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沃尔夫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和演唱特点
——以《迷娘之歌》为例

2021-11-26 10:49
黄河之声 2021年19期
关键词:沃尔夫调性演唱者

杜 婷

引 言

通过这篇文章,可以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德奥艺术歌曲的起源、风格特征、以及对演唱者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沃尔夫的创作风格和《迷娘之歌》的艺术特征、演唱处理。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沃尔夫所创作的这首《迷娘之歌》是欧洲艺术歌曲发展过程中的经典之作,是浪漫主义音乐迈向现代音乐的桥梁,是现代艺术歌曲创作的典范。在学习声乐表演中,这首艺术歌曲为歌唱者更好地研究、演唱现代艺术歌曲起到了指导和推广作用。

一、沃尔夫的概述

胡戈·沃尔夫(Hugo Wolf)奥地利作曲家,音乐评论家。1860年出生于斯洛文尼亚境内的温迪施格拉茨(现斯洛文尼亚格拉代茨),1903年在奥地利维也纳病逝。1885年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大型的交响诗《潘泰西丽亚》和弦乐重奏。1888年到1891年三年期间,创作完成了四部大型的声乐套曲,《莫里克歌曲》、《艾兴多夫歌曲》、《歌德歌曲》和《西班牙歌曲集》。1890年9月到1896年4月之间经历了他创作以来的三次“狂热”时期,为德奥艺术歌曲的发展创作出了一套新的宝贵财富——《意大利语歌曲集》。1897年3月沃尔夫完成了米开朗基罗诗词的配乐——《米开朗基罗歌曲集》后,因精神失常,从而陷入了黑暗之中。1903年2月22日在维也纳的精神病院中逝世。他一生中创作了两百多首艺术歌曲,是19世纪浪漫主义后期德奥艺术歌曲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透露着辛酸的生活和清高的个性,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才华和魄力。他的创作是浪漫主义音乐进入现代音乐的桥梁,对德国、奥地利乃至世界艺术歌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

沃尔夫的艺术歌曲强调“语言第一,然后才是音乐”。他大胆细腻地尝试着和声的创新,钢琴伴奏具有极高的独立性特点,诠释着诗词和音乐相融合,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创作特点。

二、沃尔夫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以《迷娘之歌》为例

(一)“语言第一,然后才是音乐”的“理性化”创作特点

由于沃尔夫受到瓦格纳强调“戏剧第一,音乐第二。”创作思想的影响,他主张音乐与文学相结合,再现“音乐诗”的形式。要求把诗词朗诵出来,歌词的重音和音乐的重音巧妙地相融合,形成了一种朴实又不失优美,低调又不失高雅的音乐色彩。正是因为他的这一主张,使得他所创作的艺术歌曲具有“理性化”这一大特色。他的音乐往往以“第三人称”或“旁白”为中心,理性客观地叙述诗词本身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使整首歌曲的音乐和歌词完美结合,形成具有个人主义色彩的创作风格。

例如,《迷娘之歌》这首诗词分为三段,第一段中描写了很多的景物,有开放的柠檬花,茂密的树林,金黄色的橙子,春风,月桂树以及静立中的桃金娘。这些美丽画面是迷娘记忆中意大利南部所独有的景色,诉说着迷娘对家乡的思念。演唱者在演唱这段诗词过程中,要站在旁白的角色之中,脑海里呈现出“一个女孩儿静立地站在茂密的树林之中,周围有金黄的橙子、鲜艳的柠檬花、高大的月桂树,幸福又满足的享受着这一切。”第二段是对房屋建设的描写,屋内成行的圆柱,金碧辉煌的厅堂,宽敞明亮的屋室以及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大理石”对迷娘的心疼与关心。在演唱第二段的诗词时,演唱者要把自己放在“大理石”的角色中,用真挚诚恳的语气询问着:“可怜的姑娘,人们把你怎么样了?”为下一段情绪的变化提前做好准备。第三段描写了迷娘被拐卖过程中所经过的岩石、洞穴、山崖、瀑布等危险的地方,诉说着迷娘历经艰难险阻的被拐生活。演唱者在演唱这段诗词时,先要理解诗人想要揭露的社会阶级不平等制度,然后再诠释沃尔夫“客观化”的思想,正确呈现给听众。每一段诗词的首、尾都出现了“你可知道吗?”这样的问话,表达了迷娘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被拐时的无助。三段结尾处出现的“我愿与你同去”,以及“前往,前往”,强烈地表达了迷娘想要回到家乡的急切、渴望的情绪。虽然迷娘的身世在诗词中并没有描写到,但她坎坷的遭遇,无助的心情以及急切想回家的期盼,在诗词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三段反复出现的地方,情绪变化从憧憬、渴望,到恳求、隐忍,最后到急切、宣泄,塑造了迷娘复杂的内心,悲凉的一生,以及病态的个性。词作家歌德借“迷娘”这个人物,不仅仅是对意大利美丽风光的思念,更多地是想揭露资产阶级下“病态”的社会制度,和对安宁、祥和生活的期盼。而沃尔夫用音乐语言所塑造的“迷娘”这一角色,是最能正确地表达出歌德的这一思想。给这首诗词带来了巨大魅力,感人至深。

(二)沃尔夫是半音阶和声的开拓者

沃尔夫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更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晚期的和声大师,受瓦格纳丰富的和声写作影响,开拓出了半音阶的和声写作形式。一般来说,他的自然音阶作品象征简单、直接、单纯的、朴素;而他的半音阶作品的风格,则主要与复杂、多层面的感情、隐晦的思想与反复无常相联系。他所创作出来的艺术歌曲的半音阶特点:调性频繁变化;远关系调性密集紧接;调性游移、隐蔽;无调性、泛调性的相继出现;从而表现出内心的纠结、痛苦、隐忍、绝望、孤单、复杂的感情,使音乐作品处于一种伤感的情怀,揭露社会阶级的阴暗性,更深地触动着人们的内心世界。例如,在《迷娘之歌》这首艺术歌曲中出现了许多的半音阶和声。这种“半音阶风格”,表现了“迷娘”的病态性格和不正常的情感状态。

(三)钢琴伴奏与声音音色结合

沃尔夫所创作的艺术歌曲在钢琴伴奏这一领域中具有重大突破,占有不可估量的领先地位。他摒除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依附于歌唱之上,以歌唱为主,钢琴伴奏次要的创作手法,大胆创新,以诗词为中介,丰富的和声、织体、音型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写作手法。他所写的钢琴伴奏是一种音乐语言:特性音型;节奏样式;和声进行;主导动机;交响化织体。这些能使人们从中可以感受到深刻的情感、鲜明的个性、生动的人物(动物、景物)形象及气氛瞬间变化的效果。他的歌曲被人们称为“歌曲的歌声旋律如果没有了歌词就失去了意义,如果没有钢琴的合作,衬托,则无法单独存在。”正是由于钢琴伴奏和歌声的完美融合,才能创作出一种令人凝神屏息的全新风格。

例如,《迷娘之歌》的第一句旋律中包含了小二度、大六度、增一度、减五度,第二句包含了大二度、小三度、纯五度、大六度,以及第三句旋律中的持续同音、小二度、纯四度,和第四句旋律的小三度、纯四度、大六度、小二度等,这样的旋律没有一点规律性,更无调性感,然而沃尔夫是以反复朗诵诗词,找出抑扬顿挫的声调为规律,与丰富的和声织体、节奏样式相结合,来完成这首艺术歌曲的创作。这样的创作赋予了诗词极大地生命力和感染力。

再例如,歌词:

“Kennst du den Berg und seinen Wolkensteg?

你可知道吗,在云雾缭绕的小路之中?

Das Maultier sucht im Nebel seinen Weg,

骡马在雾中觅着道路前行,

In hlen wohnt der Drachen alte Brut;

岩洞里隐藏着有龙的子子孙孙,

Es stürzt der Fels und über ihn die Flut.

悬崖欲坠,瀑布汹涌奔腾,

这段歌词是以上行音阶开始,中途出现同音的持续,最后以小二度的小符点形式结束。描写诗词中“云雾缭绕的”的情景。因此,演唱者在演唱这句时,音色要细腻,要唱出“云雾缭绕”的神秘之感。再如,“悬崖欲坠,瀑布汹涌奔腾,”以持续音小字二组的“do”开始,经过小三度、小二度、大二度、小二度,最后是纯五度、大六度之间的跨度,描写了诗词中“悬崖、瀑布,飞泻奔腾”的景色。在这里演唱者要控制声音的音量,加大气息流动,逐步地渐强,最后要宣泄出“瀑布飞泻流下”的气势。而这段的钢琴伴奏部分中,出现了大量的颤音和弦,这段表情处理以力度记号“PP(弱起)”开始,所以演唱者在歌唱时音量不宜过大,要充满激情。到“molto cresc-f-ff(逐步地渐强-强-中强)”,这时候需要演唱者慢慢放大音量,直到宣泄出情感。这些以颤音和弦为主导的钢琴伴奏部分,演唱者要唱出急切的、不平静的、充满矛盾的内心,以及渴望归家的复杂情绪。

总之,沃尔夫用钢琴伴奏和声音旋律诠释着《迷娘之歌》这首诗词的真谛。从而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和表现力。这首艺术歌曲所折射出来的多变的调性、调式,丰富的和声变化,频繁多样的力度记号,都赋予了这首诗词的灵魂,把歌德笔下的“迷娘”这一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

三、沃尔夫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以《迷娘之歌》为例

沃尔夫创作的艺术歌曲把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音乐的色彩完美结合。重视诗词,对诗词的取材非常讲究,尊重诗人的思想情感,“客观化”叙述诗词本身的内容,又不失微妙的和声、旋律、节奏、织体变化,以完整灵活的配乐作为他的全部理念。所以,歌唱者在演唱沃尔夫艺术歌曲之前,要对歌词进行细致的分析,要绞尽脑汁地对音乐中的配乐进行严谨地处理。要像诗人一样高声地朗诵诗词,并将诗词与节奏、织体相结合,反复进行比较,从而找出诗词与音乐的重音,把诗词与音乐融入到乐器中去,用心地诠释着音与乐的完美融合。由于沃尔夫所创作出的艺术歌曲半音化特点,调性变化丰富的频繁性,近、远关系调的密集连接及无调性色彩的鲜明个性,所以歌唱者在演唱他的作品时,要注意声音色彩的控制,把握住情绪瞬间的变化,正确处理音乐中复杂而又多样的配乐,不仅要表现出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特点,还要表现出现代主义音乐个性化的风格特征。

例如,演唱沃尔夫《迷娘之歌》这首艺术歌曲之前,演唱者不仅要深刻地了解诗词意思,还要用原文朗诵诗词,掌握抑扬顿挫的声调,是完成这首艺术歌曲的必要准备。对声音的要求,沃尔夫的这首艺术歌曲对音色变化和声音的层次,要求非常细腻、讲究,既要唱出诗词中对景物描写的神秘色彩,还要唱出主人公“迷娘”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用声音的音色和层次变化来表达诗词中的意境。在钢琴方面,这首艺术歌曲的调性、调式丰富变化,和声、织体处理细腻,音乐语言记号复杂、多样,用成熟的音乐创作技巧将这首艺术歌曲的主体放在了钢琴声部上,完美再现了“音乐诗”的风格。

结 语

沃尔夫通过歌德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你可知道那地方”所创作的《迷娘之歌》不仅显示出浪漫主义音乐的艺术特点,也是浪漫主义音乐过渡到现代音乐的一首经典之作。这首艺术歌曲的调式丰富,和声多变,自然音阶和半音音阶交替出现,以及音乐符号语言的个性化处理,都体现了沃尔夫对《迷娘之歌》的诗词作家歌德对人类社会幸福生活的憧憬、向往之情,无比尊重。歌唱者在演唱这首艺术歌曲之前,不仅要理解诗词的含义,并且通过诗词抑扬顿挫的声调,正确、有节奏地朗诵诗词。还要对调性,和声,音乐语言符号,进行严谨分析。在演唱时,不仅要做到声音音色的多变化和层次感,与钢琴伴奏相融合,刻画出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有个性特征的人物——迷娘。而且还要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对歌德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人物形象,个性特征,病态心理,通过演唱的方式再现原著情绪和思想感情,以此来感化听众。■

猜你喜欢
沃尔夫调性演唱者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调性的结构力场、意义表征与听觉感性先验问题——以贝多芬《合唱幻想曲》为例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我的妈妈是狼王
谈“调性”
喜欢收集各种八卦这位作者就像“墙上的苍蝇”
成长感言/ 来自一支红玫瑰的自信
调性的描写特点