏进行商品交换。然音乐艺术在唐代的生存状况仍多以服务于宫廷、贵族阶层为主。如《唐语林》载唐宣宗谓优人曰:“我养汝辈,供戏乐耳!”③

音乐艺术的“商品化”到了宋代社会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更是在宋代兴盛的社会经济推动下,再加之唐代大曲的日益衰落并与民间戏曲的不断结合中,使得宋代出现了说唱、诸宫调、鼓子词、杂剧等多种音乐艺术形式,并在民间广为流传,随之而来的便有了宋代“瓦舍勾栏”这种固定的演出场所专供音乐艺术进行“商品化”的交换。

在商品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音乐艺术的“商品化”现象更是一种常态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尤其是近年来越来越火热的“借用传统音乐”与地方性旅游产业相结合,用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如现在被普通大众大家熟知的地方性旅游表演,其通过现代的舞台技术手段,将地方的历史人文、民歌戏曲等特色文化重新编配,浓缩在一场演出中,通过传统借用来满足人民大众对历史传统音乐艺术探知欲的渴求。台湾音乐学家周纯一教授曾慕名欣赏一场关于南宋乐舞的演出,他认为:“尽管台上的演员很美,服装很美,但是我觉得这个乐舞并不美。因为它是商业化的产物,真正的宋代乐舞并不应该是这样的……”类似于这样过度消费下的“传统借用”,笔者以为,借用传统的音乐文化与当地的旅游结合是一个让他者了解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窗口,然在借用传统的同时,首当其冲的是在不过度破坏,不过度包装,不过度夸大的前提之下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使得音乐艺术的“商品化”现象得以良好的发展。

三、不变的商品属性与审美、消费需求

从以“人”为主的传统舞台到以“物”为主的现代实景舞台,无不体现出传统艺术在当代的万千变化。当然,“变”是事物发展的永恒真理,艺术也是如此。无论是昆曲《牡丹亭》,还是其他传统艺术形式,其演出舞台与演艺场所在当下的变化,仅仅是一种人人可见的历史现象。在这一现象背后,有其自身寻求变化的原因,最明显且主要的原因也不过是为了适应时代环境的变化,作出维护其自身得以不断延续和发展的努力。20世纪至今,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与人文环境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有较以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改变。在艺术的发展上,无论是创作与表演主体,还是艺术品消费主体都与时代发展密不可分。为了与时代同步,寻求艺术形式上的创新;也为了消减新时代人们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审美疲劳,迎合新的审美需求,传统艺术于当代体现出表现形式上的新特征也是历史的必然。

但从辩证唯物主义来看,事物的矛盾发展总是体现在对立与统一的过程中。在传统艺术形式“花样百出”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不变的本质性特征的存在,答案是肯定的。“艺术”与创造和欣赏艺术的主体——“人”,是探讨传统音乐文化流变现象的两类指向。创造艺术的主体、艺术本身、以及欣赏艺术的主体即是体现这一“不变”本质的三个方面。

首先,作为创作主体的“人”,要紧扣时代主题与时代脉搏“共舞”,寻求艺术形式的创新发展,创作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产品。这一创作主体在创新求存上的意识是为“不变”的体现之一。其次,作为创作客体,以传统戏曲艺术形式《牡丹亭》为代表的艺术产品,其自明代以来就以不断“商品化”的现象流传至今,尽管不同时代都有其外在艺术形式上的变化,但它自身所具有的“商品属性”也是其得以经典永流传的重要因素。这一作为创作客体的艺术产品,所具有贯穿历史发展过程的“商品属性”也是其“不变”的体现之二。另外,虽然不同的时代环境造就了与其所相应时代的人们的审美观念,并赋予他们特定的审美倾向,但是,作为艺术品消费主体的“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他们对美好事物和生活的向往,对艺术品消费的实际需求是始终如一的。这作为消费主体的“人”的“审美与消费需求”更是其“不变”的体现之三。

由此,“变”是事物发展的外在显现与必然现象,《牡丹亭》从传统的“虚拟”舞台场景到现代的实景园林,不仅是传统艺术形式的流变现象,也是不同时代人们审美与消费需求的体现。这是艺术为维持自身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显性手段,其背后隐藏了未能改变的、之所以“存在”的目的和本质,即艺术品本身所具有的“商品属性”,及其在此属性下需要迎合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和消费需求”。

结 语

音乐学家黄翔鹏先生曾说“传统是一条河流”。那么传统音乐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总会发生这样或是那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或来自于历史的自然选择、或是刻意的人为干预,无论种种都会使得传统音乐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形态。以实景园林版《牡丹亭》为例,传统的演出共有十一折戏,然而实景园林版被缩减到了四折。著名西方民族音乐学家布莱金认为:“音乐变迁不仅要在整体、宏观方面研究,而且对不断地微观变化的细致考察也是基本的,因为这些变化可能设计到变迁的胚芽或起源……音乐变迁研究既然是放在不同群体音乐的现象上,这种研究就必须理解他们创造音乐产品的音乐过程……”④

可见,传统音乐文化的流变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文化事象,然而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会感叹历史在进行选择时,总是将一些音乐文化最本真的部分加以保留。尽管有时去掉了在局内人认为“精彩”的部分,但站在局外人的视角,单从个案的本身来看,或许被留下的才是这个艺术形式真正意义上的精髓。当然,前提是在面对借用传统时,以尽可能的保留原样和真实性来传承传统音乐文化,这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自觉和担当。■

注释:

① 周莎白.戏曲舞台空间、空间的魔变——戏曲结构艺术探讨之一[J].江汉大学学报,1993,(05).

② 冯建民.艺术“商品化”与戏曲的形成[J].学术研究,1985,(02).

③ 同上。

④ 管建华.国外音乐民族学发展的新趋势——“文化变迁”的音乐民族学[J].音乐研究,1992,(02).

猜你喜欢
商品化实景牡丹亭
实景演出对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婺源《梦里老家》为例
数字博物馆 线上实景游
论《牡丹亭》的情味
——并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
叙事策略:对照莎剧,看《牡丹亭》
浅析简·爱和于连人生变化轨迹
闹热、风情、奇趣——《牡丹亭·劝农》的戏曲审美本质论考
对农业技术市场推广的服务研究
新媒体技术支撑下信息市场的个体户
宝马首次在中国实景演示高度自动驾驶技术
浅谈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